點點「關注」不迷路,更多精彩故事,您可以第一時間接收
近幾年中美關係引起了全球性的關注,畢竟兩個大國之間的矛盾與紛爭,必定會讓國際局勢出現動蕩。貿易戰還沒有平息現在又展開了晶元戰,美國對我國半導體產業進行了技術封鎖。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也不可能忍氣吞聲,而是選擇從正面反制。前不久對稀有元素進行了出口管制,近日又正式對台進行制裁,外媒表示台積電跑不掉了。
一、中國的新反制
晶元的發展影響了整個科技領域的發展速度,並且這也預示著高額的財富,每個國家都拼盡全力,想要取得先機。
可當我國有了不錯的成就之後,卻遭到了美國的打壓,在今年年初它更是聯合日本、荷蘭簽訂了三方協議,將相關技術進行了出口管制,為的就是在技術上卡我們脖子。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台積電卻選擇去美國建廠,當時美國為了拉攏,老美也是承諾了種種的好處與政策扶持,可這項合作卻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順利。
在到達美國之後,台積電才發現美國工人的成本特別高,在建設期間受到了許多的阻力,之後美國又出爾反爾,將之前承諾的條件全都收回了。
這也讓兩者之間的關係受到了影響,這時候台積電再想回國發展,幾乎已經是不可能,我國半導體市場被其它企業瓜分,台積電很難再建立起之前的聲望。
前段時間我國又加強了對美國的反制措施,商務部正式宣布對台灣發起了貿易壁壘,其中涉及到了2455項產品。
要知道台灣在經濟領域發展如此迅速,少不了大陸專門給它制定了惠台政策,用高價買它的商品,然後銷往大陸,可沒想到台灣卻並不感激,於是我國選擇不再容忍。
在這些產品中包含了許多台積電的產品,也就是說它所生產的產品,再想銷往大陸就難了,這對於該企業的發展造成了巨大影響。
二、我國這樣做的原因
我們雖然在科技領域起步比較晚,卻有著較強的優勢,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趕超了歐美等國的成就,美國近兩年也不斷的加強技術壁壘。
我們這樣做也是為了進行反制,讓美國明白我們可並不是好欺負的,台積電雖然中國台灣省的企業,卻一直在親近美國,連它的創始人張忠謀其實也是美國籍。
前不久在接受採訪時,他還曾表示我國想要在這一領域取得領先的地位是不可能的,在他看來我國技術落後,就算將技術都擺在我國面前,也不一定能夠取得好的成果。
只能說他的做事、說話方式實在是太囂張了,我國這樣做是想要打擊這些人的囂張氣焰,讓他們明白台灣經濟能有今天,依靠的是大陸。
現在我國多個企業都傳出了捷報,如果台積電沒有選擇去美國建廠的話,沒準它能成為科技中企的領頭企業。可現在它已經徹底投靠了美國,所以我們也沒有必要再給它留後路了。
三、對台積電的影響
我國一直以來都是國際上最大的晶元進口國,很多晶元企業對我國市場的依賴性都很高,在美國進行了種種打壓措施之後,其它企業的銷量猛減。
前不久便有媒體曝出,美企的科技三大巨頭已經開始約見拜登政府了,為的就是勸說政府取消對中國晶元的打壓。
台積電和這些企業相比,本來是佔有發展優勢的,它卻將自己的後路徹底斬斷。我國作出這一反制措施,也預示著我們對台灣的經濟制裁進一步升級了。
在失去了我國市場之後,台積電的發展會陷入進一步的困境之中,現在它與美國的關係已經不再那麼融洽,沒有了中國強有力的合作夥伴,給它的業務也帶來了重創。
要知道台積電可是台灣地區經濟支柱產業之一,它的營收縮水的話,對台灣地區的經濟也會造成巨大影響。
近幾年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迅速,多個中企在國際上擁有了不錯的口碑與份額,這些企業現在與台積電也處在相互競爭的狀態。
這無疑加劇了它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而且在中國市場的優勢已然不再,想要再次挽回局面,幾乎是不可能了。
總結
前有台積電後有富士康,這兩大企業,在近兩年經濟動蕩時期都做出了戰略調整,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了,這也是在告訴大家,我國市場具有巨大潛力,與我們為敵是最錯誤的選擇。如今台積電面臨著在美國建廠困難,現在又遭到了我國的制裁,可謂是左右為難,這也是作為牆頭草和白眼狼所該有的報應。對於台積電的發展,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