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永遠是第一性,作為該行業的領軍者比亞迪就貫徹的很好。比亞迪海豹長續航後驅版此前已經獲得了C-NCAP的五星成績,這意味著比亞迪海豹的安全性經受了住考驗,而這次,比亞迪海豹參加國內汽車安全測試欄目TOP Safety的新能源雙面側柱碰試驗後,直接給用戶們吃下一顆定心丸。
與傳統燃油車相比,除了整車結構和乘員安全,新能源汽車還要考慮碰撞後的電安全,而雙面側柱碰模擬的是連環撞擊路邊的樹木、電線杆、水泥牆體等柱體,普通正面碰撞事故中有縱梁緩衝,傷不到電池,但側柱碰的碰撞點更集中,碰撞面積小對車輛產生強大的「切割力」,這對電池包的考驗是相當有難度的,何況還是連環撞擊,那比亞迪海豹能通過試驗嗎?
本次挑戰中,比亞迪海豹整車以32km/h的速度和75°的角度完成第一次鋼性柱的碰撞測試,很快同一台車以副駕駛後排為撞擊點進行了疊加碰撞試驗,試驗結果顯示,得益於比亞迪海豹所搭載的CTB技術,整車結構強度得到很好的提升,確保了從前到後各個撞擊位置的結構安全。
從試驗成績表來看,整車中三個乘員保護指標全部達到滿分,電池部分經受兩次碰撞也僅是邊框產生了輕微變形,電池包的主體結構較為完好,並未出現漏液、起火。
為了進一步測試電池包的安全性與穩定性,TOP Safety直接將這塊電池重新裝入了另一台新車裡,車輛上電成功後正常啟動並駕駛離開。
整個測試視頻不僅讓人感嘆比亞迪所花成本,更令人嘆服比亞迪CTB技術的成熟。比亞迪海豹在這次試驗中優秀的表現主要就是來自CTB技術,CTB電池車身一體化結構、全平底板設計有效發揮材料本身的強度優勢,也讓白車身側向傳力結構更穩定連貫;乘員的保護也完全在CTB優秀的結構安全基礎和氣囊緩衝保護之下。
說了這麼多,到底什麼是CTB技術呢?
CTB技術的核心設計理念是「電池車身一體化」,通過將刀片電池包與車身剛性連接,二為一形成完整體,將電芯上蓋、電芯、托盤三者與車身集成,就形成了高強度的「整車三明治」結構。這樣創新設計後,整車的強度和安全性能都大大提高,安全性直接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比亞迪海豹在刀片電池與CTB技術的加持下,以卓越的安全性能成功通過了嚴苛的雙面側柱碰試驗,對於相當關注車輛被動安全能力的用戶來說,有CTB技術加持的比亞迪海豹可以算得上是高品質出行的不二之選,而這次試驗本身也是對新能源汽車整車安全與電池安全的有力佐證,新能源時代正在來臨,而比亞迪已經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