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時代重奪「王者地位」 ,一汽-大眾有何通關秘鑰?

早前落下帷幕的上海車展上,跨國車企與合資品牌的電動化轉型決心,可謂體現得淋漓盡致。

雖說中國品牌和造車新勢力在這波新能源浪潮中贏得了先機,但對合資品牌來說,如今也走到了厚積薄發的階段,紛紛開啟了新能源賽道的「狂飆」模式。

大眾汽車無疑是當中一個「急先鋒」。

本屆上海車展前夕的ID. 之夜上,大眾ID. 家族的第一款純電動轎車ID.7 VIZZION進行了全球首秀,並宣布將率先在一汽-大眾進行投產。

憑藉ID.7 VIZZION的推出,一汽-大眾不僅籍此挺進了純電轎車的細分市場,而且其新能源產品矩陣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在中國市場遙遙領先了豐田、通用等競爭對手。

事實上,一汽-大眾的ID. 系列在華髮展已有兩年時間,積累了一大批忠實用戶的同時,也收穫了不錯的口碑。這在當下市場需求風格從「嘗鮮」切換至「實用」的形勢下,無疑將具備更大的競爭優勢。

作為大眾汽車「在中國,為中國」的最新體現,ID.7 VIZZION將為一汽-大眾品牌持續向上提供怎樣的新助力?而在接下來新能源的下半場,如今以「用戶導向」為核心戰略的一汽-大眾,又將跑出怎樣的新「中國加速度」?

(1)「在中國,為中國」的新內涵:ID.7 VIZZION拉開一汽-大眾新能源「向上」序幕

對於「在中國,為中國」這一經常被合資品牌反覆強調的口號,如今大眾汽車將要賦予其全新的內涵。

而一汽-大眾即將推出的ID.7 VIZZION,無疑將是這一口號的最新註腳。

作為大眾的首款純電轎車,ID.7 VIZZION此前在概念車的階段就已吸引了大多數人的目光。在上海車展上實車亮相後,更有消費者立馬為其冠上「最美大眾車」的頭銜。

的確,自外向內,ID.7 VIZZION就率先抓了中國消費者「以大為美」的主流審美需求。不僅僅是秉承著「大道至簡」的外觀設計,而且車內寬敞的空間更是給人帶來鬆弛的自由感。

以「自由之形」為美學設計語言打造的ID.7 VIZZION,前臉採用了標誌性的V型前臉設計,車身整體線條簡潔,再加上動感十足的掀背設計,顯得年輕化之餘也充滿紮實的力量感,非常「大眾」。

同時,ID.7 VIZZION車長近5米,軸距近3米在保證出色的駕乘空間之外,也使得其車身尺寸全面超越了邁騰和帕薩特,成為大眾目前最大的中型轎車。即便與特斯拉Model 3、比亞迪漢EV、小鵬P7i相比,ID.7 VIZZION也頗具優勢。

除了在外觀上更為迎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ID.7 VIZZION在智能體驗、全維安全等方面的全面進化,更是專門為中國消費者而來。

例如此次推出的ID. Mate智能AI助手功能,是大眾品牌首次推出的功能,不僅可以根據客戶的習慣進行學習,而且車輛的交互界面也是根據中國用戶的需求量身定製。

用戶在15英寸智能2K懸浮大屏上使用這套系統時,將感受到智能化與人性化配置所帶來的便捷體驗,並刷新中國消費者對大眾高端新能源車型的印象。

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由此前的「嘗鮮」體驗期切換至「實用」需求階段,ID.7 VIZZION的到來可謂適逢其時。因為憑藉一汽-大眾ID. 系列此前在華積累的銷量和口碑,ID.7 VIZZION要實現創新性地持續向上,並不是一件難事。

用了不到兩年時間,一汽-大眾ID. 總銷量便達成10萬輛大關,與那些如今仍苦苦掙扎在生死線上的新造車勢力相比,消費者明顯更信賴大眾成熟製造體系下打造的產品品質。

就拿消費者最關心的電池安全來說,通過MEB平台,一汽-大眾ID. 系列車型搭載的電池均採用「巧克力」造型的模塊化布局,並且配備了多項安全保護措施和安全冗餘系統,為用戶帶來極致的安全系統和高標準的電池系統。

同樣的品質要求也會落實到ID.7 VIZZION上,帶來讓消費者更放心的產品體驗,同時,在「大眾IQ. 科技」的賦能下,ID,7 VIZZION將通過科技手段將其安全性提升至更高階的智能層面,賦予「德系品質」全新的內涵。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ID.7 VIZZION的到來,一汽-大眾的純電家族將覆蓋到更加高端的行政級市場的同時,其與ID.4 CROZZ、ID.6 CROZZ共同組成的一汽-大眾「純電三劍客」,將有助於品牌構建起更完善的電動化產品矩陣,令一汽-大眾在一眾合資企業中實現領跑。

在功夫汽車看來,大眾全球首款旗艦純電轎車ID.7 VIZZION作為一汽-大眾新時代電動轎車的新旗艦,將揭開其本土化新階段攻勢的序幕,並用超越用戶期待的產品體驗來持續強化消費者對一汽-大眾電動化產品的認知,助力品牌向上。

(2)「中國速度」的新內核:真正以「用戶導向」鑄造增長新引擎

本屆上海車展上,場館的每一個角落都幾乎「塞滿」各式各樣的新能源汽車。

在眼下這個新能源汽車狂飆的時代,以往車展現場豪華品牌、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和造車新勢力的涇渭分明已不復存在,新能源汽車已然抹平了它們之間的「鴻溝」。

那麼,當市場上再無「自主」與「合資」之分,合資品牌將如何才能在新能源賽道上重新實現領跑?

作為車市的龍頭合資車企,一汽-大眾率先交出了「答卷」。

在一汽-大眾最新版的經營方針中,「用戶導向」取代了「市場導向」。這意味著一汽-大眾如今在經營思維與模式上的轉變,也成為一汽-大眾推動後續一系列從產品到營銷,再到渠道進行革新的動力所在。

ID.7 VIZZION的推出,可以說是一款體現了大眾汽車品牌百分之百聚焦用戶精神之車,更是一款一汽-大眾開啟以用戶為中心轉型新階段的關鍵之車。

事實上,無論在新能源領域,還是燃油車領域,一汽-大眾都在不同的陣營布局核心產品,希望藉由「油電雙驅」來滿足用戶的多元需求,同時提速電動化轉型。

例如除了ID.7 VIZZION之外,一汽-大眾還推出了搭載全新1.5T Evo2發動機的全新探歌、全新探岳等車型,為的就是持續給傳統燃油車用戶帶來更高效的用車體驗。

一汽-大眾認為,發展新能源車與深耕燃油車並不矛盾,一汽-大眾必須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功夫汽車看來,正是得益於這種用戶導向的思維,才讓一汽-大眾始終從用戶需求出發,打造不同形態的產品,從而在新能源與燃油車兩個領域形成「1+1>2」的合力。

對於如何把大眾在燃油車方面的優勢延續到新能源領域,也將是一汽-大眾的新課題。

除了「油電雙驅」之外,一汽-大眾近年來在數智化上轉型作出的不少努力,是其如今能更高效、更貼近、更適配中國用戶需求的「秘密」所在。

一汽-大眾通過成立DTO數字化轉型辦公室,在關鍵流程全面數字化變革;其更通過市場營銷體系的細化改革,打造以數據為驅動的全鏈路、全場景、全域的用戶營銷體系-「iCode五精模型」,從而實現更精準的產品營銷和用戶運營,再加上新技術開發中心、造型中心相繼落成,一汽-大眾全面構築了一個從經營、管理、產品、技術都圍繞著用戶導向的本土化研發體系。

一汽-大眾管理團隊在對中國市場和用戶進行深刻洞察後推出的多種應對策略,將全面提升企業和品牌的市場競爭力。而在未來,這些行之有效的舉措也將逐一反哺至大眾全球新能源產品的開發中,成為推動大眾電動化轉型與增長的一個有力引擎。

(3)功夫拍案

ID.7 VIZZION在中國實施全球首秀,體現了大眾汽車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而將新車率先導入一汽-大眾渠道投產和銷售,將進一步助力一汽-大眾加速電動化轉型。

一汽-大眾作為中國車市的頭部合資企業,要想在新一輪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除了要以更大的自主性加速向「中國速度」邁進,更要堅持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持續探索,推出滿足市場需求的各項技術和舉措,方能贏得消費者的持續認可,並再次成為合資車企中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