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羽童離開格力,一個普通年輕人的正常選擇|媒體札記

摘要

媒體札記

趁著青春年少,嘗試不同人生,尋求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機會,這是當下很多年輕人相信的生活態度。

幾天前,曾擔任董明珠秘書的孟羽童,確認從格力電器離職。此前,已有媒體發現,在視頻平台上搜索「明珠羽童精選」,僅出現「格力明珠精選」的直播間。此外,該直播間頭像也變更為董明珠一人。

這已經不是孟羽童這位95後年輕職場人第一次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一次,是董明珠盛讚其「符合接班人標準」,計劃把她培養成「第二個董明珠」的時候。

有人為孟羽童感到惋惜。「孟羽童沒能成第二個董宇輝」是消息曝光後,不少評論使用的話題標籤。孟羽童被拿來和董宇輝比較,是因為她在格力電器工作期間,實際上更多以「帶貨主播」的身份出現在公眾面前。

有評論懷疑孟羽童想要「單幹」,並質問稱:沒有董明珠保駕護航,孟羽童能重現當年的盛況嗎?也有人大膽預測孟羽童的大好前景。比如,常出驚人之語的噹噹網創始人李國慶表示,以孟羽童現在的ip簽約費保底400萬,以後也可能變2000萬。

相比之下,孟羽童本人的回應,讓人看到難得的清醒與理性。她在視頻中流露了自己下一步打算:下一階段的任務是繼續讀書,然後申請研究生。

孟羽童的履歷十分優秀:學習成績優秀,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文藝愛好廣泛,民族舞達到10級水準;視野開闊,待人接物成熟得體,學生時代多次參加綜藝節目,也因此受到董明珠的提攜……

不過,孟羽童有多優秀,對她的質疑似乎就有多激烈。如今,她真的離開格力電器了,輿論場更有不少評論,其中不乏有人持有「早就知道會這樣」的腔調。

其實,稍微嚴肅一點的觀察者,都不會對孟羽童成為「董明珠接班人」的可能性太過當真。格力電器是一家有國有資本參股的上市公司,並非家族企業,孟羽童也不是董明珠的直系親屬,她的工作資歷更是與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高管所需要的條件相距甚遠。

從某種意義上看,被貼上「董明珠接班人」的標籤。對孟羽童而言更多的是付出而非榮譽。無論是董明珠本人確實動過認真培養孟羽童的念頭,還是格力電器有意借包裝孟羽童來吸引流量,不難想像孟羽童為此承擔了多少壓力。

不管格力怎麼包裝、外界如何炒作,孟羽童就是一個普通年輕人。浙大學歷、文藝特長、網紅氣質等種種因素,足以讓她找到一個世俗觀念里的「好工作」,但不太可能讓她「一步登天」。

何況,孟羽童本人自始至終也沒有以「格力接班人」自居。此前因董明珠盛讚而走紅時,她就澄清說:「董明珠的成功不可複製,沒人可以成為第二個董明珠,老闆是想給年輕人更多平台和機會。」在宣告個人去向的視頻中,她也不乏謙遜地表示:「在董總這樣的企業家身邊工作,不光教會了我怎麼去做事,更教會了我怎麼去做人。」

對外界「百萬年薪」的傳言,孟羽童曾回應「工資和格力應屆大學生的水平是一樣的,基本上在五千到一萬塊錢這個區間內」,否認了百萬年薪的說法。

拿孟羽童與董宇輝等成功主播相比較,多少有點「捧殺」的意思。正如澎湃新聞評論的分析:「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孟羽童固然有年輕人的活力和優勢,但可能並非是與董明珠站在一起,在流量時代為格力代言的最優選擇。」

觀察活躍在各家平台的頭部主播,不難發現他們身上不僅有「網紅」元素,更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和知識儲備。董宇輝時常說:「人生沒有白走的路,當了8年的老師對我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拿董宇輝在直播領域的不俗業績,來要求初出茅廬的孟羽童,對後者並不公允。

對一份工作的興趣,是90後職業選擇的重要因素。孟羽童本人的意願,也決定了她在直播帶貨這條路上走得有多遠。此前,孟羽童就公開表示:「實話說,直播不算是我特別感興趣的工作,但是看到銷售額的時候還是非常有成就感。」

趁著青春年少,嘗試不同人生,尋求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機會,這是當下很多年輕人相信的生活態度。孟羽童畢業至今不到兩年,在擁有一段短暫而高密度的職場經歷後,計劃讀研深造,是一個既正常,也對自己負責任的選擇。

相比很多同齡人,孟羽童無疑站得更高,但要追求更遠大的目標,她還需要時間來打磨和歷練。她的人生還充滿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從格力離職」不是她的失敗,而是另一段精彩生活的開始。

撰文/王鐘的

編輯/楊鑫宇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