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君,為ai發電!
4月17日,ai圈天氣:晴間多雲
openai與chatgpt帶火的這新一波的人工智慧浪潮,國內已經如火如荼,國外科技大公司們也沒閑著,咱們先看看他們在用ai做什麼:
google用ai重塑搜索引擎
得益於aigc的概念加持,必應屢刷存在感,再加上它與移動設備巨頭三星傳出的「緋聞」——三星考慮將默認搜索換成必應,(要知道,三星每年生產數億部搭載谷歌安卓軟體的智能手機。)
這讓貴為「搜索一哥」的google也有點坐不住了,直接「黑化」——哦不,應該是「ai化」,要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構建全新的搜索引擎。
谷歌已經在其搜索部門成立了特別項目組,項目代號「magi」,已經有160多名全職員工參與。預計今年年底,將在美國進行公測。
讓我們大膽預測一下,比如chatgpt帶火的ai聊天、畫圖、寫代碼等能力,是不是屆時都會加進新的google搜索里呢?
微軟用ai重塑數字廣告與工業
已經取得領先優勢的微軟也沒閑著。
微軟正嘗試用chatgpt ai改造數字廣告業務,今年2月份開始在必應聊天回復中測試廣告。必應還在測試照片和視頻廣告,這些廣告將出現在用戶與聊天機器人對話的下方。
微軟還與西門子合作,計劃利用 aigc 技術改進工業設計、工程、製造和運營在內的整個工作流程。兩者目前有三大合作方向:ai + 工業企業協同辦公、ai+plc 代碼生成工具以及ai + 質檢/智能運維。
從數字產業到工業,微軟這「重塑」的心有點野!
meta用ai重塑……公司名?
為了表明轉型元宇宙的決心,扎克伯格將公司名字從facebook改為「meta」,但今年的形勢有點不妙,元宇宙正在被一些大廠拋棄,meta也沒有吃到多少紅利,反倒是業績屢受拖累、裁員上萬員工。
可能是看到今年大火的aigc,扎克伯格又有了新的事業方向,在給員工的信中,表示構建元宇宙仍然是定義社交未來的核心,但這並不是meta將投入大部分資金的地方。
畢竟,資金會像「身體一樣誠實」。扎克伯格表示當下最大的一筆投資,是推進ai並將其構建到每一個產品中。
meta近期ai領域的最大突破,就是發布圖像分割模型sam,該模型能夠用於識別圖像和視頻中的物體,並且根據文本指令等方式實現圖像分割,通俗說就是「摳圖」,這個消息讓meta股價又漲了一波。
ai的熱度,扎克伯格算是蹭上了,也讓外界看到了meta不輸谷歌、微軟的技術實力。
只是不知道,扎克伯格的大動作,會不會是公司再改個名呢?
周鴻禕:gpt會把今天所有的產業都重塑一遍
周鴻禕認為,
— gpt是一個生產力工具。請注意,它不僅是聊天機器人,也不僅僅是搜索引擎,也不僅僅是辦公的工具,它會把今天所有的產業都重塑一遍。
— gpt是一個生產力工具。請注意,它不僅是聊天機器人,也不僅僅是搜索引擎,也不僅僅是辦公的工具,它會把今天所有的產業都重塑一遍。「所有的軟體、所有的app、所有的網站都值得重塑一遍。」
但周鴻禕也說了,這裡的「重塑」「不是取代,而是用人工智慧來賦能。可見,未來都不用很長時間,這一次工業革命不需要五年、十年,只要兩三年大概就會出結果。」
以前互聯網火的時候,互聯網圈造了個詞叫「互聯網+」,周老闆也順勢而為,提出了未來會「人工智慧+」的設想,現在火的「互聯網思維」也會變成「人工智慧思維或者是gpt思維」。
真的是——萬物皆可ai!
再聯想到科幻片那些覺醒的人工智慧,好多走上與人類為敵的不歸路,不覺對我們的未來充滿了擔憂,ai到底會不會有它們(或他們)自己的意識?
周鴻禕給出了他的預測:gpt不是能不能產生意識的問題,是什麼時候產生意識的問題。我預測,在版本8前後就會產生。
——gpt過幾年要產生意識!有點恐怖,有沒有?不過大佬又補了一句:
「你問我有沒有依據,我一點依據都沒有,就是信口胡說。」
——嗯,他就說說,你就聽聽吧,別嚇到。不過,國外另一位ai專家的話,還是要聽一聽的:
美國ai專家:ai永遠是人類的附屬品,不會產生意識
說這話的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教授亞瑟·阿布-穆斯塔法,他是人工智慧領域的知名專家,同時也是ieee神經網路委員會的創始人之一,曾在多家科技公司擔任機器學習顧問。
亞瑟·阿布-穆斯塔法
不多說,上乾貨:
1、無論人類是否有實現agi的一天,至少我認為這肯定不會是世界末日。
2、ai始終是一個無生命的機器,背後有嚴密的齒輪在驅動它,這些齒輪就是不同的參數,複雜的輸出可能會給我們留下這樣的印象:那裡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但這種輸出不是來自意識,而是一種演算法。
3、ai領域的任何技術進步都不可能產生一個「有意識的實體」,現在不會,20年之後不會,可能永遠都不會。
4、chatgpt誕生後,可能不需要20年,人類幾乎所有常規工作在更短的時間內就可能被ai全部替代。
5、我們沒有與ai共存的壓力,ai永遠是人類的附屬品。
——與ai共存,作為人類的我們,還是有點瑟瑟發抖……
不過,他的預測,如果跟馬斯克的比起來,已經算是極度溫和的了。讓我們來聽聽馬斯克是怎麼嚇人的:
馬斯克:ai將如小行星般撞擊人類 有可能摧毀文明
馬斯克表達的這一觀點來源於他在推特跟專家的一次探討。
人工智慧軟體開發人員麥凱·瑞格利(mckay wrigley)周六在推特上寫道:「如果一年前你說我們將有gpt-4級別的ai模型,你會被稱為「瘋子」。現在再想想,再過一年,5年或10年,它會像小行星一樣撞擊人類。」
對於瑞格利的說法,馬斯克感到贊同。他周日回應瑞格利的推文稱:「我早在gpt-1之前就認為這將發生,這就是我多年來一直試圖向公眾發出警告的原因。我曾利用與奧巴馬總統唯一一次一對一會面的機會鼓勵ai監管,而不是推廣特斯拉或spacex。」
「人工智慧,比不合理的飛機設計或生產維護或糟糕的汽車生產更危險,因為它有可能——不管人們認為這種可能性有多小,但它並非微不足道——它有可能破壞文明。」 他稱。
——但是,一邊聯合上千名技術專家簽署反gpt公開信,一邊又成立x.ai的人工智慧公司,馬斯克的立場到底是在火星還是地球,我們也搞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