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小區里停一輛富康,甚至可以成為被合影的對象。在我國汽車工業剛剛起步的年代,最早一批進入中國的合資車型富康、捷達、桑塔納一度三分天下,也被稱為「老三樣」。
30年間,中國早已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產銷大國,也是全球各大汽車集團最重要的市場,但最早分得市場紅利的法系車卻接連遭遇挫折。
如法系汽車品牌DS與雷諾在經歷了短暫的輝煌後相繼敗走中國,神龍汽車(標緻+雪鐵龍)同樣面對壓力,其在2015年銷量登頂70萬輛之後,一路下滑至2020年的5.03萬輛。
在巨大的壓力下,神龍開始調整與反思。2021年,神龍汽車開始爬出谷底,銷量重返10萬輛大關。2022年,神龍汽車累計銷量為12.7萬輛,同比增長30%,這也是其近三年來的最佳成績。
「過去三年,無論是神龍汽車、東風雪鐵龍還是經銷商,走得都很難。」 東風雪鐵龍品牌的總經理李暘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當我們在艱難的環境中想向上發展,遇到的困難會遠遠超過想像。」
伴隨疫情的終結,神龍又吹響新一輪反攻號角。2月10日,神龍汽車發布客戶品牌「知音」以及面向未來5年的產品規劃。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神龍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陳彬表示:神龍汽車將密集投放9款全新車型和多款改款車型,其中8款為新能源車型。這也是「元+」計劃正式發布兩年後,神龍的又一大動作。
在中國市場深耕30年的神龍,經歷了風雨,也正在做出改變。
先打造「穩定」體系
從最近的產品計劃來看,2023年上半年,東風標緻408 X將正式上市;2024年上半年,神龍汽車首款面向C端客戶的智能電動SUV將面世。
按照計劃,神龍汽車將2023年的挑戰目標定為15.5萬輛,增幅目標超過20%。根據中汽協預測,2023年我國汽車全年總銷量預計2760萬輛左右,將保持3%左右增長水平。神龍今年再次定下遠超過行業平均水平的增幅目標。
未來幾年的新車規劃好了,但更重要的是先建立起穩定的體系。
「今年我們要把體系有效的運轉起來,要把供應鏈、經銷商、售後、客戶全部有效的鏈接起來,明年我們發布電車會更有信心和底氣。」李暘稱。
在李暘看來,如果沒有穩定的供應鏈、經銷商、售後、客戶等,品牌體系並不足以支撐新車的銷售。這是東風雪鐵龍在經歷過銷量下跌後,總結出的教訓。
據李暘透露,過去兩年晶元短缺、汽車供應鏈普遍遭遇危機,消費者因無法按時提車,凡爾賽C5 X上市後的退單量超過了一萬輛。明明有好的產品,也有訂單進來,但是卻沒法按時交付,這讓經銷商非常難過。
事實上,凡爾賽C5 X面臨的晶元短缺難題曾困擾整個汽車產業。有晶元相關負責人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在晶元短缺的大背景之下,晶元企業往往會優先供應「大客戶」。而不少汽車品牌也會將僅有的晶元優先搭載在高端車型上,以保證企業的利潤表現。因此,穩定的供應鏈體系非常重要。
法系車要做的不止是穩定供應鏈,還包括穩定的價格體系的建立。
2023年,特斯拉掀起價格戰,不少車企不得不跟隨降價。但從1月的銷量來看,價格戰的最終受益者卻只有特斯拉。小鵬、問界等企業在跟進降價後,並未獲得銷量上的增長。也因如此,東風雪鐵龍更堅定的堅持「一口價」。李暘認為,對於多數品牌來說,「以價換量」並不成立,還會傷害到老客戶。「我們不能用自己的劣勢對比人家的優勢,該堅持的要堅持,在特別波動的過程中,我們穩步向前就是對的。把體系維護好,把客戶服務好,在這麼激烈的情況下可以立的住,對品牌來講,就可以在中國市場上一直生長。」
此外,是用戶的運營。
儘管目前法系車在國內市場份額並不理想,但仍有不少法系粉絲對於雪鐵龍的技術非常認可。「一入法系,終身法系」是得到不少法系車主認可的說法。在品牌大規模導入新能源車型之前,如何讓法系車的標籤更加鮮明、用戶黏度更高,是神龍目前所做的重要工作。
除了強化底盤技術等標籤,神龍希望更多地傳遞法系文化。在2023神龍汽車文化節上,神龍汽車聚焦於客戶價值,發布了用戶品牌「知音」、升級了「五心守護2.0」、推出了神龍知音會員體系。首位登上巴黎高定時裝周的中國設計師勞倫斯·許也亮相現場,一場時裝秀將法國時尚展現在粉絲面前。而神龍「知音」客戶品牌的打造,更是要打造一個生態圈,以此提升客戶黏度。
「針對現有的客戶,推出原廠配件終身質保權益;針對所有東風雪鐵龍車主,提供兩小時速達的救援服務;同時,七折保養合同也深受老客戶喜愛。」李暘介紹,東風雪鐵龍對於售後服務不斷改進,客戶對於這些投入真金白銀的服務提升有不錯的反饋。
尋求破局之道
在穩定的體系建立起來之後,目前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與不斷走高的海外出口市場,都將是神龍汽車未來重要的突破口。神龍需要重回上升通道,以獲得股東雙方更多的支持。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依然保持爆髮式增長,全年產銷量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神龍目前的布局似乎已經慢了半拍。不過在李暘看來,新能源汽車作為可以長期看好的賽道,神龍8款車型的布局仍有巨大的市場機會。對於東風雪鐵龍來說,只有穩定健康的體系,才能支撐品牌在新能源領域實現真正的突破。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僅有特斯拉與比亞迪實現了盈利,而大多數企業仍在虧損中掙扎。
對於神龍來說,新能源汽車賽道需要布局,也需要權衡如何實現盈利的問題。「我們有很多電動車的產品規劃,同時燃油車也有改革。大部分的傳統車企做法,還是燃油車的利潤保證的基礎上發展電動車,如果燃油車的利潤都沒有了,電動車的項目就非常困難。」雪鐵龍品牌全球執委會成員、東風雪鐵龍品牌副總經理兼市場營銷總經理曾迪灝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此外,未來出口領域同樣蘊藏著巨大的機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車企出口競爭力持續增強,全年累計出口超300萬輛,達到311.1萬輛,同比增長54.4%。
曾迪灝認為:「中國汽車出口目前達到新高,而且對全球汽車巨頭造成了衝擊,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電動車的發展。我認為,未來如果新能源的產品可以投放,新能源的產品也是一個出口的機會,也是未來尋求的一個方向。」數據顯示,2022年神龍汽車出口量為3.7萬輛,其中凡爾賽C5 X超過1.8萬輛,實現了對歐洲、澳大利亞和日本出口。在曾迪灝看來,伴隨神龍新能源車型的擴容,未來有望實現出口量的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由於疫情阻隔,中外交流不暢,甚至有Stellantis集團計劃撤出中國的傳聞傳出。曾迪灝表示,伴隨疫情等影響因素的減弱,中法雙方的交流也在進一步加強,可以肯定的是,雙方對於加大投資的意願並沒有改變。
事實上,早在1月5日東風標緻408X亮相之時,中、法雙方領導也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投入資源,在商品規劃、技術導入、品牌發展、市場營銷等方面給予神龍公司更大的支持。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一家企業得以長久生存,一定是以盈利為先決條件。如果神龍汽車能夠實現銷量的不斷上升、持續傳遞出向上發展的積極信號,對於股東雙方加強合作、加大投入都將有積極意義。
作者:劉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