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壓接質量診斷」免費體檢活動

關注線束 ↑,讓我們一起進步!

近日,線束檢測設備領軍企業浩銳拓科技的官網,發布了一條與「端子壓接質量」有關的免費體驗活動。這個活動在小編看來,還是比較有價值的。

特別是對於那些沒有端子剖面分析儀和不會用端子剖面分析儀的朋友。要知道,這種代做剖面的服務,在其它廠商那裡,是收費服務。單根端子線的一份檢測報告就要300-500元,現在浩銳拓免費為大家做,而且似乎還沒限制數量,做10根,就相當於薅了3000元的羊毛。

活動詳情摘錄如下,感興趣的朋友可按照指引參與。更多信息可以自行到浩銳拓官方公眾號了解。

線束行業的專屬福利!免費端子剖面分析【公益活動】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0月30日

活動對象:所有線束企業。

活動內容:免費為企業進行線束端子剖面檢測,同時反饋檢測報告。

參與方式:無門檻,僅需將想要檢測的端子線快遞到指定地址即可,無需其它手續。

寄送規則:1.寄送需要檢測的端子樣品,每種端子線貼上型號標籤,以便區分

2.快遞袋中請按以下格式附上說明紙片,以便聯繫接收檢測反饋。

格式內容】1.工廠名稱:2.聯繫人:3.電話:

活動費用:0元(鄭重承諾本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

反饋內容:1.樣品的剖面分析報告(電子版);2.附贈常見端子問題及調整方向指引。

檢測周期:收到樣品後的1-3個工作日內,即可完成剖面分析報告。

聯繫電話:0755-2658 3671

郵寄地址:深圳·寶安·新安街道創業二路268號 東聯大廈B座607 高生(收)

最後,小編給大家附上常見的壓接不良問題。就小編的經驗,這些問題,幾乎每家工廠,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快去看看你們家有沒類似的問題吧。


1-導線壓接不合格問題

圖例問題:圖中導線無明顯變形,多數仍保留原材料圓形特徵。

可能原因:1.線的規格過大;2.線芯股數不足;3.壓接高度略高。

解決方案:1.檢測線的規格及線芯股數是否符合標準;2.測量壓接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2-壓接翼末端不合格問題

圖例問題:壓接翼末端接觸鉚壓後底部材料。

可能原因:1.壓接高度過低;2.端子壓接翼不對稱。

解決方案:1.測量壓接高度,重新調整至標準高度;2.檢查端子壓接翼是否對稱。

圖例問題:壓接翼末端碰到包筒內側壁。

可能原因:1.壓接高度不合格;2.端子壓接翼不對稱。

解決方案:1.測量壓接高度,重新調整至標準高度;2.檢查端子壓接翼是否對稱。

圖例問題:一側壓接翼碰到包筒內側壁,包住的導線中存在未壓接變形的情況。

可能原因:1.壓接高度不合格;2.端子壓接翼不對稱;3.導體可能被切斷。

解決方案:1.測量壓接高度,重新調整至標準高度;2.檢查端子壓接翼是否對稱;3.確認開線皮製作過程中,是否存在導線被切斷的問題。


3-壓接翼搭接長度問題

圖例問題:壓接翼未緊鎖。

可能原因:1.端子可能因線芯太大,導致壓接面積過小;2.使用了錯誤的壓接模。

解決方案:1.用更大壓接面積的端子或使用OD更小的線芯;2.檢查壓接模是否正確。


4-壓接翼支撐角問題

圖例問題:支撐角度大於30度,導致CFE壓接捲曲末端間距大於50%原材料的厚度。

可能原因:1.壓接高度不合格;2.壓接刀片可能存在磨損;3.端子壓接翼不對稱。

解決方案:1.重新測量壓接高度,確定是否標準;2.檢查壓接刀片是否磨損;3.檢查端子壓接翼對稱情況。


5-底部厚度問題

圖例問題:包筒底部厚度小於75%原材料的厚度,壓接毛刺過長。

可能原因:壓接過度,導致原料過分擠壓變形。

解決方案:調整壓接高度,讓底部厚度至少大於原材料厚度的75%,毛刺高度小於1個料厚。


6-底部毛刺寬度與高度問題

圖例問題:壓接毛刺寬度明顯超過標準值。

可能原因:圓形的棱邊表明壓接底刀(底座)磨損,導致毛刺產生。

解決方案:需要檢查及更換壓接底刀。

圖例問題:壓接毛刺高度過長,不符合要求。

可能原因:1.新的壓接模可能過壓;2.上刀和下刀沒有對其,可能出現偏移。

解決方案:1.調整壓接高度;2.調整壓接模,將偏移的上刀和下刀對齊。


7-上壓刀與底座問題

圖例問題:1.壓接輪廓出現凹痕;2.毛刺寬度過寬。

可能原因:1.壓刀和底刀碰撞導致壓接輪廓受到擠壓變形;2.底刀受損產生毛刺。

解決方案:1.調整壓接模;2.檢查與更換壓接模。


8-端子包筒內壁裂紋問題

圖例問題:包筒內外壁均不能出現裂紋,但圖例中內壁出現裂紋。

可能原因:底刀受損導致擠壓撕裂包筒內壁。

解決方案:檢查及更換底刀。

圖例問題:上內壁有明顯裂紋。

可能原因:切片位置靠近鋸齒槽,繼續研磨切面,正常情況會出現裂紋。

解決方案:調整切片與鋸齒槽的距離,若裂紋未消失應檢查端子材質及調整壓接模。


《線束智造》技術交流群,為行業精英提供互相交流、互相學習、資訊交換的渠道!如果你需要入群,請:

關注我們


公眾號:線束智造

聚焦線束智能製造相關資訊

共享線束行業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