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錄取通知書只發中國郵政,而不用順豐?背後是中國人的堅守

平常網購,你用什麼快遞收貨最多呢?有多少人選擇郵政郵政快遞在眾多便捷快速的民營快遞企業中,似乎備受消費者冷落。而且,郵政快遞以出名的貴且慢為特點,讓許多人退而求其他。既然郵政快遞性價比不高,而且這麼慢,為什麼它沒有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反而大學錄取通知書和其他重要文件喜歡用中國郵政呢?

郵政在1998年以前和電信局是劃分在一起的,統一稱為郵電局。但當時由於郵政的運營業務不多,幾乎沒有營利,而電信因為電話的普及,營利高出許多。於是,電信總要用一部分收入來貼補貧窮的郵政,直到1998年,電信和郵政業務各自分開獨立門戶。

這一邊電信倒是輕鬆了,另一邊郵政的虧損慘之又慘。據統計,在1998年電信和郵政剛分開的時候,中國郵政的虧損接近180億元。好在國家來救場,為郵政制訂了一個8531計劃8531計劃的意思是,在中國郵政改革的前四年,每一年向郵政撥一筆補貼,第一年為80億元,第二年為50億元,第三年為30億元,第四年為10億元。

這項挽救郵政的計劃在第三年實現了成功,2001年,郵政開始盈利,而且郵政開通了金融業務,成為郵政銀行,增加了郵政的贏利渠道。

但是,郵政之所以與民營企業相比顯得冷清,是因為他們各自的業務線和業務對象不同。民營的快遞公司是商業化的,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因此,他們通常圍繞商業活動展開,哪裡能掙錢就把市場開到哪裡。

中國郵政卻不同,不管盈利不盈利,首先以惠民為中心。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郵政的主要業務就分布在鄉鎮。當時它已經有超過5萬個網點,超過35萬個便民服務點。目前中國郵政的主要戰略與策略仍然布局於鄉鎮,它有73.5%的服務網點和78.5%的投遞網點是設立在鄉村地區的。而在2020年,中國郵政通過打通農產品電商的物流體系,幫助農產品電商創造了超過400億元的銷售規模。

現在你明白了,為什麼中國郵政在民營快遞企業中這麼低調。普通的快遞公司只能到達一些交通便利的村落,而偏遠地區和容易賠本的地區,卻是郵政業務在支撐。一些與國家有關的重要地方,仍然依靠郵政運送物資。

珠峰郵局設立在海拔5200米的高山上,三沙郵政局設立在南沙群島,而在地球最南端,中國郵政設了長城科考站。甚至在遠離地球的太空之中,中國郵政也在空間站里擁有一席之地。因為這些涉及國家的重要信息,只有中國郵政可以進入。

除了普通物品,錄取通知書、黨報黨刊和機要文件等,更是經由中國郵政之手送達,目的只有兩個字:安全

為了安全地將這些重要的文件和物品送到收件人手中,郵遞員可謂是最辛苦的職業。 他們走的地方往往路途偏遠交通不便,需要長途跋涉,還會在路上遇到各種危險情況。

一位叫其美多吉的郵遞員,常常穿越川藏第一險雀兒山,他主要負責甘孜到德格的業務。30多年來,其美多吉一直風雨無阻地穿越這條危險的川藏線。他現在已經58歲,30多年的時間裡,超過6000次往返於甘孜與德格之間。他走的路程都可以繞地球赤道35圈了。

如果僅僅是路途勞累倒不使人擔憂,可是其美多吉常常面臨著未知的兇險。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了12名歹徒,與歹徒搏鬥,最後被歹徒傷了17刀。後救護人員送到醫院做了8小時手術才蘇醒過來。這以後其美多吉臉上有了一條很深的刀疤,像個烙印一樣存在。而他的左手也險些不能恢復正常,最終在一位老醫生幫助下,花了一年多時間才恢復了正常活動。

另一位來自四川阿壩州的郵遞員哈弄奪機,在雪域高原行走了14年,投遞了450多萬件郵件。有一次,他給偏遠地區的學生們送錄取通知書,每個學生拿到後都特別感激。當去送第5份時,哈弄奪機長途跋涉了100公里,經歷了2個小時路程,將錄取通知書交到了熱淚盈眶的學生手中,而此時天已經黑了。

事實上,中國郵政和郵政人一直在低調地為人民服務。每次危急時刻,沖前線的便是郵政。比如武漢當年爆發疫情,中國郵政送去了25萬個口罩以及5000套防護服。

而且,現在的中國郵政一方面保持著對鄉鎮的服務,另一方面也在更新升級自己的設備。郵政現在採用的都是全貨運飛機機型,擁有7.1萬輛郵運汽車。並且,郵政開通了次日達和次晨達業務,正在努力改變運輸慢的形象。

中國郵政服務於人們,提供了安全的服務與便利,它不會在市場競爭中淘汰,而會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