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最近什麼事最值得關注,我想沒有哪件事情比孟晚舟女士回歸祖國懷抱更令人激動的了。
9月25日,時隔1028天,孟晚舟女士終於再次踏上了祖國的土地,這無論是對於華為還是國家,都具有著非凡的意義。同時,這也是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中國政府不懈努力的結果,是全國人民鼎力支持的結果。而她在機場發表簡短講話時說的那句:如果信仰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更是令無數中華兒女動容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在9月25日,華為祭出了其在操作系統領域的「第二刀」——全新發布了操作系統歐拉(openEuler)。那麼,這款操作系統與鴻蒙系統相比有何不同呢?它的功能和其誕生的意義又是什麼呢?今天圈哥就深入來和大家聊一聊。
· 歐拉系統是什麼?
根據了解,華為歐拉系統是一款面向B端、面向伺服器的操作系統,具有較高的性能、可靠性、易維護以及安全性。並且,其還能夠與業界軟硬體實現良好兼容,滿足日常業務運維和管理的需求。可以被廣泛部署於伺服器、雲計算、邊緣計算、嵌入式等各種形態的設備,應用場景覆蓋IT(信息技術)、CT(通信技術)以及OT(操作技術)等領域。致力於提供安全、穩定、易用的操作系統,實現統一操作系統支持多設備,一次開發覆蓋全場景。
功能方面,歐拉操作系統採用全量組件原子化結構,支持內核靈活組合,可以根據不同設備的資源能力和業務特徵進行靈活裁剪、全棧服務化按需求構建,滿足大多數設備對於操作系統的要求。
同時,歐拉系統還支持構建服務自助化,通過「菜單式」配置內核和系統服務,可以對軟體包、文件,甚至是函數等不同層級進行靈活組合,從而實現簡化操作系統版本構建。
並且,歐拉系統還能夠提供多設備協同套件,包括「邊雲」協同,統一數據、網路和管理,實現不同設備之間的能力互助和資源共享,使硬體發揮出最優性能。
此外,歐拉還創造性地提出全站原子化解耦,支持版本靈活構建、服務自由組合,通過一套架構靈活支持南向多樣性設備,北向全場景應用。
事實上,華為歐拉操作系統並不是一個新產品,早在2019年其就以開源社區的形式上線,只不過當時只單純應用於「鯤鵬」伺服器。如今,歐拉全新發布,這無疑標誌著這款操作系統已經具備成熟的商用能力。
· 華為為什麼推出歐拉?其誕生的意義是什麼?
說到這裡,相信可能會有很多朋友會提出疑問:華為之前已經發布了鴻蒙系統,為何又推出了歐拉系統?這兩個系統有哪些區別呢?
熟悉鴻蒙系統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其主打萬物互聯,主要應用於手機、手錶、平板電腦等終端產品,致力於推動不同品牌、品類硬體終端之間的無縫切換。而歐拉系統主打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目標是成為國家數字基礎設施的統一操作系統和生態底座,承擔著支撐構建領先、可靠、安全數字基礎的歷史使命。簡單來說,鴻蒙系統服務的是普通消費者,歐拉系統服務的是企業用戶。
雖然兩款系統在定位上存在一定的區別,但其根本目標是非常一致的。眾所周知,目前市場上不同領域都有著各自的操作系統,例如手機等智能設備領域有iOS和Android,PC端主要是Windows,儘管在這些系統的加持下,我們日常的使用體驗還算不錯,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那就是系統和系統之間生態是相互獨立的,導致數字基礎設施在不同場景下難以協同,存在生態割裂、重複開發等問題。而鴻蒙和歐拉的出現,可以通過統一的操作系統架構,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而這也就是華為打造歐拉和鴻蒙的根本原因。
此外,由於技術限制,我國ICT行業無論在硬體方面還是軟體方面都相對落後,這也就直接導致了中國科技企業的發展,容易被他人「卡脖子」,華為就是最好的例子。而鴻蒙和歐拉的出現,將有效緩解操作系統受制於人的局面。
· 歐拉+鴻蒙=未來?
推出鴻蒙和歐拉只是華為在數字終端領域布局的第一步,接下來華為將實現鴻蒙和歐拉的互通互聯。
發布會上華為副總裁、計算產品線總裁鄧泰華表示,鴻蒙和歐拉目前已經實現了內核技術共享,下一步會將鴻蒙系統中的分散式軟匯流排能力移植到歐拉系統上,讓搭載歐拉操作系統的設備,可以自動識別和連接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終端。
不僅如此,未來兩者還將進一步完成在安全OS、設備驅動框架以及新編程語言等方面的共享,通過能力共享實現生態互通,從而進一步實現萬物互聯。簡單來說,華為的目標就是「鴻蒙+歐拉=數字時代的未來」。
當然,想要成為數字時代的未來,必然少不了生態系統的搭建和用戶的支持。據悉,歐拉系統從2019年開源以來,憑藉諸多方面的優勢獲得了業界的積極支持和響應。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6000名開發者和100多家企業、組織和機構加入歐拉。而隨著系統生態體系的不斷完善,未來勢必會有更多夥伴加入歐拉社區,共同加速歐拉在數字基礎設施全領域的覆蓋。
至於鴻蒙系統自然不用多說了,自今年6月2日開啟升級以來,HarmonyOS 2.0的升級用戶數已經突破了1.2億,是目前全球用戶增長速度最快的移動操作系統。並且,HarmonyOS 2.0已經有400+應用和服務夥伴、1700+硬體夥伴、130萬+開發者共同參與到鴻蒙生態的建設中。
· 「魂」有了,「芯」還會遠嗎?
對於歐拉系統的發布,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歐拉是華為「鑄魂工程」的重要一步。那麼何謂「鑄魂」呢?據了解,缺「芯」少「魂」一直是束縛我國ICT產業發展的枷鎖,其中「芯」指的就是晶元,而「魂」指的就是操作系統。如今,隨著鴻蒙和歐拉的誕生,「少魂」的問題已然得到解決,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芯」也不遠了。
雖然目前,缺芯問題還在困擾著華為手機業務,但徐直軍表示,華為不會放棄手機業務,反而會繼續將手機業務進行下去。目前,華為正在積極、努力解決晶元問題,不久的將來華為手機業務定會重回正軌。
總的來說,不得不承認華為在創新技術領域的實力,雖然手機業務受到限制,卻在手機業務以外全面開花。無論是鴻蒙、歐拉、5G還是生態系統的建設,華為都用一次次勝利證明,華為能夠走到今天,靠的絕不是單一方面的領先。而這些,也使得華為未來的發展更加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