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界報道:
對於我國的移動通訊領域,一向都是由三巨頭坐鎮: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這三個電話運營商聯合佔據近乎100%的市場份額,以至於每一年都有人在控訴、在提倡要加大通信運營商行業的反壟斷力度。
凡是資費不合理、服務不到位、網速變慢了、寬頻不到家、5G不給力………三大運營商就被拉出來「鞭屍」。中國移動因用戶基數最大,服務範圍最廣,常常還是被打的出頭鳥。一提到反壟斷,首先把火氣撒在中國移動頭上。
甚至有人直言,「中國移動是十大最無恥的壟斷企業。」這句話,究竟是客觀事實,還是過於偏激?
中國移動自身當然不會認同它是寡頭壟斷。前幾年中國移動董事長就直面了這個帽子,表示這些年來中國的電信運營公司實際上幹得非常苦,大家都說中移動是壟斷企業,但實際上三家公司都是上市公司,「市場化程度非常高、競爭程度非常高。」
它們三家還要跟誰競爭?
在更早之前,國內還有一些民營虛擬運營商,2014年的時候更是幾乎倒逼三巨頭進行了資費調整。但因詐騙、騷擾、刷流量等一系列醜聞,這些虛擬運營商直接被監管部門踢出了中國市場。
去年也更是多了一個所謂的國內第四大運營商——中國廣電,發行的是192號段的手機號碼。中國廣電的位置也很微妙,它沒有自己的接入網、無線承載網,但居然有國家級骨幹網---廣電骨幹網。正因如此,中國廣電沒有淪落到成為虛擬運營商。儘管如此,還是不少人認為中國廣電對三巨頭造成不了多大的影響,正如石頭扔進河裡,激起一時浪花而已。
所以中移動說自己「競爭程度非常高」,多少有點不符合現實。但不得不承認,中移動為首的中國通信業資費,在全球內都算低的。也許國內網民天天抱怨網費貴、網速慢,然而只要去過美國、歐洲的人,才懂得什麼叫「又貴又慢」。
儘管中國移動佔據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資費卻依舊逐年遞減。2001年ARPU值為141元,2020年降到了47.4元,整整下降了67%。20年前,電話費用在每分鐘4毛左右,如今已經降到了4分錢。
客觀來說,中國移動確實不是一家壟斷企業。它有對手,只是打不過它;它沒有因為佔據大部分市場而坐地起價,反而還不斷提速降費。不過為什麼國民都覺得自己根本沒得選呢?
也許是混淆了一個事實:在我國,電信行業是國家壟斷行業,中移動等三巨頭是國企,但這不意味著它們就是壟斷公司。企業要賺錢,賺錢了還得投入到普遍服務、基礎服務中去,不然中國哪來那麼多4G基站、5G基站?
來源:線上采編,如涉及版權問題或者尋求報道,請及時聯繫歐界傳媒網 o2ojie.com!
歐界傳媒丨Jie Media
九年專註有深度的互聯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