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粥左羅
來源 l 粥左羅的好奇心(ID:fangdushe007)
轉載請聯繫授權(微信ID:zzlloveutoo)
01
再大的熱搜也會很快過去
只留下殘酷又冰冷的現實
早上7點40分起床,看到拼多多上了熱搜第一名,點開後是拼多多前員工王太虛的自述視頻,王太虛看到同事被同事被抬上救護車之後匿名發帖,被拼多多辭退。
視頻有15分鐘,早上分享到公司群里,9點半開周會,還就這個事情跟同事分享了10分鐘。因為,我看完之後有很多情緒,但不應該只有情緒,讓王太虛以及這個視頻更有價值的做法,是做更多理性的反思和探討。
我以為這件事這麼大,接二連三的,應該被更多的討論,更長時間的討論,直到很多問題被落到實處的解決。
但沒有,在視頻被超5000萬人次觀看、轉發超30萬、評論近10萬、227萬人點贊之後,熱搜下去了,微博前50名熱搜里,沒有一條關於此事。這一整天,也沒幾個媒體參與報道評論。
再大的熱搜也會很快過去,只留下殘酷冰冷的現實。
就如同王太虛在視頻中說,當我認為這一切都會變好時,現實給我一記重拳,什麼都沒有改變:
「我不能說其他同事,至少在我心裡是激起了非常大的波瀾,我認為這個世界不該是這樣的。從新疆姑娘的事情發生,到拼多多那條評論,然後拼多多闢謠,知乎下場打臉,再到拼多多搬出臨時工背鍋,再到傳說中有勞動監察部門駐場介入,我認為這一切都會變好。
就算是我吃了這位女生的人血饅頭,以為情況終究會變好一點點的時候,現實給了我一記重拳:什麼都沒有改變,室內的空氣一樣渾濁,一樣加班到深夜,一樣找不到廁所。」
為什麼真正的改變如此困難?
下面幾條是我的思考。
02
用拼多多的人
會因為想佔便宜而繼續用
拼多多的回應。
脈脈的回應。
拼多多上熱搜後,微博評論區一堆人抵制。
有用么?
大概沒用,因為人性。
還記得瑞幸咖啡么?造假事件上熱搜後,有人提議一起抵制瑞幸咖啡,但大多數人的態度是:我只要有便宜的咖啡喝就行,別的跟我沒關係。
拼多多也一樣。
真正抵制的人佔多少?
用拼多多的人會因為想佔便宜而繼續用。
拼多多把人性拿得死死的,當然它不是利用人性亮點,而是人性弱點。
有一天在辦公室,我有個同事因為拼多多搞的挺煩的,他的媽媽希望他下載拼多多幫他弄一下,說可以領錢,還希望他再找朋友幫忙。另一個同事也深有感觸,家人會發鏈接讓幫忙點贊。
我說:你可以拒絕啊!
同事說:那怎麼可以,我怎麼能拒絕我媽……
拼多多知道人性都有佔便宜的弱點,也深諳中國人的人際相處模式,把這兩個東西玩到極致。
本質上,我們能獲得便宜么?
很難很難。
黃崢在2018年接受《財經》專訪時原話如下:
「低價只是我們階段性獲取用戶的方式。拼多多有著比多數平台更深刻對性價比的理解——即始終在消費者的期待之外。我們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滿足用戶心裡佔便宜的感覺。」
一個女孩猝死了,一個男孩跳樓了,但是不耽誤大家繼續用拼多多佔便宜,該用的會繼續用,雖然本質上也沒佔到。
當然還有個殘酷現實是,網上發聲的人,大部分都不是拼多多的用戶,拼多多的真正用戶關心這些新聞的並不多。
03
買拼多多股票的人
看到新聞甚至要加倉
現實有多冰冷呢?
你相信有人因為看到「為拼多多奪邊疆」的95後女孩去世,反而買更多拼多多股票么?
因為這件事,拼多多的用工制度被曝光,投資股票的人看到這個國家竟然有這樣一家企業僱傭了最聰明的一群人為它拚命工作加班加點,所以就覺得更看好拼多多股價,決定加倉。
王太虛在視頻中也提到了這一點:
「現實里的底層人民,並不會對(拼多多)造成任何影響,甚至它的股價再創新高,大漲12%。(支持)拼多多沒有底線的資本開始狂歡,他們發現在中國,有這麼一家企業可以近似奴隸一般的逼迫幾乎是這個國家最聰明的一群人996,至死方休。」
人是非常理性的。
他們害怕自己也遭遇這樣的事,他們覺得大廠這樣做非常不人性,所以他們在網上譴責。但他們看見利益,又覺得有便宜不佔王八蛋,所以又可以做到去買它的股票,買它的股票就是支持它。
我看到一張截圖上有人寫到大概這樣一個意思:
單以屎廠而論,壓榨員工換來極高的效率和增長。所以你可以考慮一下,趁著這兩天拼多多股價大跌,是不是趁低吃一點股票……我們鄙視大廠不把員工當人看,同時還可以享受大廠員工為我等小股東拚命工作投資升值。
多麼矛盾,又多麼符合人性。
04
大多數員工依然沉默
甚至更加謹慎發言
王太虛在視頻中說:
「12月29日,一位多多買菜新疆地區的女同事,在凌晨1:30下班路上猝死,沒有來到新的一年。這條消息大家肯定不陌生。然而相比於外界,拼多多內部員工受到的衝擊無疑是更大的,因為外界所有和「新疆姑娘事件」有關的不合理制度、惡劣工作條件的傳聞,在內部員工的身上都是能夠得到親身體會的。」
這段話說明,這些不合理的制度,是一直就有。
但沒有人站出來。
因為一個弱小的個體,無法對抗強大的公司,只能把不滿埋在心底,甚至怕自己的不滿被知道。
王太虛在視頻後半程提到他跟領導的對話,充分論證了這一點:
「我在樓下等郵件的時候,某位上級領導和我聊天,他跟我說——「非常意外,也看不出來平時你會說這些,因為平時的工作里也沒有表現出來。」
我說我當然不會表現出來,因為我是一個非常合格的職場人,我工作完成的無論是業務方還是你們上級領導,所有人都挑不出我的毛病,你們覺得我工作有問題嗎?
他就直視著我,說——「你怎麼會說這種話?是因為你的壓力很大嗎?」
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壓力大,因為當你同時面對十幾個同事給你提需求的時候,有時候壓力的確難以想像。
他說這些需求可以合理地delay(延後)。
我反問他,在這種制度下,怎樣才叫合理的delay?
如果我每天早上11點來晚上8點走,需求經常delay,這是可以被接受的嗎?這不會影響我的收益,不會影響我的績效,不會影響你們對我的評價?我加班到幾點才是合理的delay?我加班到10點?加班到11點?」
可以想像,如果王太虛沒有因為這件事被開除,他依然不會把自己的不滿表現出來。
可以想像,當下有太多跟王太虛一樣的員工,心中有諸多不滿,但不敢表現出來。
有人在網上說:大家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王太虛的主管,你知道他在網上發的信息,你會開除他么?你現在是一家公司的老闆,你知道王太虛後,他給你投簡歷,你會錄用么?
這就是他媽的現實。
但正如王太虛所說,我也想問一句:如果王太虛沒有選擇在匿名平台上發聲,而是選擇更為合理的方式,直接找領導、老闆表達自己的不滿,他的下場就會更好么?在這樣的制度下。
我想不會,領導不會為他改變制度,公司更不會,甚至從此領導認為這個員工不再值得重用,倘若他的同事知道後,也不會傻到為了支持他跟領導和公司作對。
這就是現實,很無奈,這也不行,那也不行。
接二連三發生了這樣的事,想必更多的員工更加不敢表達不滿,因為很可能被迅速剷除異己。
05
想加入拼多多的人
會一樣多甚至更多
思考一個問題:現在拼多多去大學招聘,還會有人想加入么?
會的,甚至更多。
因為大家覺得加入拼多多賺得多。
我想到在抖音上刷到一個段子:
村口兩個老頭,一輛貨車停在他倆面前,司機問其中一個老頭:把這車貨卸了,50塊干不幹?
這老頭搖搖頭,對另個老頭說:不幹,沒有100塊,咱都別干。
司機繼續往前開,結果另一個老頭追上說:50,我干。
這個故事說明啥呢?
統一戰線才能保障共同利益,但現實中是,每個人都為自己考慮。
王太虛在視頻中說:
「比如上海本部的員工每個月會有隱性的強制要求工作300小時。根據不同項目組的不同規定,有些組要求你即使請假,也需要加班補滿;有些組會私下溝通你的工時和績效,工時不夠會被談話。而本部的買菜員工則會被要求每個月至少工作滿380個小時,如果缺少,會被問是不是需求不飽和。」
你不想加班?你不想996?你不想每月工作300小時?
有人想,你不加我加,你不干我干,你嫌累我不嫌,你怕死我不怕,只要多給我錢就行。所以當拼多多出事後,有一幫人也會評論:起碼拼多多給得多。
這也沒辦法,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普通人連正常體面的生活都過不上,還管什麼權益。
當然,這也是企業對人性的利用,資本家們知道,中國有的是想賺錢的人,你不幹自有人干。
06
寫在最後
企業天生就是追逐利益的,企業作為一個組織,一定是認為組織的利益大於個體利益的,高層管理者們,為企業整體負責,為股東負責,為市場負責,為建立自己的商業帝國負責,不會對每一個個體負責,你是一塊磚,少一塊再添一塊。
面對強大的企業,個體始終都是弱者,所以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
好好學一些法律常識,簽合同時認真看一遍是你的權利,處理一些重要的事情時,學會錄音,學會保存各種證據很重要,在自己的權益被侵犯時,不要莽撞,先諮詢一些有經驗的人,先在網上搜索學習一些相關知識也很有必要。
你一個人,面對的一群人,每個人都是專業的,專業的HR,包括專業的績效考核,專業的績效管理者,專業的處理勞動關係的,還有各種專業的律師,他們身經百戰。
當下主流的價值觀把錢看得大於一切,每個人都追求財富,但其實我們應該認識到財富是多維的,財富不僅是錢,健康的身體也是財富,健康的心理也是財富,你對生活和人生的熱愛也是財富,短期你只看錢,可能喪失掉其它財富,長期看得不償失,賺得了錢卻失去一切。
最後我想說:自己變強,是解決一切的根本。
不要以為這句話很勵志,其實這句話是無奈。當你無力對抗時,不怕,因為你總是有能力選擇更好的。
人生那麼美好,不要為別人的野心獻身,沒有哪家企業哪份工作值得你這麼干。
在任何一家企業,與其培養讓自己一直留下的能力,不如培養自己能隨時離開的能力。
本文來源:公眾號 @ 粥左羅,作者粥左羅。
TO BE, TO UP,這裡是50萬年輕人的成長充電站。運營者粥左羅,90後,畢業四年從服裝店員做到成功創業,從月薪2300到月入20萬,堅信成長即財富,只寫最接地氣的成長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