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
在管理園區時,總是缺乏系統性和前瞻性的規劃?怎樣避免園區依賴人工管理,資源浪費嚴重的狀況?如何做到管理系統內一體運行聯動,建立科學的運營體系?在2020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上,智慧園區建設成為一大熱點,而其背後,是一個具有4000億人民幣的巨大市場空間。
統計顯示,至2019年,國內各類園區有25000多個,對國家經濟貢獻總值已經達到了35%以上。但是,大量的園區數字化建設仍然相對薄弱,還處於基礎設施信息化的階段,缺乏對頂層數字化建設整體的系統性和前瞻性的規劃,導致了彼此各類系統不相連,信息孤島現象嚴重,運營管理還大量依靠人力管理,導致資源的浪費。
因此,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在國家推進新基建背景下,園區最終會向終端感知、智能管理持續創新的智慧化園區升級改造。將藉助日趨成熟的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打造一個智能、高效、安全、創新的智慧園區。各種基於物聯網為主的智能終端,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建立全鏈接的智慧園區。提升園區數字化管理和公共服務,運用大數據勾勒企業畫像,沉浸企業信息,為園區提供更高、更精準的招商服務,通過數字孿生的技術構建園區產業數據湖,積累產業大數據,為園區企業提供眾創孵化、人才培養等服務,從而促進整個生態圈的構建,最終實現產城融合的發展。
廣東本土企業凡拓數創則在高交會上展示了自己研發的智聯孿生平台,這一產品基於GIS+BIM、大數據、虛擬引擎等技術,搭建的智慧城市管理系統,在整合多類型智能設備資源下,可對數據進行統一採集、分析、匯總和應用,可廣泛應用於建設智慧園區。
該產品具有可視、可管、可控的功能優勢,幫助園區管理者可以快速完成設備管理、智能決策及數據應用,實現城市全方位智能化管理,打造一種全新的智慧化運營體系。
在高交會的展位現場,可以通過操作凡拓智聯孿生平台,瀏覽可視化界面,感受萬物互聯、多端互聯的智慧園區。實現全方位掌控整個園區,管理者可通過平台實現一鍵管理全局。智聯孿生平台可解決傳統園區的智慧化服務不足、管理粗放、運營薄弱以及大部分園區數據缺乏治理,信息孤島現象嚴重等困境,助力打造「智能、安全、高效、創新」的智慧園區。產品還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延展,支持對數字經濟、智慧農業、智慧產城、智慧新能源等多個領域的落地應用。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陳婉允
審簽|鄭宗敏
實習生|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