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能否逆轉歐美日韓?改變賽道,所有強大都是紙老虎

2020年11月08日18:24:04 科技 1107

這兩年,關於光刻機、晶元架構等技術和設備的討論非常熱烈,大部分人認為中國和歐美差距太大,10年,甚至20年也追不上,華為要完了云云,語氣中透漏著絕望和悲涼。

中國科技能否逆轉歐美日韓?改變賽道,所有強大都是紙老虎 - 天天要聞

觀點的前半部分我非常贊同,在現有賽道上,中國不可能追上歐美,永遠是追隨者,但我並不絕望。為何?我們為什麼非要在現有的賽道上追?為何不開闢新的賽道?硅是半導體,但世間不會只有硅一種半導體,極紫外光能刻畫電路圖,但一定還有其它技術一樣可以刻畫電路圖,我們何不另闢蹊徑,換條路走?

三十年前的家電,十幾年前的手機,十年前的電腦遊戲、汽車、人工智慧等,我們都曾經只能仰望西方,甚至絕望,有些人哀嘆100年也不能追上日本?現在呢?CRT電視我們是追不上日韓,但我們在液晶電視上追上了;電腦遊戲我們不是美日韓的對手,但手機遊戲我們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功能手機我們是山寨的代名詞,但在智能手機時代中國也做到了世界第一;汽油汽車,我們與西方差距20年以上,但電動汽車我們和西方沒有任何技術差距,在鋰電池、超級電容、汽車智能系統等領域我們甚至還強於或不弱於歐美日韓;當2008年日本本田推出阿莫西仿生人類機器人時,我們嘆為觀止,驚呼太厲害了,我們做不出來,但現在中國的人工智慧早就甩日本幾條街!

中國科技能否逆轉歐美日韓?改變賽道,所有強大都是紙老虎 - 天天要聞

世間道路千萬條,我們何必在別人走過的路上吸別人的尾氣?換條路,全新的世界,也許更美好!

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在別人的賽道上,你永遠追不上別人,但換一條賽道,曾經的統治者並沒有多少優勢。中國擁有龐大的人才和市場,在相同的起跑線,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成為領導者!曾經在中國人眼裡神一般的摩托羅拉、諾基亞、豐田、現代、索尼、東芝、松下現在早已神格崩碎,跌落凡塵。今天的ASML、波音、空客、蘋果、微軟、谷歌雖然強大,但我們卻不再視其為神,因為他們的技術,我們雖然現在達不到,但其原理我們都知曉,不再如同幾十年前如同原始人看電子時代,毫無頭緒,一片空白,只能哇嗚哇嗚。

中國科技能否逆轉歐美日韓?改變賽道,所有強大都是紙老虎 - 天天要聞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瞬息萬變,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科技突破,就可能開創一個時代。數碼相機取代膠片相機,柯達死無葬身之地;液晶電視取代CRT,東芝走向沒落;網路時代興起,傳統媒體紛紛倒閉;流媒體興起,門戶網站消失;無人機興起,戰爭規則改變......。有多少強大的品牌,在短短兩三年內隕落?在賽道改變之下,所有的強大都是紙老虎,不堪一擊!

機會隨時都會有,只要抓住就可能瞬間崛起,不要因為自己現在落後,就放棄探索的勇氣。何況中國根本就不弱小,我們擁有強大的營銷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在技術不是那麼先進的現在就已經在很多領域領袖全球,如果技術再上去,那將是近乎無敵的強大。未來,中國科技必然影響全球每一個角落,達到美國也達不到的高度。

中國科技能否逆轉歐美日韓?改變賽道,所有強大都是紙老虎 - 天天要聞

中國目前最大的短板是基礎科學研究。全新的技術和產業往往誕生於實驗室,如光纖、鋰電池、半導體,當年都是非常偶然的在實驗室中被發現,然後橫空出世,成為劃時代的產業。中國當前的科技研發主要是追隨者,是在別人開闢的道路上前進,改良和推動已經存在的技術,如5G、wifi、移動支付、智能手機、高鐵等,缺少突破性、開創性技術。

我們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投入太少,成果太少。基礎研究雖然見效慢,投入和產出不一定成正比,但一旦有成果,那就是獨佔的,甚至可以形成長期的技術壟斷,遠期收益可能是驚人的。

我們不應永遠做科技的追隨者,我們也要成為引領者、開創者、拓荒者。

中國科技能否逆轉歐美日韓?改變賽道,所有強大都是紙老虎 - 天天要聞

對基礎科學的研究不能只局限在大學和公立科研機構,應該引導民間資本和人才進入基礎科研領域,或者組建股份制科研實驗室,國家制定標準,提供補貼。

2019年中國研究生招生突破80萬,而實際從事科研工作的研究生可能連十分之一都沒有。這既有觀念問題,也有科研就業崗位太少的原因。據統計,30%的研究生畢業後跑去中小學校,甚至幼兒園當老師,這是人才的巨大浪費!我們培養研究生的目的是為了研發高端技術,而不是去教別人1+1=2,去給小孩擦鼻涕!

創造更多科研崗位,也許和發展研究生教育一樣重要!

關注猴軍集,城市、農村、科技、文化全都有!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小米頂級拍照旗艦狂降3000元,16GB+512GB+120倍變焦,最後還是等到了 - 天天要聞

小米頂級拍照旗艦狂降3000元,16GB+512GB+120倍變焦,最後還是等到了

早幾年提到「拍照手機」,不少人腦海里第一個蹦出來的還是華為。但眼下這個市場早已悄悄發生了變化。如今的消費者在選影像旗艦時,早已不再盯著某一家看,尤其是價格敏感型用戶,面對溢價較高、性能受限的情況,開始把注意力轉向了性價比更高、影像體驗同樣出
英特爾發布 6862 圖形驅動,相比 Q1 版本性能最高提升 37% - 天天要聞

英特爾發布 6862 圖形驅動,相比 Q1 版本性能最高提升 37%

IT之家 7 月 11 日消息,英特爾公司於 7 月 8 日,面向銳炫(Arc) B、A 系列顯卡、集成 Arc 核顯的酷睿 Ultra 系列處理器,發布了 32.0.101.6862(Q2.25)圖形驅動,主要提升性能。IT之家查詢英特爾官方公告,本次驅動更新為 710.5MB,相比較 2025 年第 1 季度驅動,在 SPECviewperf 15 基準
OpenAI悄然將Shopify納入購物搜索合作夥伴 - 天天要聞

OpenAI悄然將Shopify納入購物搜索合作夥伴

OpenAI 已悄然將 Shopify 添加為第三方搜索合作夥伴,以增強其購物搜索功能,從而呈現豐富的購物搜索結果。Shopify 的加入並未正式宣布,但已悄然嵌入 OpenAI ChatGPT 搜索文檔中。
ACL 2025 | 數據多不如風格齊?SCAR精選 - 天天要聞

ACL 2025 | 數據多不如風格齊?SCAR精選

本文共3600字,建議閱讀10分鐘SCAR 方法在大語言模型指令微調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一、總覽這是 RMIT 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和莫納什大學聯合發表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