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機器人「躍上」科創板:創新實業,落地商業

2025年07月10日23:32:05 科技 1551

智元機器人「躍上」科創板:創新實業,落地商業 - 天天要聞

作者|何文


一石激起千層浪。


7月8日,智元機器人通過其持股平台上海智元恆岳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與上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585)及其控股股東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通過協議轉讓及要約收購方式,取得上緯新材控制權,預計最終持股比例將達到63.62%以上。


這意味著,若交易完成,上緯新材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智元機器人及其管理團隊共同持股的主體。消息一出,7月9日機器人概念股開盤集體大漲。毫無疑問,這是機器人行業的一劑強心針,也給資本市場帶來了一股全新的科技力量。


事實上,這兩年機器人,尤其是人形機器人賽道呈現出爆髮式增長的勢頭,由此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智元會在此時此刻推動這樣的交易。但與此同時,仍然有諸多疑問擺在面前:在人們的刻板印象中,A股似乎更適合「傳統行業」,像智元這樣的新興企業能否得到市場的理解和認可?科技創新往往是機遇與挑戰並存,上一波「AI四小龍」的教訓歷歷在目,智元的產品在應用層面和商業化層面已經得到驗證了嗎?能夠完成閉環嗎?智元如何證明自己的現在與未來?

智元機器人「躍上」科創板:創新實業,落地商業 - 天天要聞

一個標誌性案例:新質生產力閃耀資本市場


智元機器人邁出這關鍵一步背後,是「天時地利人和」,既有外部的「順風」,也有自身的「順勢」。


外部條件上,機器人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行業逐步成熟。


摩根士丹利預測,中國佔全球機器人市場的份額在2024年達到40%,未來四年還將保持23%年均複合增長率,市場規模預計從470億美元漲至1080億美元,這讓像智元機器人這樣的新質生產力企業能夠快速被資本市場認可。


而政策的支持更是具身智能行業發展的加速器。


在「新國九條」和「併購六條」出台後,A股市場併購重組動作明顯增多,「併購六條」從多方位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轉型升級,鼓勵上市公司積極加強產業整合,提升上市公司的質量和競爭力。這為成立時間不長、但擁有紮實基礎和技術潛能的科技企業提供了資本市場的更多選擇和發展空間。


其一,各項政策均有意促進產業升級。智元機器人以「智能機器創造無限生產力」為使命,致力於通過AI+機器人的融合創新,打造世界級領先的通用具身機器人產品及應用生態,正是產業升級需要的新質生產力。


其二,政策也明確提出要促進資源整合與協同發展。對於產業覆蓋範圍廣、鏈路長的機器人行業來說,資源互補的意義重大。


於是,智元對上緯新材的收購「水到渠成」。一方面,上緯新材在複合材料領域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其輕量化複合材料可應用於機器人結構件,能夠有效降低智元機器人產品的製造成本;另一方面,通過收購上緯新材,智元機器人可以加速進行全球化提前布局。上緯新材在海外有廣泛的業務分布和分公司,如台灣分公司擁有的全球化經驗及美國營銷渠道,便能協助智元機器人打開海外市場,接觸更多海外客戶。


這樣一來,智元機器人不僅獲得在新材料領域的技術和資源,還能把上緯新材的資源與自身的技術優勢相結合,加速產品創新和升級。上緯新材也將繼續保持現有主營業務的穩定運行,並逐步探索與智元機器人在智能製造、材料創新等領域的協同成長。


其三,A股市場正在積極突破「傳統思路」,給新興產業企業開路助跑。


「併購六條」支持企業收購有助於「補鏈強鏈、提升關鍵技術水平」的優質未盈利資產,提升併購重組的估值包容性和支付工具的靈活性,並優化審核機制、創新交易工具以推動交易的高效達成。這對於科技企業投入研發、勇敢創新有著格外積極的意義——讓天然會逐利的資本市場更有長遠眼光,從整體產業布局的大局出發,擁有更多耐心和定力。


總而言之,本次收購若能成功落地,將有望成為新「國九條」和「併購六條」實施以來,新質生產力企業在A股的標誌性收購案例,同時也將成為具身智能企業在科創板的首單收購案例。

智元機器人「躍上」科創板:創新實業,落地商業 - 天天要聞

除了外部的天時地利,智元機器人自身的人才、技術積累與資本及生態建設也已初具規模,走到了從量變向質變躍遷的路口。


首先是高厚度的人才積累。


智元機器人創始團隊由具備豐富產業經驗的全球著名企業核心高管、人工智慧領域頂尖科學家組成,具備核心技術背景、產業管理經驗和豐富產業資源。創始人彭志輝(稚暉君)、董事長兼CEO鄧泰華都是通信與人工智慧、AI演算法領域專家,稚暉君長期從事AI邊緣計算、AI演算法相關研究,鄧泰華則有超過20年科技從業經驗,曾主導昇騰AI計算生態構建,均有深厚技術儲備。


其次是深層次的技術積累。


智元今年3月發布了首個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啟元大模型,並開創性提出
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 (ViLLA) 架構,實現了利用人類視頻學習、完成小樣本快速泛化,降低具身智能門檻,並成功部署到智元多款機器人本體。


此外,今年上半年智元還推出了具身智能一站式開發平台Genie Studio、數據採集範式ADC(對抗式數采)、首個機器人4D世界模型EnerVerse等新技術,在核心技術領域不斷深挖。


豐富的技術路線,是智元機器人差異化優勢之一。對比其他大多數機器人企業仍在死磕某些單點能力,導致技術與場景無法高度適配,智元機器人不偏科、不自我設限的全能技術能力顯得尤為珍貴。


自創立伊始,智元機器人就錨定了「AI+本體」的融合創新路線,協同發展機器人運動智能、交互智能、作業智能三大核心AI能力,完成了模型-數據-本體部署的全棧具身智能布局,並率先在全球範圍內實現人形機器人的規模化量產和商業化落地。目前,智元機器人已推出遠征、精靈、靈犀三大機器人家族,產品覆蓋交互服務、工業智造、商業物流和科研教育等眾多商用場景。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智元機器人量產通用機器人累計下線量破千。智元機器人合伙人、具身智能事業部總裁姚卯青曾表示,公司2025機器人出貨量計劃保持在數千台,營收數將保持數倍規模增長。

智元機器人「躍上」科創板:創新實業,落地商業 - 天天要聞

智元靈犀、遠征、精靈三大機器人家族

第三是資本層面的靈活運用。智元機器人目前已搭建起向內融資和對外投資的生態網路。


公開信息顯示,智元機器人成立至今已完成9輪融資,身後站著高瓴創投、紅杉中國藍馳創投、中科創星、百度風投、鼎暉投資、奇績創壇等財務投資者;上海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臨港集團、立景創新、臨港投控集團、上汽創投、軟通動力卧龍電氣騰訊比亞迪北汽產投、TCL等產業及國資投資方,這些股東的助陣,不僅是給智元機器人帶去了資金支持,還打開了業務融合想像空間。


而智元也一邊和博眾精工大豐實業卧龍電驅、軟通動力、均普智能、東陽光富臨精工產業鏈關聯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合資公司,一邊投資數字華夏、靈初智能、千覺機器人、富興機電等零部件、具身智能系統、仿生機器人創業公司,逐步完善協同生態。

智元機器人「躍上」科創板:創新實業,落地商業 - 天天要聞

眾所周知,對於科技創業企業而言,一級市場歷來看重故事、技術、創新,二級市場則更看重實打實的收入、利潤。此前曠視科技創始人印奇深刻反思:「在中國這樣一個商業環境下,既要有長期戰略目標,也要有三年內可以商業閉環的短期打法……AI 1.0 的教訓是,所有不能閉環的輝煌都是暫時的。」


主動擁抱二級市場,既是智元進行生態布局的重要一環,也是其以商業邏輯對自我業務的深入檢視。通過對外部環境與自身條件的分析,我們看到了智元機器人走出了一條特別的發展路線——既有核心技術,又有生態發展,作為新質生產力,智元機器人將給資本市場帶來一股新風,也將為更多的新質科技企業蹚出一條新路。


創新實業,落地商業


不同於過去的科技行業,今天的技術企業不光是「新」,更加註重「生產力」的實際落地。從這個角度看,核心技術和產品在商業化場景里能產生實打實的效果,或許是智元機器人在短時間裡獲得眾多投資認可原因之一。


比如工業製造領域,一直有招工難、用工貴等難點,加上新型自動化產線柔性化要求高,傳統工業機器人部署固定、適應性差,越來越難滿足現代工業多品種、小批量柔性生產的需求。對此,人形機器人靈活的類人形態、多模態感知和自主決策能力等一系列優點就有了發揮空間。


7月9日,智元機器人在富臨精工綿陽工廠開啟了全球首場通用具身機器人工業現場常態化作業直播。在這場時長3小時的直播中,我們可以看到A2-W成功完成了兩班制、單班搬運800餘個周轉箱的任務,作業期間0失誤,動態避障、雙臂協作、自主識別和調節姿態抓取等能力都得到充分展現。


工業流水線的日常工作絕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每道工序都有自己的講究。機器人下生產線或許已不罕見,但敢做長時間、實時直播,把機器人常態化工作細節完全展現在大眾面前的,智元還是獨一份,這也體現了智元對自身技術的自信。


智元機器人A2-W作為智元在工業場景主力產品,足以適應搬運、分揀、組裝等多個工種工作,並已實現小批量商用部署。這是具身智能從實驗室走向產線、從技術驗證走入商業化落地的一個里程碑。

智元機器人「躍上」科創板:創新實業,落地商業 - 天天要聞

智元A2-W開啟直播

而在落地商業上,智元與百事可樂共創的「百事藍寶」機器人IP則讓人們看到了具身智能機器人與消費品牌聯動的想像空間。


基於智元「本體+AI」全棧技術打造的「百事藍寶」,不僅能精確完成各種交互任務,更能在擬人構型與人因設計的支持下展現獨特的品牌親和力,比如在發布會現場主動與嘉賓互動、為展示球技的足球少年們送上喝彩,給足情緒價值。


對品牌而言,人形機器人是拉近用戶距離、構建彼此情感聯結的捷徑,尤其是對年輕用戶有極大吸引力。透過打造人形機器人IP,我們可以看到技術在品牌和用戶之間的凝聚力,這驗證了機器人在商業化路上自有其獨特技能與價值,既有科技感也有人情味,能和大眾產生情感共鳴


近幾年很多品牌已經從數字人營銷中受益匪淺,並充分認可數字人對生意增長的價值。機器人營銷則是在數字人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讓數字人更具象化、差異化,帶來無法複製的獨特品牌體驗。假以時日,相信機器人代言、具身智能生態開放、機器人本體共創和二次開發等眾多細分賽道將陸續成熟。而智元豐富的合作經驗和技術積累,如唯一支持提供本體、為客戶提供定製化服務的power by AgiBot等,勢必會有更明顯的優勢。

智元機器人「躍上」科創板:創新實業,落地商業 - 天天要聞

智元與百事可樂聯手打造「百事藍寶」IP

除了以上在工業和商業領域的應用,智元也正落地在更多的實用場景中。


在智元自身的三大產品線中,「遠征系列」產品繼續專攻商業與工業場景。其中,基於人因工程學設計、具有多模態大模型交互能力的遠征A2交互服務機器人,是智元首款規模化商用部署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可帶來貼近人類的自然交互體驗,可用於營銷客服、展廳講解、商超導覽、文娛商演、業務諮詢等多種工作場景;遠征A2-W輪式通用機器人則適用於柔性智造場景。


靈犀系列聚焦在輕量化與開源生態,靈犀 X1和靈犀 X2 兩款產品目前主要面向科研教育、合作夥伴二次開發等應用場景。從稚暉君發布的視頻上看,靈犀 X2的優勢在於全能、靈動,具備運動智能、交互智能、作業智能等特點。通過主動交互和運控能力方面的全面升級,靈犀X2擁有了摸頭反饋、東張西望、點頭搖頭等情緒和狀態表達能力,確實如slogan說「靈動有生命,親和全智能」,在文娛表演、展廳講解、科研教育、情感陪伴等場景都有著廣闊應用前景。


基於數據驅動、具備采推一體的精靈系列機器人則勝在精度和感知。通過內置的豐富感測器,智元精靈G1適配VR與動捕的遙操設備,可結合Genie Studio平台為用戶提供作業智能開發的軟硬體一體解決方案。平台整合智元開源百萬真機與模擬數據,提供自研及主流基座模型,內置完整模擬工具鏈、雲端一體化編程環境與彈性算力資源,可勝任工業、商業、家庭等場景作業,甚至是動作作業高度>2m、單手握持3kg物品的不間斷作業。

智元機器人「躍上」科創板:創新實業,落地商業 - 天天要聞

具備多元感知能力的精靈G1具身智能機器人

進一步放開眼界,置身於智元協同生態中,我們還能看到更多潛在機會。


比如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開展開發者計劃、參與產業生態聯合體,以及打造開源社區等項目,加速完善智元技術生態;和行業龍頭合作打造場景化解決方案,則匯聚了十餘家緊密夥伴,共同賦能商業生態發展,如智元投資創業公司數字華夏並聯合開發仿生機器人「夏瀾」,主攻教育、醫療、酒店服務、商場導購等場景;積极參与全球機器人應用生態建設,通過海外活動與合作,提升全球影響力,更體現了智元放眼全球的全局視野。

智元機器人「躍上」科創板:創新實業,落地商業 - 天天要聞

智元與數字華夏聯合開發仿生機器人「夏瀾」

整體而言,此番智元收購上緯新材,主動擁抱資本市場,無疑給正在摸索中的機器人行業提供了一個良性發展的參考樣本,並注入更多信心:


從產業融合的全局視野看,在「國九條」、「併購六條」等政策扶持下,具身智能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和傳統產業擁有了更廣闊的融合空間,智元收購上緯新材並探索協同成長,就是新質生產力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範例。


而立足於具身智能本身,智元擁有的技術積累和產品矩陣、生態布局和商業化閉環也將給行業帶來發展路線的新啟發。


2025年被很多從業者稱為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和「商用元年」。隨著像智元機器人這樣的企業走向台前,相信越來越多的人會看到機器人,尤其是具身智能的長遠價值。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零跑全新C11上市,14.98萬起售 - 天天要聞

零跑全新C11上市,14.98萬起售

7月10日,零跑汽車旗下智能越享中型SUV——全新C11正式上市,上市指導價14.98-16.58萬元。零跑C11上市4年來,累計銷量已突破25萬台,是零跑的重要的走量車型,全新C11在造型設計、智能座艙、續航性能、輔助駕駛、駕控體驗及安全基因等六大維度實現全面升級。此次上市的全新C11延續純電與增程雙動力版本,其中,純電車型搭載...
張旭院士:我國類腦智能規模應用潛力巨大 - 天天要聞

張旭院士:我國類腦智能規模應用潛力巨大

7月11日,省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專題會議(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專場)在廣州舉行。現場,來自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人大代表、研究機構代表踴躍發言,為廣東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積極建言、出謀劃策。中國科學院院士、廣東省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旭表示,類腦智能技術作為新一代智能技術的核心...
【晶元】Tensor G5曝光,Pixel10工程機現身海鮮市場 - 天天要聞

【晶元】Tensor G5曝光,Pixel10工程機現身海鮮市場

近日谷歌Pixel 10 Pro Fold出現在了GeekBench跑分資料庫中:新機搭載了谷歌全新的Tensor G5處理器,據悉這代終於是告別了三星工藝,轉而擁抱台積電N3E工藝。從顯示信息來看,Tensor G5採用了1+5+2的八核CPU架構,1*3.78GHz X4超大核+5*3.05GHz A725大核+2*2.25GHz A520小核構成。單核
【新機】2K屏+潛望長焦,iQOO 15曝光 - 天天要聞

【新機】2K屏+潛望長焦,iQOO 15曝光

說到iQOO的數字旗艦系列,這代iQOO13相機被刀還是挺可惜的,主要也是為了避免和老大哥X200產生衝突。今天@數碼閑聊站曝光了下代iQOO旗艦的信息:新機可能會跳過iQOO 14,直接命名為iQOO 15,這代將會有中杯/大杯兩個杯型。新機將會採用6.85英寸2K LIPO三星定製直面屏,屏幕邊框極窄,支持Pol-less去偏光技術,還具有AR抗眩...
清華專家破百年陳規!滬上論壇曝電力革新,陳磊構想太敢了 - 天天要聞

清華專家破百年陳規!滬上論壇曝電力革新,陳磊構想太敢了

聽說了嗎?清華大學的專家居然說要徹底打破電力系統運行了上百年的規矩!就在上海那場新能源論壇上,陳磊研究員拋出個重磅觀點 —— 以後用電不用再看頻率臉色,有功功率想咋調就咋調!這事兒要是真能成,咱們家裡的空調、電動車充電可就再也不會因為電網不
消費活力釋放,上海零售商業形態向「文商旅體展」融合演進 - 天天要聞

消費活力釋放,上海零售商業形態向「文商旅體展」融合演進

2025年二季度,在上海市政府經濟刺激方案推動下,上海商業市場消費活力逐步釋放,但零售物業租賃指標的復甦態勢仍顯平緩。核心商圈平均租金為1877元/平方米/月,平均出租率為94.71%,整體表現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徐家匯、陸家嘴等商圈憑藉成熟商業生態,表現相對突出。但與非核心商圈相比,從存量、新增供應、凈吸納量等指...
OPPO K13 Turbo 系列真機曝光,7 月 21 日發布 - 天天要聞

OPPO K13 Turbo 系列真機曝光,7 月 21 日發布

IT之家 7 月 11 日消息,博主 @i冰宇宙 今日分享了一款帶保密殼的新機真機圖,配備 RGB 燈效以及主動散熱風扇,預計為剛剛官宣的 OPPO K13 Turbo 系列。IT之家注意到,OPPO K13 Turbo 系列將於 7 月 21 日發布,在 GeekBench 6.3.0 中單核成績為 2156 分,多核成績為 6652 分,預計搭載高通驍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