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全面屏iPhone終於要來了!接下來的蘋果新機外觀一年一個樣

2025年05月28日19:10:14 科技 5101

有多少人記得,iphone的外觀已經幾年沒變了嗎?

答案是5年!

從iphone 12系列一直到iphone 16系列,新款iphone的外觀基本都長得一個樣,除了iphone 14系列把劉海屏換成了靈動島,以及每年例行公事地新增幾個外殼顏色,過去5年iphone的外觀幾乎沒有明顯變化。

真全面屏iPhone終於要來了!接下來的蘋果新機外觀一年一個樣 - 天天要聞

如果不標註機型,有多少人能分清iphone12-iphone 16的區別?

從時尚先鋒到一不變

事實上,蘋果在工業設計領域長期被奉為行業風向標,反而近年來的保守才是例外。

2007年的初代iphone用大直板、全觸控革新了智能手機設計,用喬布斯的話來說,蘋果「重新發明了智能手機」。

2010 年 iphone 4的雙面玻璃 + 金屬中框奠定了iphone的高端質感;2014 年 iphone 6 的圓潤機身開啟大屏時代;2017 年 iphone x全面邁向全面屏;2020 年 iphone 12 的直角邊框從圓潤回歸硬朗風格。

真全面屏iPhone終於要來了!接下來的蘋果新機外觀一年一個樣 - 天天要聞

iphone 4

可以看到,這一過程中,iphone 的設計語言經歷了四次重大迭代。然而自 iphone x 發布後的 8 年間,蘋果彷彿陷入了設計慣性。

從 iphone xr 到 iphone 16,儘管處理器從 a12 升級至 a18,攝像頭從單攝進化到四攝,但正面始終保留劉海或靈動島設計,背部鏡頭模組僅在排列方式和尺寸上微調。

這種「微創新」策略在維持品牌識別度的同時,也導致用戶審美疲勞。長期以來,iphone 用戶的換機周期一直在延長,而設計同質化被認為是重要誘因之一。

真全面屏iPhone終於要來了!接下來的蘋果新機外觀一年一個樣 - 天天要聞

也是因此,每年的新款iphone都會在顏色上作出區分,以至於有不少網友吐槽:「科技以換殼為本」「不換新顏色,別人怎麼知道我用的是新iphone」

但其實換殼也並非易事,去年iphone 16系列上市時,「蘋果配色好醜」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第二,其閱讀量高達1億,甚至蓋過了iphone 16的其他討論。網友吐槽iphone 16的新配色為「秋褲」色,將其稱之為「蘋果歷史上最差的設計之一」。

真全面屏iPhone終於要來了!接下來的蘋果新機外觀一年一個樣 - 天天要聞

可能是意識到用戶對iphone的外觀已經審美疲勞,又或許是因為蘋果想要作出改變,總之,目前的爆料表明,未來幾年的iphone外觀確實要迎來大變了。

屏下攝像頭、真全面屏都要來了

近日,博主@數碼閑聊站爆料稱,據供應鏈信息,iphone未來三年的外觀id都將有大幅變化:

2025年(iphone 17系列):背部大變,採用橫向大矩陣鏡頭deco;

2026年(iphone 18系列):正面大變,搭載屏下face id,採用單挖孔屏形態;

2027年(iphone 19系列):全面大變,升級為真全面屏形態,搭載屏下face id+屏下前攝。

真全面屏iPhone終於要來了!接下來的蘋果新機外觀一年一個樣 - 天天要聞

具體來說,今年下半年即將發布的iphone 17系列將在後攝模組、產品線、機身材質等方面均有較大變化。例如,iphone 17 pro系列將採用橫向大矩陣模組(尺寸占背板1/3),三攝呈對稱三角排列,閃光燈與lidar移至右側豎列。該設計被網友調侃為「小米11 ultra與谷歌pixel的混合體」。

真全面屏iPhone終於要來了!接下來的蘋果新機外觀一年一個樣 - 天天要聞

iphone 17系列機模爆料 圖片源自網路

據悉,iphone 17 pro系列正在測試玻璃+金屬拼接背板,用以提升裸機手感的同時降低信號衰減。

此外,iphone 17系列還將新增iphone 17 air,其採用輕薄設計,機身僅5.5mm厚,重146g,可能會取代銷量低迷的plus機型。並且,iphone 17 air將採用7000系鋁合金框架與硅碳電池技術,增強機身強度和續航能力。

據供應鏈消息,2026年的iphone 18系列將實現兩大突破屏下face id和輕量化。

其中,屏下face id將通過微稜鏡陣列提升紅外光穿透率,徹底移除靈動島區域。不過,前置攝像頭仍將保留。也就是說iphone 18系列將成為單挖孔屏。

真全面屏iPhone終於要來了!接下來的蘋果新機外觀一年一個樣 - 天天要聞

iphone 18系列假想圖 圖片源自網路

輕量化方面,iphone 18系列將採用航空級鈦鋁複合中框,在強度不變前提下減重15%。對於目前重量普遍超過250g的pro系列而言,終於有機會將重量降至半斤以內了。

當然,最重磅的變化無疑將是iphone 19系列。2027年是iphone發布20周年,上一次10周年時,蘋果推出iphone x,正式開啟了全面屏時代。但時至今日,劉海屏和靈動島的存在證明「全面屏」還是一個需要打上引號的詞。

終於,2027年,迎來20周年的iphone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了。

根據爆料,蘋果通過自由曲面光學鏡頭和硅基 oled 技術,將前置攝像頭和 face id 組件完全隱藏於屏幕下方,實現無開孔的完整顯示區域。其屏幕峰值亮度也將突破 3000 尼特,同時解決屏下攝像頭在低光環境下的畫質衰減問題。

真全面屏iPhone終於要來了!接下來的蘋果新機外觀一年一個樣 - 天天要聞

iphone 19系列假想圖 圖片源自網路

為了準備iphone 20周年的「驚喜」,蘋果在屏下技術領域已持續投入近10 年,累計申請專利超過 200 項。最近幾年取得的關鍵突破包括,通過微透鏡陣列將紅外光散射率降低至 3% 以下;開發出動態子像素補償演算法,使屏下區域的顯示均勻性誤差小於 2%等等。

此外,iphone 19系列的機身一體化也很可能將迎來突破。iphone 19系列的邊框寬度也將縮減至 1.2mm,讓真全面屏帶來的視覺衝擊力更強。

iphone 19 pro max則可能採用玻璃-金屬unibody 設計,通過納米注塑工藝將中框與背板無縫銜接,支持 ip78 級防水。

綜合來看,蘋果未來三年對 iphone 外觀 id 的改變是基於多方面因素考慮的結果。在技術層面,不斷投入研發資源,突破如屏下 face id、屏下前攝等關鍵技術,為外觀設計的變革提供技術支持;在市場層面,通過外觀創新滿足消費者對於新鮮感和個性化的需求,提升產品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

當然,華為、三星、小米等也不會坐以待斃,屆時競爭對手完全有可能在蘋果之前就推出更輕薄的設計,乃至真正的全面屏,提前搶奪用戶目光。就像iphone x發布前,真正開啟全面屏時代的手機是小米mix那樣。

但不管怎麼說,好消息是對iphone用戶來說,終於有機會擺脫「萬年不變」的外觀了。

如果今年iphone 17外觀大變,你會考慮入手嗎?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流量時代,如何讓更多「劉楚昕們」被看見 - 天天要聞

流量時代,如何讓更多「劉楚昕們」被看見

連日來,90後文學青年劉楚昕獲獎感言刷屏,像一束追光燈投向文壇角落——人們驚嘆於他的堅持與淚水,共情他與病故女友彼此扶持的溫情故事,也帶出了更值得深思的話題:聚光燈照亮的或許只是0.1%的幸運兒,更多的「劉楚昕們」能否「被看見」?「文學新人要出頭太不容易了!」在現場聽完劉楚昕獲獎感言的作家余華,昨天在浙江...
黃仁勛最新涉華表態 - 天天要聞

黃仁勛最新涉華表態

美媒:黃仁勛稱,若美國希望成為AI領域全球領軍者,與中國貿易至關重要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美國英偉達公司首席執行官黃仁勛當地時間5月28日在接受該媒體採訪時稱,如果....
1999元起售!真我Neo7 Turbo值得入手嗎?全面分析一文看懂 - 天天要聞

1999元起售!真我Neo7 Turbo值得入手嗎?全面分析一文看懂

最近科技圈迎來了新機密集發布,各大手機品牌在中端市場廝殺正酣。每當用戶以為「這價格段已經沒啥新鮮花樣了」,總會有品牌跳出來「加點料」。正如現在,realme選擇用一台極具風格又性能炸裂的「真我Neo7 Turbo」來重新定義1999元檔的價
vivo S30正式發布:多彩直屏+6500mAh+全焦三攝,2699元起售 - 天天要聞

vivo S30正式發布:多彩直屏+6500mAh+全焦三攝,2699元起售

在智能手機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當下,各大廠商正通過產品細分與技術創新,力圖在千篇一律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為消費者帶來體驗出眾的產品,因此最近發布的新機普遍在外觀、性能、屏幕、影像以及續航等核心設計上,卷得格外激烈。
中國—東盟青年主播創造營分享會在桂林舉行 - 天天要聞

中國—東盟青年主播創造營分享會在桂林舉行

中新社桂林5月29日電 (莫偉雯)以「新絲路、新交流、新視聽」為主題的2025中國—東盟青年主播創造營分享會29日在桂林舉行,標誌著此次中國—東盟青年主播創造營(以下簡稱「創造營活動」)正式落下帷幕。
川能動力:李家溝鋰礦連續產出合格精礦產品 將積極探索固態電池技術等業務 - 天天要聞

川能動力:李家溝鋰礦連續產出合格精礦產品 將積極探索固態電池技術等業務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馬子卿擁有川西李家溝鋰礦的優質礦產資源,川能動力(SH000155,股價10.05元,市值185.54億元)一直受到投資者關注。很多投資者也想知道李家溝鋰礦「量產」的時間。5月28日,在川能動力2024年度股東大會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向公司高管提到了李家溝項目進度問題。從交流的內容來看,李家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