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傅盛等人激辯中美AI競爭,張亞勤:未來5年中國最大優勢是人才

2025年05月18日12:50:17 科技 2429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何珊珊

自2023年人工智慧浪潮爆發以來,ai領域從技術突破到應用落地一直備受熱議。如今人工智慧的浪潮並未消散,反而越演愈烈,全球進入人工智慧重塑競爭格局的關鍵節點。

5月17日,在搜狐科技年度論壇上,搜狐創始人張朝陽、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亞勤、獵豹移動董事長傅盛、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教授劉嘉等人圍繞人工智慧技術突破方向、人才競爭、中美競爭態勢等展開激辯。多名嘉賓均表示,ai人才是中國最重要優勢。

傅盛認為,「基於人才厚度,中國團隊在實踐上更快,只要是範式定義好的領域,在中國現在的算力體系下,中國團隊會更快。例如現在很火的agent創業團隊,中國團隊一貫有優勢,與實踐結合可能會在某些方向實現反超。」

張亞勤對此表示認同並拋出判斷:「未來5年,中國最重要的優勢是人才優勢,國內人工智慧發展速度、ai領域畢業生數量非常快,工程化能力和應用落地速度正在形成差異化優勢。」

張朝陽則從文化基因角度補充稱,中國人非常聰明,在儒家文化驅動下,人願意往高處走,勤奮與競爭意識是隱性優勢。面對未來的激烈競爭,中國在ai、晶元、算力甚至整個科技領域全方位正追趕甚至超越美國。

「以互聯網產業發展為例,中國早期向美國借鑒過原始技術和商業模式,但今天從規模、到產品架構、用戶體驗,中國故事已經比美國好了。」張亞勤表示,對中國的ai產業有很大信心。

聯合偉世發布的《2024年中國人工智慧人才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中國ai人才儲備數量已突破70萬,同比增長25%。報告特別指出,得益於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許多重點高校和科研機構紛紛設立了ai專業,並通過各種形式的合作與交流,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人工智慧專業人才。這一數據充分說明,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培養和引進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效。

張朝陽、傅盛等人激辯中美AI競爭,張亞勤:未來5年中國最大優勢是人才 - 天天要聞

除了人才競爭,人工智慧產業未來發展方向與技術突破節點同樣受到熱烈討論。

當被問及若晚出生30年會創業做什麼時,同時扮演企業家、教師、科普主播角色的「卷王」張朝陽表示,在如今ai時代,若晚生30年,自己會被捲入ai創業,投身ai、人形機器人、腦科學領域,聚焦比特與分子/原子融合的物理智能、生物智能方向。

對於ai技術演進路徑,張亞勤將ai發展劃分為信息智能、物理智能、生物智能三個方面,他認為,通用人工智慧差不多需要15~20年才會實現。

張亞勤預測,大約需要5年時間,信息智能的通用agi在視頻處理等各方面可達到人類的水平;無人駕駛汽車、機器人等物理智能,可能至少需要10年時間才能實現;腦機介面、大模型技術與人類大腦、器官及生命體深度融合等生物智能,涉及到多個跨學科領域的突破,整體需要15-20年才能實現。

張朝陽對此提出疑問,「人工智慧對於一元二次方程、波粒二象性各類物理公式是否真的理解?人類直覺源於大腦非全局思考,ai 若無法產生未知的創造力,可能永遠是工具。」張亞勤解釋稱,「我覺得不一定真理解,但是它可以做出很多創新,給人類提供更多靈感。」

傅盛則強調「智能」和「意識」是兩回事,首先要定義人工智慧的「理解」是什麼,如果每次輸入對應的輸出都能正確,則可算作理解。

在ai發展史上,2016年已經出現重要轉折點,當時人工智慧alphago與韓國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的對弈,可以說是歷史性的人機大戰。以此為例,傅盛認為,人機對弈中,alphago每局勝出時的一手,意味著智能湧現,可對應人類的直覺。

同時,他認同張亞勤的觀點,「人工智慧可以被視為智商的放大器。物理智能或許還需要發展很多年,但是在認知層面、語言認知推理層面,通用人工智慧的智商已具備超越人類的能力。」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華為「出行護航」功能上線,首發支持尊界 S800 汽車 - 天天要聞

華為「出行護航」功能上線,首發支持尊界 S800 汽車

IT之家 5 月 18 日消息,華為 Mate 60、Pura 70 系列等手機已於本周開啟了鴻蒙 HarmonyOS NEXT 5.0.1.120 版本升級。新版本進一步增強設備的多屏協同能力,同時提升了多設備協同場景的使用體驗。IT之家注意到,部分機型升級該版本後,其「設置-系統」新增「出行護航」功能。當車輛觸發緊急求助時,將個人緊急信息和實時心率...
漢王首款彩墨辦公本 M10C 開啟預約,安卓 14 系統、免費 OCR - 天天要聞

漢王首款彩墨辦公本 M10C 開啟預約,安卓 14 系統、免費 OCR

IT之家 5 月 18 日消息,漢王首款彩墨辦公本 M10C 現已在京東平台開啟預約,5 月 22 日 20:00 開售。據官方介紹,這款新品採用新一代 Kaleido3 彩色墨水屏,安卓 14 開放系統,八麥加持的語音轉寫,800 萬辦公攝像頭,8192 級高精度數字筆,無限次免費 OCR。目前尚不清楚這款新品的具體配置以及售價信息,感興趣的朋友可以...
上海將建設萬兆小區、園區及工廠,為模型訓練數據的傳輸提供硬體支持 - 天天要聞

上海將建設萬兆小區、園區及工廠,為模型訓練數據的傳輸提供硬體支持

雙萬兆AI能力升級行動正式發布。本文圖片均為 上海市經信委供圖今年5月17日是2025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暨國際電信聯盟成立160周年,上海移動、聯通、電信等紛紛宣布新行動。5月17日當天,上海移動宣布率先建設萬兆小區、萬兆園區及工廠,助力上海成為全國最大的萬兆光網連片逐級覆蓋城市。上海移動開啟了「萬兆園區算網升...
暑期網課平板選購:兼顧護眼與效率的理性之選 - 天天要聞

暑期網課平板選購:兼顧護眼與效率的理性之選

臨近暑假,身邊不少家長都在糾結選平板的事。作為一個陪孩子上了三年網課的過來人,我總結出兩個核心需求:​既要保護視力,又要能扛得住現在越來越複雜的網課系統​​。結合我和身邊教師朋友的實際體驗,重點聊聊這兩款旗艦機型。
張朝陽、傅盛等人激辯中美AI競爭,張亞勤:未來5年中國最大優勢是人才 - 天天要聞

張朝陽、傅盛等人激辯中美AI競爭,張亞勤:未來5年中國最大優勢是人才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何珊珊自2023年人工智慧浪潮爆發以來,AI領域從技術突破到應用落地一直備受熱議。如今人工智慧的浪潮並未消散,反而越演愈烈,全球進入人工智慧重塑競爭格局的關鍵節點。5月17日,在搜狐科技年度論壇上,搜狐創始人張朝陽、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亞勤、獵豹移動董事長傅盛、清華大學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