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搞晶元網友拍手叫好,小米搞晶元卻遭嘲笑,雷軍何錯之有?
5月16日雷軍發布新款小米晶元,本應是皆大歡喜的消息,卻遭到一片冷嘲熱諷,小米的十年造芯之路在網友的眼中成了笑話!
華為科技創新收穫舉國喝彩,小米晶元問世盡收冷眼,這屆網友不能再雙標了!
5年怒砸1050億隻為創新
雷軍在五年前就錨定了未來的小米要走科技自強的道路,當時就確定了將要投入1000億搞研發,雷軍也確實做到了,對於科技創新領域,他毫不吝惜財富。
時至今日小米已經投入了約1050億,對於小米這個體量的企業而言,這筆錢已經是巨款了,市面上只有極少的公司捨得拿出這麼多錢來搞研發。
尤其是晶元領域的投資,這是一個高風險投資項目,並且眼前還看不到收益,只有等到幾年甚至十幾年之後才能獲得回報。
不知道有多少科技企業在晶元領域闖蕩多年,最後只收穫竹籃打水一場空,巨額投資砸進去連個響都聽不見。
況且,小米還是長達五年的不間斷投資,僅憑這一點咱們就高低得給雷軍點面子,因為他們也是在為國家科技創新添磚加瓦。
看似小米是為自己投資,實際上人家可是在為中國科技進步加力,最後受益的還是國人,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這個道理想必大家都懂得。
小米VS華為
華為是咱們國內研發創新的巨頭,也是小米同行業的對標企業,咱們來看看兩家到底在研發上投入了多少!
上述提到小米五年總計投入約1050億元,但是這點錢還是無法跟華為相提並論,因為華為僅在去年就投入1797億元,兩家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華為一年的研發投入遠勝小米五年的總和,若把小米的1050億元平攤至每年,小米平均每年投入大致為210億。
雖小米研發投入遜於華為,但這絕非我們可嘲笑小米之由,畢竟華為在研發方面太過強大,華為的研發投入策略在全球都是罕見的,歐美企業也看不到華為的車尾燈。
華為在2024年所投入的研發費用已經佔到其收入的20%有餘,幾乎五分之一的利潤直接拿來搞研發,研發經費佔比如此高的企業全球都罕見。
並非小米不願投入研發,實乃華為投入過高,致使小米相形見絀,但無論二者投入多寡,皆為中國科技之發展貢獻力量。
兩家同屬中國企業,所以我們應該予以同樣的支持,不能厚此薄彼,科研界的百家爭鳴才是我們最願意看到的!
雷軍深耕晶元十年有餘
在造芯領域,華為廣為人知,然而很多人卻不知小米已在造芯之途辛勤耕耘了十幾載,早在2014年,小米便著手布局晶元研發工作,且至今仍在持續推進。
2017年小米就發布了第一款自研晶元,名為澎湃s1,可是礙於各種原因導致它無緣大規模商用,所以大眾對此知之甚少。
但是小米晶元團隊並未因此氣餒,而是潛心完善自己的晶元設計,直到2021年之後小米晶元才重出江湖,可是依舊沒能打出響亮的名聲。
此後小米以每年最少發布一款晶元的速度更新,這個成績已經非常優秀,畢竟晶元的研發需要巨額資金的投入,也需要研發團隊投入心血。
小米巨額的投入也換來了應有的回報,今年小米已經發布兩款晶元,對市場造成了不小的震撼,但是大家還是不買賬啊。
因為小米汽車的種種負面輿論,現在大眾對小米產生質疑,小米公司苦心經營十幾年的良好口碑也在一點點被砸碎,可以說如今的小米正在渡劫。
甚至有人開始質疑小米公司的科技實力,雷軍並沒有直接回應此類話題,轉手就發布新款晶元,直接用產品說話,小米晶元的問世已經充分證明了自己。
看似小小的一枚小米晶元,其背後可是雷軍付出十年之久的心血,希望大家理性看待吧,不要被輿論帶著走,大眾的輿論風向也不一定是正確的。
咱也不知道雷軍到底做錯了什麼,惹得這麼多人連續噴他一個多月,曾幾何時雷軍可一直都是良心產品的代表人物。
不能因為一場意外事故就否認小米的全部,況且三月底的那場事故調查結果也並沒有指向小米,可能真的是駕駛員的責任要多一些。
全國有那麼多車企,有些合資車企甚至有幾十年的歷史,所有品牌的車輛都發生過事故死亡案例,都鮮有找車企麻煩的。
為何到了小米汽車這裡,大家就要找雷軍的麻煩,其實這樣做有點不太符合邏輯思維,既然小米汽車已經進入市場銷售,必然是符合國家的硬性指標。
參考信息:
小米自研晶元即將發布 雷軍內部演講再談小米SU7事故
央廣網2025-05-16 20:14
雷軍稱小米2025年預計研發投入300億元
環球網科技2025-02-16 12:44
華為2024年營收8621億元,研發投入1797億元
新京報2025-04-01 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