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CTO:打造超級智能體,為未來的AI雙胞胎鋪路

2025年05月08日11:14:04 科技 1237

聯想集團CTO:打造超級智能體,為未來的AI雙胞胎鋪路 - 天天要聞

5月7日,2025聯想創新科技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盛大開幕。聯想集團CTO、高級副總裁Tolga Kurtoglu博士,在大會上發表了題為《以客戶為中心 打造普惠式AI創新》的主旨演講。

Kurtoglu博士表示,聯想致力於通過無縫人機交互、跨設備、跨生態知識融合、自主任務編排與執行等技術,打造超級智能體,賦能個人和企業,並為未來的AI雙胞胎鋪路。以下是演講全文的中文版:

大家好,我是Tolga!

去年十月,在我作為首席技術官出席的首個重要活動上,我站在一個今天這樣的舞台上,向全世界宣告:聯想的混合AI願景不僅是下一個科技「新浪潮」——它更是我們全面釋放人類潛能的通途大道。

在過去的六個月里,正是這一使命推動著聯想研發部門的每一項重要計劃。

聯想正在整合飛速發展的AI創新成果,為用戶打造兼具強大性能與簡約體驗的產品和方案。

聯想集團CTO:打造超級智能體,為未來的AI雙胞胎鋪路 - 天天要聞

核心任務:打造超級智能體

正如YY所說,我們當前的核心任務,無論是服務個人用戶還是企業客戶,都集中在超級智能體的研發上。

對我們而言,"超級智能體"中的"超級"取決於三大核心能力:

1. 通過自然的多模態交互方式實現設備間的主動感知與通信

2. 實現跨設備、跨平台、跨生態系統的本地知識庫無縫集成與安全防護

3. 先進的任務自主拆解與編排能力

此外,還有一個關鍵的設計原則——安全與隱私保護,貫穿這三大核心能力的始終。

這幾大能力的融合,將使智能體能夠以直觀、輕鬆且安全的方式,適應新任務、新信息,以及新的用戶。

這是一個需要敏捷反應、順時應勢、快速行動的時代。

這也是一個發揮聯想在全棧計算解決方案上的核心優勢,進一步加速人工智慧發展的良機。

因為以用戶為中心的未來人工智慧,不會依賴於任何單一的模型、晶元、設備或形態。

未來的AI將構建在多元模型與多元智能體之上,它將打通設備、邊緣、雲端等場景,無縫服務企業和個人用戶。

聯想集團CTO:打造超級智能體,為未來的AI雙胞胎鋪路 - 天天要聞

超級智能體核心能力之:模型工廠

要達成這一願景,我們須從所有AI系統的基石——大模型著手。

模型開發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出性能更強的迭代版本。但針對用戶需求,優化數十億乃至萬億參數的過程非常複雜,往往要耗時數月。

但是,通過聯想全新的模型工廠,模型部署的效率獲得了顯著提升,部署時間從幾個月縮短至幾周。

無論是運行在Intel架構Windows系統上的DeepSeek蒸餾模型,還是部署於ARM架構Android系統的Llama蒸餾模型,通過加速常見模型優化與定製任務,聯想的全球專業工程師團隊,能夠以業界最快的速度,為我們的所有硬體設備提供頂尖的模型方案。

但是,將最好的模型部署到設備端僅僅是個開始。

超級智能體核心能力之:新一代模型調度技術

從15億參數的多模態模型,到720億+參數的垂直領域模型,全棧AI的實現始於全棧模型的集成與編排。

針對需要快速、低成本完成的簡單任務——用戶需要的是輕量化、高速響應的設備端模型。而對於更複雜的任務,則可能需要依賴雲端或資料庫算力支持的更大的模型。

而用戶的日常業務中,這些能力他們很可能都需要——他們需要通過一個統一的界面,來調用各種規模的模型,這些經過微調的模型能夠支持不同功能,並可跨設備、邊緣和雲端使用。

通過模型編排,超級智能體在接收到查詢或任務指令後,必須能夠自動進行任務分解,並智能連接至最優解決方案模型——無論模型部署在何處,且整個過程應儘可能減少用戶干預。

第一代模型編排器採用相對簡單的、基於規則的邏輯引擎。

超級智能體必須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用戶意圖,並據此自主調整要執行的操作。

因此,聯想新一代模型調度技術將引入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模型路由,這種路由能夠根據任務需求和用戶反饋持續優化升級。

聯想集團CTO:打造超級智能體,為未來的AI雙胞胎鋪路 - 天天要聞

在這一框架下,超級智能體根據你的具體需求,將查詢任務智能發送至一個模型網路——無論是數據中心裡的專業領域模型,還是摩托手機里那個幫我搞定上海出行的多語言模型。

隨後,這些智能體會通過用戶反饋和自我思考機制,評估每次響應的有效性。

這些反饋要麼直接來自你自己——比如你對任務結果的點贊或差評;要麼是系統自主的性能分析,無需人工干預。

這種反饋閉環將使超級智能體不斷優化模型編排,從而持續適配用戶意圖。

通過部署這項技術,我們將以指數級大幅提升用戶通過超級智能體獲取的信息量,同時簡化用戶體驗。

超級智能體核心能力之:智能體開發框架

通過聯想智能體開發框架,這些模型能力將共同加速智能體的部署進程。

當我們能夠把最好的模型部署到用戶設備端,以及能夠連接任意模型——包括設備端、邊緣端或雲端模型——的編排技術,那麼,我們就構建起了真正的混合式AI模型架構

而正是在這一架構的基礎上,我們將開發出最聰明的超級智能體。

我們該怎麼做呢?我們會把模型——以及模型網路與高價值任務相連接,來創建各類智能體的預製件

這些預製件中,既有通用型,以滿足所有或多個智能體的共性需求;也有專用預製件,也就是為特定用戶、特定企業、特定任務量身定製的專屬能力。

我們的研發團隊運用這些智能體預製件,為客戶快速交付高度定製化的AI智能體解決方案。

讓我們看一下超級智能體開發的兩大核心模塊:

基於大模型的自動化工作流

首先是基於大模型的自動化工作流。這是一種能夠讓智能體通過實時編程處理任意任務的能力。

舉個例子,用戶發起了一個請求… 例如:「如果周五我有會議,記得提醒我妻子去接兒子。」

而智能體則會調用一個經過專門調優的模型,將這一請求轉化為一系列自動化操作。在此過程中,它需要完成以下步驟:

• 查閱私人日曆(可能記錄了我兒子的放學時間)

• 監測工作日程(查看是否有人預約了會議)

• 隨後識別我的妻子身份及其聯繫方式(僅在特定時間有會議安排時激活該功能)

通過這種工作流自動化技術,超級智能體能夠從用戶輸入中提取關鍵信息,將複雜請求拆解為多個子任務,並最終將這些子任務整合成可執行的行動計劃

隨後,超級智能體將自動生成工作流方案,並自主執行。

多智能體協作

當智能體擁有了自主任務編排與執行能力後,就可以支持超級智能體的另外一個關鍵模塊——多智能體協作了。

在多智能體協作場景中,一群智能體接收任務後通過協同合作完成任務。每個智能體負責任務的某個特定部分,最終整合輸出一個統一的方案。

有時,當任務特別複雜時,系統需要啟動一個智能體層級架構——任務首先由一個「顧問智能體」進行分解,並將分解後的子任務分配至特定智能體,各智能體隨後構建各自的獨立工作流,並將結果反饋給顧問智能體。待顧問智能體確認後,最終輸出集體決策結果。

顧問智能體充當了交互界面的角色——也就是說,它既是任務輸入的入口,也是結果輸出的出口。

這個界面有時直接與你相連,有時則連接其他AI智能體,有時還會同時連接你和其他智能體。

以輔導學生的超級智能體為例,它可能包含多個重要學科領域智能體——比如數學、文學、科學等智能體。一個規劃型智能體會統一協調這些領域智能體。在收到學生的問題後,這個規劃智能體會制定教學方案,然後激活所需的學科知識進行響應。

聯想集團CTO:打造超級智能體,為未來的AI雙胞胎鋪路 - 天天要聞

學生只需通過一個統一的交互界面,即可獲得所有學科資源的支持。

多智能體協作機制既實現了智能體的專業化分工,又最大限度簡化了人機交互流程。

這為 YY 先前提到的 「認知操作系統」 開啟了大門。在這樣的認知操作系統中,各種智能體能夠收集和整合海量數據,並就如何展示和使用這些數據做出決策。

這是聯想超級智能體的願景:通過無縫人機交互、跨設備、跨生態知識融合、自主任務編排與執行等技術打造智能伴侶,從而為未來的AI雙胞胎鋪路。

異構計算驅動的AI算力

然而,要充分釋放超級智能體的潛力,還需要持續發展支持多智能體環境所需的超級算力。

AI的未來,將建基於聯想一直安身立命的技術優勢,也就是強大、高效、無處不在且安全可靠的AI算力。

YY已經指出,設備端AI的發展取決於算力支撐與模型能力,以及二者形成的協同倍增效應。

推理速度越快,推理效率越高,AI響應就越快,性能就越強——這一法則在數據中心和設備端同樣成立。

在異構計算技術的推動下,我們構建的關鍵AI基礎設施平台性能,已超越業界頂尖水平。

我們將吞吐量提高了75%,同時保持準確性。我們將延遲降低了51%。我們提供更快的性能,輸出基準時間縮短43%。這一切,都聚焦於打造最高能效的計算。

計算不發展的話,AI也無法進化。超級智能體需要強大的計算支撐。聯想正在AI和計算領域雙管齊下,為你賦能。

這種計算與AI的共生演進,正是構建多智能體並行環境、釋放成熟AI雙胞胎潛力的關鍵所在。

超級智能體的下一程

在超級智能體向AI雙胞胎的演進歷程中,下一程是什麼?是能夠持續自主規劃、自主行動、自主思考與自主進化的智能體—— 最終實現智能體間的自主協商。

這將在三個層面展開:

個體任務層面——每個智能體將自主規劃、自主執行,並自主反思自身任務表現;

多智能體交互層面——各個智能體會像遊樂場中的孩童般相互學習,通過調整自己的計劃和行動來獲取同伴的更優反饋;

還有系統評估層面——智能體群組將評估整體表現,協調整體行動與資源分配以提升性能。

當我們把混合AI模型架構、自動化工作流和多智能體協作,與支撐多智能體並行執行所需的計算環境結合起來時,超級智能體將始終處於動態演進狀態。

它們會像人類一樣,快速學習並通過與我們和其他智能體的交互持續進化。

群體協作、緊密連接與社會化學習,是人類擁有的超能力。

超級智能體對人類這些超能力的模擬,正在放大我們的認知智能與聯結智能,正在助力我們打破數據孤島,催生一種增強版的集體智慧新形態。

我們的目標從來不是取代人類,而是把這種AI集體智能與我們既有的豐富知識儲備和專業技能結合起來,從而釋放出我們的潛能。

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未來,我們,還有我們的超級智能體同事將會向大家展示怎樣的成果!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一鍵批量解綁APP賬號!中國聯通「二次號碼煥新」服務正式上線 - 天天要聞

一鍵批量解綁APP賬號!中國聯通「二次號碼煥新」服務正式上線

快科技5月8日消息,如今大量手機APP都與手機賬號強綁定,帶來很多便捷的同時,也讓「二次號碼」的用戶非常苦惱。「二次號碼」也就是運營商回收後重新啟用號碼,以往經常有用戶遇到無法註冊使用互聯網應用或登錄到前任機主賬號等問題,甚至還會出現頻繁收到前任機主的驗證碼、電話。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工信部指導基礎電信企...
72888元!徠卡發布M11-P Safari特別版相機:精緻如藝術品 - 天天要聞

72888元!徠卡發布M11-P Safari特別版相機:精緻如藝術品

快科技5月8日消息,今日,徠卡正式發布了M11 - P Safari特別版相機,其售價為72888元。這款相機在外觀設計上獨具匠心。它採用了經典的橄欖綠配色,以人造革材質進行橄欖綠覆皮,頂蓋則採用同色啞光漆面,營造出一種復古而神秘的氛圍。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它用銀色螺絲取代了經典的「可樂標」,給人一種新穎又不失格調的視覺...
曝三星S25系列增產80萬台 由250萬台上調至330萬台 - 天天要聞

曝三星S25系列增產80萬台 由250萬台上調至330萬台

【CNMO科技消息】據外媒報道,三星正在加快提升旗艦手機的產量,以應對當前市場環境中的不確定性。韓國媒體透露,三星計劃在5月份額外生產80萬台Galaxy S25系列手機,這一舉動很可能是為了在關稅政策變動前儘可能多地將產品送入美國市場。 根據消息,三星已通知其零部件供應商,將在本月內生產共計1620萬台手機和平板設備,...
京東全球招人!薪酬不設上限 - 天天要聞

京東全球招人!薪酬不設上限

5月8日,「京東招聘」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宣布「京東TGT—頂尖青年技術天才計劃」全球啟動。據介紹,該計劃面向全球高校本碩博在校生、應屆生及畢業兩年內的技術人才開放招募,旨在與全球技術天才一起,基於京東豐富的業務場景探索前沿技術、用技術創造更多美好。在人才培養方面,京東表示將採取「技術導師+業務導師+成長...
小米太難了?緊急撤回更新或許只是開始 - 天天要聞

小米太難了?緊急撤回更新或許只是開始

話說從上次意外發生至今,小米汽車一直處在風口浪尖。近日,小米汽車又發布《關於大家關心問題的回答》,談到了最近爭議的限制馬力和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其中,關於限制馬力的更新說道,已暫停了這次推送。至於已升級的少量用戶,小米汽車將會在下個版本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