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替代,從不是口號!
尤其是在國際形勢瞬息萬變的當下,加速國產替代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國家在國際社會立足的根本。
最新數據統計,我國半導體市場整體的自給率已提升至23.3%,較2018年增長了7.4個百分點。一提到半導體國產替代,我們首先想到的或許是半導體設備、晶圓製造等環節,但從產業鏈來看,EDA軟體才是集成電路的起點。
簡單來講,EDA就是升級版的輔助設計軟體,它就好比建築設計師手裡的繪圖工具,能大幅提升晶元設計的效率,更是以一己之力撬動了數十萬億美元的數字經濟產業,重要性不言而喻。
長期以來,全球80%的EDA市場都被新思電子、楷登、西門子佔據,國內EDA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非常快,特別是EDA國產替代領頭羊華大九天,在部分領域已經具備了與國際三巨頭抗衡的能力。
拿下芯和,創建頂級生態
作為綜合實力最強的本土EDA廠商,華大九天一直在依靠併購擴建自身生態。最近的一次併購發生在2025年3月,華大九天採用「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等多種方式迅速收購芯和半導體,成就國內EDA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併購交易。
在此之前,華大九天的EDA產品已覆蓋模擬電路設計、存儲電路設計、射頻電路設計、數字電路設計、平板顯示電路設計、晶圓製造和先進封裝設計等七大領域,更是在模擬、平板顯示、存儲及射頻電路設計領域實現了全流程布局。
然而,隨著摩爾定律失效,晶元製程逼近3nm的物理極限,EDA工具的研發也面臨新的挑戰,即終端客戶不再滿足於單點分散工具,而是迫切需要無縫集成的系統化解決方案。
此時,與芯和半導體的結合正好為華大九天遞來了產品升級的「階梯」,並順勢擴大了華大九天的客戶圈!
要知道,芯和半導體是我國EDA領域的細分龍頭,最成功之處就是構建了從晶元到整機的全棧集成系統級的EDA解決方案,其產品遍銷全球500多家企業,並與中芯國際、新思科技、楷登電子、三星等國內外知名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被收購之前芯和半導體就已經進行了4輪融資,也獲得了包括浦東科創、中芯聚源等知名資本的青睞,但終是「上市無門」。從這一角度看,芯和半導體與華大九天的結合是「雙贏」。
至此,華大九天已經先後併購了芯逹科技、阿卡思、芯和半導體,在併購的同時還積極參投產業基金,培育優秀EDA小型企業,為企業將來積攢充足的併購「後備軍」,產品線、客戶基礎快速拓展,生態系統加速完善。
這裡有個問題,華大九天為何醉心於併購?
這其實與行業性質有關!
EDA行業有兩個特點,一個是,產品定製化要求高。比如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EDA的設計就相差甚遠。另一個是,人才培養周期長。培養一名EDA研發人才,往往需要10年時間,加上全球開設EDA專業的高校數量較少,人才成為極其稀缺的資源。
這就使得各廠商紛紛通過併購實現自身產品線的擴張,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
研發築基,靠山不容撼動
國內EDA產業基礎相較國外還有較大差距,單憑併購並不能讓華大九天跟上國際三巨頭的腳步,因此,公司採取了「研發+併購」的雙輪模式驅動成長。
2019年到2023年,華大九天始終保持較高的研發強度,研發費用率均超40%,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率更是高達73%,遠高於國際巨頭新思科技(34%)。
可面對日益增長的研發投入,華大九天的現金流還跟得上嗎?
這一點其實不用過多憂心!公司自身優秀的造血能力與大基金的鼎力支持正為其輸送充足的現金流。
- 造血能力強大。
華大九天作為國內唯一能提供模擬電路設計全流程的EDA企業,主要通過銷售軟體授權獲得收入,在本土EDA企業中長期佔據50%的市場份額。穩定的客戶來源及授權收費的模式讓其即使處在半導體這樣的強周期行業中,也能保持業績的穩步增長。
2019年到2023年,華大九天營業收入逐年上升,從2.57億元增長到10.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41%,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增速雖略有下降,但仍維持在16.25%的較高水平,抗周期能力強悍!
與此同時,EDA技術的高複雜性及定製化特點讓新廠商難以迅速複製或替代現有企業,高壁壘讓華大九天2024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高達92%,遠高於同行業的概倫電子、廣立微。
並且,華大九天的凈現比常年大於1,說明公司的盈利都轉化成了實實在在的現金,盈利質量較高,強大的造血能力是其現金流充裕的重要保障。
- 大基金的鼎力支持
EDA是各類晶元設計不可或缺的工具,華大九天又是國產EDA的「扛把子」,因此,它的成長不僅關乎自身,也關係著國內整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國家對此類企業的扶持力度也是相當大的。
從年報來看,華大九天每年收到的政府補助金額就高達1億,有效平滑了其研發支出。
除此之外,2023年起華大九天就得到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青睞,大基金對華大九天的扶持不止在資金方面,更重要的是給其生態系統建設提供新思路。
因為大基金投資的企業眾多,半導體領域的長電科技、滬硅產業、拓荊科技等都受它扶持,而這些企業又都位於EDA產業鏈的下游,在大基金的連接下,未來上述企業更容易與華大九天形成合作關係,拓寬華大九天的生態鏈。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
2025年4月7日,華大九天的PE值已高達661倍,遠超近五年PE平均值(347.58),當前估值偏高。
結語
守得雲開見月明,靜待花開終有時!
一直以來,華大九天採取「併購+研發」雙輪驅動的模式加強自身產品優勢、拓寬生態圈,在出口壓力驟增、國產替代需求暴漲的當下,展現出強大的成長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