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的德國,當深藍S07、阿維塔07和啟源E07組成的「長安七系」亮相,表明這家來自重慶的中國車企,正在用一場科技與美學的「組合拳」,向歐洲宣告:中國汽車,來了!

這場名為「SHARING THE FUTURE」的發布會,不僅是長安汽車的歐洲首秀,更是中國汽車工業全球化進程中的一次高光時刻。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長安汽車的歐洲故事,或許正為全球汽車產業寫下新劇本。
為什麼是歐洲?長安的「高端局」邏輯
歐洲是汽車的「故鄉」,也是全球最「挑剔」的市場。這裡既有賓士、寶馬等百年巨頭,也有嚴苛的環保法規和成熟的消費者。長安汽車選擇在此落子,顯然不是一時興起。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不論進入哪個市場,長安都深諳「入鄉隨俗」之道,而這一次更是本著「在歐洲,為歐洲」的本地化哲學,做足了準備。

首先,是設計本土化。都靈設計中心的320名設計師,將歐洲的極簡美學與東方的實用主義融合。深藍S07的鯊魚鼻前臉靈感源自自然黃金比例,阿維塔07的流線型車身則像「歐洲街頭的一件移動藝術品」。其次,是技術適配化。針對歐洲人熱衷的駕駛操控感,長安優化了NVH(雜訊與振動控制)和空氣動力學設計,甚至為德國用戶定製了「黑森林路段」測試模式。還有,就是服務貼心化。長安計劃建設超1000家服務網點,與Allianz合作提供保險,連挪威的極寒天氣充電問題都被納入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進入歐洲的長安主打綠色與智能的「雙王牌」。我們都知道,歐洲市場對低碳和智能化的需求高漲,而這兩點恰是長安的強項。比如深藍S07提供純電和插混雙動力,15分鐘快充增加260公里續航;再比如阿維塔07搭載華為智能駕駛系統,語音控制變道、泊車,堪稱「會聊天的汽車」;而長安啟源E07甚至能「變形」——車頂帳篷秒變露營小屋,讓歐洲戶外愛好者直呼「這很德國」!可以說,長安的產品款款都有各自鮮明的特色,而這些正好切中歐洲消費者的需求。

你會發現,這場「高端局」背後,是長安20餘年深耕歐洲的積累。從2001年義大利都靈代表處,到慕尼黑全球研發中心,再到如今1000家網點計劃,長安用時間證明,中國品牌不僅要「走出去」,更要「走進去」。
「海納百川」方法論:全球化不是「撒胡椒面」
如果說歐洲發布會是長安全球化的一顆「衛星」,那麼「海納百川」計劃就是其背後的「導航系統」。這個看似詩意的戰略,實則充滿硬核邏輯。
這其中,長安的全球化絕非盲目擴張,而是精準落子,而五大總部布局,更是形成了一張覆蓋全球的「汽車互聯網」。在東南亞,羅勇工廠投產,主打性價比車型;在中東非,導入三大品牌,瞄準新興市場;而這次在歐洲,則是高端新能源車型+本地化服務,劍指品牌升級。這種「因地制宜」的策略,讓長安在不同市場有了不同的標籤,既是東南亞的「經濟適用男」,又是歐洲的「科技新貴」。

這樣的規劃,絕不止於幾款車型的落地,而是基於「長期主義」這本賬,對於未來趨勢的精準判斷和寄望。根據長安汽車的規劃,2025年海外銷量要達到100萬輛的規劃,到2030年,長安汽車的願景則是總銷量500萬輛,躋身世界一流品牌。
長安的十足底氣,來自產業鏈的超級賦能。技術層面,長安與華為、寧德時代跨界合作,將5G通信、高壓快充等技術「嫁接」到汽車;成本控制方面,重慶基地的規模化生產,讓深藍S07在歐洲定價時「底氣十足」,而啟源E07的可變車身設計,從創意到量產僅用18個月,這種「中國速度」也讓歐洲對手望塵莫及。
所有這些都說明,長安的「海納百川」不是口號,而是腳踏實地全面落實,而它的全球化也不是「撒胡椒面」,而是在一下盤全球開花、勝算十足的大棋。

曾經,中國汽車被視為廉價的「代名詞」,但如今的長安正在改寫劇本,並在多個層面證明,中國汽車已經是海外車市「高端局」的主角。
比如在安全方面,深藍S07通過歐盟NCAP五星安全評級,電池系統預警準確率99%,,用數據說話,就連刻板的德國人也為之嘆服;再比如在設計層面,長安用實力證明了中國汽車已經走出「山寨」的泥潭,義大利團隊負責線條優雅感,慕尼黑團隊優化空氣動力學,重慶總部則加入「可旋轉向日葵屏」這類黑科技,最終成品像「西裝革履的工程師,內藏一顆極客之心」。阿維塔07的紅點獎和iF設計獎,足夠讓人們眼前一亮。還有就是服務層面,長安推出了比咖啡更暖心的「withU」用戶品牌,不僅提供24小時道路救援,還在挪威試點「寵物友好展廳」——帶狗試駕的用戶能獲得定製寵物毯。想來,這種細節一定會讓歐洲人心生感慨:「中國人比我們更懂儀式感。」

從長江到多瑙河,一場「中國智造」的溫柔逆襲
當然,長安的全球化並非坦途。歐洲市場的激烈競爭、文化差異、供應鏈穩定性都是潛在風險,但長安的應對策略同樣清晰。注重本地化的長安,計劃僱傭超1000名歐洲員工,從經銷商到工程師均強調「本土基因」;重視技術迭代的長安將投入100億美元研發,2025年推出L4級自動駕駛。另外,長安將與Kuehne+Nagel合作物流,與當地充電企業共建網路,打造「共生朋友圈」。可以預見的是,這場始於重慶的「汽車革命」,終將讓世界看到中國品牌的更多可能。
長安汽車的歐洲故事,沒有高舉高打的口號,只有紮實的產品、本地化的誠意和一場靜悄悄的「技術革命」。自「長安七系」組團亮相歐洲的那一刻起,已經亮明了中國汽車走向世界的信心。或許,這就是中國汽車全球化最動人的劇本——用實力說話,讓熱愛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