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涉及小米su7轎車的嚴重交通事故引發公眾關注。3月29日晚,一輛小米su7標準版在德上高速池祁段發生碰撞後爆燃,事故導致3名年輕女性乘客死亡。遇難者家屬王女士通過社交平台控訴小米公司未主動聯繫家屬,並質疑車輛存在安全設計缺陷,導致車門鎖死、電池爆燃阻礙救援。
針對該事故,小米集團多位高管相繼發聲。4月1日晚間,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在微博發表長文回應:「三位年輕女孩的離世令我心情沉重。我代表小米向家屬致以最深切哀悼,並承諾將全力配合調查。」雷軍透露,事故發生後技術團隊已於30日抵達現場,31日完成警方要求的車輛數據提交。由於尚未接觸到事故車輛,部分技術細節尚無法解答,但強調"小米不會迴避任何責任」。
小米公司官方通報顯示,事發時車輛處於noa智能輔助駕駛狀態,車速116km/h。系統檢測到前方施工路段改道後發出減速指令,駕駛員在1秒內接管操作,但車輛仍以97km/h撞擊隔離帶水泥樁。針對外界對電池自燃的質疑,官方澄清起火系「劇烈碰撞導致整車系統嚴重受損」,並非電池自燃。
1日晚間,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同步表態稱:「無論發生什麼,小米都不會迴避,我們將持續配合警方調查,跟進事情處理的進展,並盡最大努力回應家屬和社會關心的問題」。小米中國區市場部總經理、redmi品牌總經理王騰也表示:「逝者安息,小米不會迴避,請大家一起等待調查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家屬提出的「車門無法打開」質疑,小米技術團隊解釋稱,碰撞後前機艙線束短路可能導致主駕門把手無法彈出,但後車門機械內把手應保持可用狀態。由於事故車尚未解封,具體原因仍需專業機構檢測。
雷軍在聲明中特彆強調:「作為車企,安全永遠是最高原則。我們將以此次事故為鑒,持續優化智能駕駛系統與安全防護機制。」目前小米已成立專項組,承諾建立更完善的用戶溝通機制,並定期向社會公布調查進展。
業內相關人士表示,此次小米集團高管集體發聲,展現了小米對此次重大事故的危機應對策略。從技術團隊快速響應到高管親自表態,企業試圖在事故責任尚未明確前,通過積極態度穩定公眾信心,但家屬控訴的溝通缺位、技術缺陷等核心矛盾仍需調查結論支撐。如何在智能駕駛系統安全性、用戶溝通機制等方面建立更透明體系,將是小米汽車未來發展的關鍵課題。
文、圖| 記者 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