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闥創始人、ceo黃曉慶
4月1日消息,據報道,人形機器人領域知名獨角獸企業達闥機器人正陷入危機,過去一年陸續出現欠薪、裁員現象,員工透露公司採取 「萬元以上工資折半發放」 等臨時方案拖延支付,最終演變為全面停薪、停繳社保等。
對此,3月31日晚,達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曉慶對鈦媒體agi回應稱:「我們公司還在正常運營,很快會出報道。」
據悉,達闥機器人成立於2015年,由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院長黃曉慶創立,曾獲軟銀、富士康等注資,累計融資超54億元,公司以「雲端大腦+5g網路+終端身體」為技術路線,在醫療、教育、智慧城市等場景實現商業化應用,並在2023年獲科技部批複建設 「雲端機器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
融資層面,達闥最近的b+輪,引入了多名上海本地資本,上海城投、日贏集團、國泰君安旗下的君證資本、上海國盛等均進行了投資,本輪融資超10億,2023年7月公司進行了c輪融資,再度融資超10億,上海國資平台上海國盛集團領投, 寧波國資寧波通商基金等跟投。
截至目前,達闥機器人公司估值超過200億元。
產品層面,達闥研發的量產機型gingerxr售價超20萬元,多款產品早期主要是「租售」模式,並且還銷售各種零部件技術產品。自2024年初起,市場傳出達闥機器人陸續出現欠薪、裁員現象。天眼查顯示,公司在3月24日新增2176萬元執行標的。同時,還涉及司法案件20餘起,主要涉及供應鏈糾紛與知識產權訴訟。
據報道,廣州黃埔區達闥機器人分公司大門緊閉,空無一人,水電供應已中斷多日;上海總部已人去樓空,甚至有消息稱中介開始出租公司董事長的辦公室。
早在2019年,達闥科技曾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書,計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5億美元。然而2019年7月,達闥科技收到美商務部「禁止公司將技術和技術信息從美國的研發分支機構傳送回北京總部」的發函;10月份,公司又因盈利能力等問題受質疑而被推遲ipo;2020年,美商務部又向達闥科技發出技術限制令,達闥科技的赴美上市計劃暫時擱淺。此後,達闥科技在2023年港股上市計劃同樣未果。
今年3月17日,達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與廈門松霖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廈門,剛剛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松霖機器人是a股上市公司松霖科技(603992.sh)旗下專註於機器人業務的全資子公司。當時,達闥機器人副總裁楊光華、松霖機器人負責人韓鋒鋼等還共同出席了此次簽約儀式。
對於達闥和松霖機器人是否有資本關聯,黃曉慶沒有回應鈦媒體agi。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融資總額超70億元,2025年前兩月再獲20億元投資,然而,超80%融資集中於仿人運動控制、關節模組等硬體領域,且技術路線高度雷同。
「我們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機器人公司,」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近期表示看不到「具身智能」或人形機器人企業的商業化潛力,金沙江在過去幾年投過一些早期的具身智能項目,最近幾個月都在退出,現在該領域商業化確實不清晰。
隨後,經緯創投創始人張穎的公開反駁,在朋友圈喊話「朱老闆別鬧」,並表態稱:「時間拉長,人形機器人賽道一定能出大公司。」
(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林志佳)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