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2年德國人申請了磁懸浮專利,隨後一些國家先後開展了磁懸浮列車的研發設計,中國是在繼德國、日本、韓國之後成為全球第4個擁有磁懸浮列車技術的國家。
2017年,磁懸浮汽車的專利被我們中國人申請到了。這就是來自上海交大的蔡雨晨同學,她設計了世界上第一輛磁懸浮汽車——「浮舟」。
史無前例的「浮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有一家外國企業想以5000萬美元來購買浮舟的專利,被蔡雨晨當場拒絕,她說,要把專利留給祖國。
不同尋常的個人愛好
蔡雨晨從幼年時代開始,就顯示了與同齡女孩的不同之處,她特別喜歡了解科技知識。
當其他女孩還熱衷於芭比娃娃的時候,雨晨卻沉浸在閱讀科學雜誌的快樂中。在她的童年時代,腦袋裡裝的全是科學名詞、科學故事和科學家名字。

蔡雨晨學習成績優異,高考時如願以償地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大學期間,她把大量的課餘時間還是用於在圖書館閱讀。在一次閱讀中,雨晨偶然從一本書中看到了介紹德國著名工程師赫爾曼·肯佩爾以及磁懸浮列車的相關內容。
電磁懸浮原理就是赫爾曼·肯佩爾在1922年提出並申請專利。從20 世紀70年代開始,為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提高交通運輸能力,德國、日本、美國等國相繼開展了磁懸浮列車的研發工作。
看到這些內容,在蔡雨晨的腦海里突然有了一絲靈感,產生了一個奇特的想法,她想設計一款磁懸浮汽車,應用於未來的現代交通。
她設想的汽車,不僅是代步工具,還能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汽車既能自動駕駛,又能讓人在車裡做其他事情;而且汽里的人與外部世界是雙向互動的。

蔡雨晨的這個想法太超前了,估計這就是愛因斯坦大腦與常人的區別所在。
磁懸浮汽車——浮舟的問世
磁懸浮列車是一種高技術軌道交通工具,它的原理在於通過電磁力來實現列車與軌道之間的無接觸懸浮,然後再利用直線電機產生的電磁力來牽引列車運行。磁懸浮技術可以大大減少列車與軌道之間的摩擦力,因而達到列車高速行駛的目標。
蔡雨晨正是運用磁懸浮列車的這一原理來設計磁懸浮汽車,減少了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後,磁懸浮技術既可以提高車速又可以提高汽車的使用年限,另外磁懸浮汽車不需要使用燃油作為動力,這一點非常符合未來綠色經濟的發展需求。
蔡雨晨的這些大膽、超前想法,得到了學校和老師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很快她便開始了磁懸浮汽車項目的設計。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蔡雨晨一遍遍地修改了設計方案。為了將磁懸浮汽車從概念設計階段轉化成現實模型,蔡雨晨經推薦到了巴黎雷諾設計工作室做為期2周的實習生,在此時間裡由該設計師團隊幫助雨晨完成汽車模型,就這樣,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磁懸浮汽車誕生了,它被取名為「浮舟」(The Float)。
「浮舟」從外觀上來看,車身是由兩個透明的泡泡連接而成,看上去就像個大頭盔;它沒有輪胎,汽車可以360度移動;同時它還具有無人駕駛功能。

2017年9月,在雷諾集團與中央聖馬丁學院共同舉辦的未來模塊汽車設計大賽上,經評審團一致同意,「浮舟」成為本次設計大賽的冠軍作品,並隨後在倫敦國王十字街的設計周上向人們展示。
展會上,來自各國的企業和個人,驚嘆於「浮舟」的設計,「浮舟」以實物的形式呈現在人們眼前,滿足著人們對未來汽車的構想。
拒絕千萬美元、把專利留給祖國
「浮舟」從概念、性能到外形都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因為磁懸浮汽車是史無前例的。
很快,一些世界著名的企業前來與蔡雨晨商談,他們想購買「浮舟」的專利設計,其中就有一家德國公司,願意出5000萬美元的價格。
蔡雨晨斷然拒絕了這些買家,她說只為把專利留給中國。她的選擇讓我們肅然起敬,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近些年來,我們經常從媒體上看到,一些留學生為拿到外國的綠卡或為留在國外工作,不惜放棄尊嚴、放棄國籍,甚至有的還說出有損國家的言論等等。

而蔡雨晨,在幾千萬美金的利益面前,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國家。她心繫祖國,一心要為祖國的科技發展做出貢獻。她熱愛祖國,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初心和理想。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雨晨說:「我要把『浮舟』的專利權帶回祖國,希望它能為中國在汽車製造領域取得突破性發展做出貢獻!」
磁懸浮汽車對中國意義重大
蔡雨辰的這一專利對中國在磁懸浮領域的發展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目前,德國和日本在磁懸浮列車的研究上,是技術較為成熟的國家,德國是從1968年開始磁懸浮列車的研究,1971年時速達到164公里,1987年時速達到406公里,現在最高時速可以達到596公里。
日本是從1962年開始磁懸浮列車的研究,1972年時速達到了204公里,1995年時速達到411公里,1997年時速達到550公里,現在最高時速可以達到603公里,這也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的最高時速紀錄。
我國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磁懸浮列車的研究,1994年時速為30公里,1996年時速為100公里,2003年時速為501公里,2019年時速達到600公里。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在磁懸浮列車的研究上比德國和日本晚了十幾年,在2003年之前,時速與兩國相比有一定的差距。2003年磁懸浮列車時速達到500公里,這是當時德國提供的技術。我國近十年來,在磁懸浮列車的研究和應用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尤其在2019年,可以說是取得跨越式的進展。
這個時候,蔡雨辰將「浮舟」的專利留給中國,我們可以想像,在不遠的將來,中國會在磁懸浮交通領域取得突破性發展,這也將對中國在汽車製造工業和汽車國際競爭中產生積極的作用。
結語
中國姑娘蔡雨晨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磁懸浮汽車——「浮舟」,這是一個極具創意的思維,它既是對未來汽車製造行業的一次挑戰,也是對現代交通工具的一次革新。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面對巨大的經濟利益時,蔡雨晨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國家利益,拒絕了幾千萬美金,而把專利技術留給祖國,實現小時候的一個夢想,為祖國的科技事業發展貢獻力量。與此同時,「浮舟」也將對我國未來交通系統的發展帶來重大的技術和經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