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襖、紅手絹、黑外殼……今年春晚上,扭秧歌的機器人一經登場,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並屢屢登上熱搜,至今仍為大家津津樂道。這些機器人之所以能這麼「水靈靈」地動起來,離不開位於小崑山鎮的上海狄茲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提供的關鍵零部件。

一帆風順的背後是「硬實力」
「因為在這個領域,我們幾乎是他們唯一的選擇。」談及此次和「杭州六小龍」之一的宇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狄茲負責人王利輝回憶道。宇樹正是登上春晚舞台的機器人的研發者。

2024年,宇樹在為機器人「招兵買馬」時,作為國內知名的超微小型精密直線傳動機構供應商,狄茲聞風而動。王利輝帶著自己最新研發的產品前往杭州,出人意料的是,兩家公司在首輪溝通後便一拍即合,談妥了這筆訂單。王利輝說,自己也沒想到過程如此順利且最終自家的零部件還登上了春晚舞台,「我們之前都是提供工廠生產線,這也是我們首次把部件放在消費級產品上」。

事實上,在這次驚喜亮相春晚之前,狄茲已在松江默默耕耘了20年。
2005年,剛畢業不久的王利輝與幾位志同道合的親友離開家鄉福建,一同來到松江準備一試身手。從貿易代理商轉型到產品製造商,從代加工廠到創立自主品牌。20年後,當年那群初出茅廬的小夥子們也沒想到,這一試,竟將這家企業從三五人的小團隊做成了目前擁有200多名員工的公司,也成為了行業內的領軍企業。

「我們非常重視研發,研發經費佔營收的比例達到10%。」探究成功背後的原因,王利輝這樣總結道。當然,在他看來,松江優良的營商環境也始終是企業得以成長壯大的強大助力,如今,狄茲已從當初200多平方米的小廠房搖身一變成了面積超過1.8萬平米的綜合園區,「當初選松江是選對了」。
對細節的把控貫穿在每個環節
滾珠絲杠、行星滾柱絲杠、直線模組、電動推缸……這些對常人而言晦澀難懂的名詞卻是狄茲引以為傲的王牌產品,為了讓這些部件完美無瑕,狄茲在生產製作的每一環都體現了「縝密」。

採訪當天,當記者從春寒料峭的室外走進生產車間時,一股暖意撲面而來。「這裡是恆溫車間,常年保持在24℃,防止精密零部件產生形變。」王利輝告訴記者。除此之外,車間還有一道深埋地下的隱形防震渠,這也是保證精密度的重要手段。「哪怕是三四十噸滿載的重型卡車從外面經過也不會對車間內產生震動。」王利輝自豪地說道。
不僅是在生產端,狄茲在質檢關也是細節滿滿。「我們這些部件的精確度比頭髮還要細,差不多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一件產品出貨前我們都要核准的。」質檢員毛繼鋒告訴記者,說罷,他又繼續操作三次元測量儀檢查待出貨的零部件。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一道道對細節的把控,狄茲才能生產出全球最小規格的1.4mm軸徑微小型滾珠絲桿和自重一百多公斤卻能達到120噸推力值的伺服壓缸,繼而獲得了一眾客戶的認可。不僅是這次的宇樹,在狄茲的合作名單里,早已有了華為、蘋果、比亞迪等重磅客戶。而更讓王利輝自豪的是,就在春節前,他還收到了「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牌匾。
■記者 陳俊傑 攝報
■文字編輯 周加姚
■欄目責編 張小小 ■欄目主編 周樣波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布,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信息發布平台,如您認為發布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