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消息,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台積電正與英偉達、amd、博通及高通等公司接洽,提議組建合資企業共同運營英特爾旗下陷入困境的代工部門。
該計劃被視為美國政府推動下「拯救」英特爾的關鍵舉措,但複雜的股權結構、技術整合難題及內部意見分歧或將使談判面臨挑戰。
知情人士稱,根據台積電的提議,該公司將負責英特爾代工部門的日常運營,但持股比例不超過50%,從而確保該部門不被外資完全控制,但任何最終交易均需獲得特朗普政府的批准,後者正大力推動美國先進位造業復興。
英特爾近年陷入嚴重財務危機,其2024年凈虧損達188億美元,為1986年以來首次年度虧損,代工部門固定資產賬麵價值高達1080億美元。
自2024年12月前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被董事會解職後,該公司暫停了多項人工智慧晶元項目,內部關於是否剝離代工業務的爭論激烈。消息人士透露,英特爾董事會支持與台積電合作,但部分高管強烈反對,認為此舉可能削弱公司獨立性。
為扭轉美國在晶元製造領域的頹勢,此前消息稱特朗普政府施壓台積電協助重振英特爾。今年3月,台積電宣布未來幾年在美新建5座晶元廠並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隨後加速推進與英特爾的合資計劃。
不過,兩家公司的技術整合難度不容小覷。知情人士表示,英特爾在2月談判中強調其最先進的18a製造工藝優於台積電的2納米技術,而雙方工廠的化學製劑、設備配置等差異也可能阻礙協同效應。
儘管英偉達、博通已開始測試英特爾18a工藝,amd也在評估該技術,但高通此前參與的收購討論已悄然終止。消息人士指出,台積電希望合資方同時成為英特爾代工部門的客戶,以形成「投資-訂單」閉環,但如何平衡技術保密與商業利益仍是未知數。
受此消息推動,至發稿時,英特爾股價在3月12日盤前交易中大漲1.78美元,漲幅為9.00%,股價至21.56美元;台積電股價盤前微漲1.43美元,漲幅為0.84%,股價至172.40美元;英偉達股價上漲1.16美元,漲幅為1.07%,股價至109.92美元。(騰訊科技特約編譯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