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儲價格趨勢分析
- 價格止跌信號明確
NAND 與 DRAM 分化:NAND 價格自 2023 年 Q4 起逐步企穩,部分料號(如 SLC、MLC)現貨價已上漲;DRAM 中 DDR5 價格持續上行,16GB DDR4 現貨價企穩回升。
關鍵時間節點:預計 2024 年 Q2-Q3 開啟全面漲價周期,三星、海力士等大廠減產(10%-15%)疊加庫存去化完成(終端庫存去化 3-4 季度)為觸發點。
歷史規律驗證:三星工廠事故(如火災、罷工)等事件後,通常 6 個月左右價格啟動上漲,本輪周期信號與 2017 年相似。
- 供需結構改善
供給端:2024 年初全球大廠減產持續,三星/海力士/美光資本開支轉向先進位程(如 HBM、 DDR5)。
需求端:AI 算力需求爆發(伺服器/PC/手機),企業級存儲(SSD、DRAM 模組)採購量同比增 30%+,頭部雲廠商 2024 年資本開支指引增長 20%-25%。
2、產業技術升級與周期邏輯
- 存儲技術迭代加速
DDR5 滲透率提升:2024 年伺服器 DDR5 滲透率預計達 80%,手機/PC 端逐步導入,單機價值量較 DDR4 提升 40%-60%。
3D 堆疊技術突破:長江存儲/兆易創新推出 3D NAND 堆疊方案,應用於 AI 端側(手機/機器人/自動駕駛),單顆晶元存儲密度提升 3 倍,功耗降低 50%。
HBM 競爭格局:海力士領跑 HBM3E 量產,三星/美光加速擴產,2024 年全球 HBM 產能預計翻倍至 60 萬片/月,價格年漲幅超 30%。
- 周期特殊性分析
短周期嵌套長周期:2023H2-2024H1 為"去老貨"階段(漲價去庫存),2024H2-2026H1 為"新產能"階段(先進位程放量)。
國產替代窗口期:長存/長鑫產能爬坡,企業級模組(如江波龍、佰維存儲)加速替代海外廠商,2024 年國產化率有望從 15%提升至 25%。
3、投資策略與標的推薦
- 核心賽道
企業級存儲模組:受益於 AI 伺服器資本開支增長,毛利率穩定(25%-30%),關注 江波龍(阿里/騰訊核心供應商)、佰維存儲(華為生態鏈)。
先進存儲技術:3D 堆疊方案落地驅動,重點推薦 兆易創新(長江存儲生態)、北京君正(車規 DRAM 市佔率 40%+),潛在標的 東芯股份(利基型 Nor Flash)。
風險提示:價格漲幅不及預期(若 Q2 需求復甦弱於預期);地緣政治擾動(美光審查、設備進口限制)。
4、問答環節重點補充
- 國產模組廠商替代邏輯
替代對象:台系廠商(群聯、慧榮)份額,原廠(三星/海力士)逐步退出低毛利模組業務。
競爭優勢:響應速度(定製化交付周期縮短 30%)、成本優勢(較海外低 15%-20%)。
- 細分市場空間測算
3D 堆疊 DRAM:2025 年全球市場規模有望達 120 億美元,手機/自動駕駛/機器人分別佔比40%/30%/20%。
HBM 產業鏈:封裝環節價值量佔比 25%-30%,關注 太極實業(海力士封裝合作方)、通富微電(AMD 生態)。
- 標的估值爭議
當前頭部模組廠商 2024 年 PE 35-40X,低於上一輪周期峰值(60X+),產業趨勢溢價尚未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