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一場備受矚目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在北京召開,釋放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信號。時隔六年多,高規格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再次召開,成為民營經濟發展歷程中又一里程碑事件。
與2018年相比,此次座談會召開的國內外背景有哪些變化?高層對民營企業的功能定位和期許有哪些不同?參會企業集中在科技和民生消費領域體現出怎樣的政策導向,重點支持措施聚焦競爭性領域開放和民企資金流問題釋放哪些信號?今年政策加力和民營經濟促進法落地,對於民營企業、資本市場、宏觀經濟走勢有哪些影響?
雷軍:下決心把ai技術落到各個終端產品上
2月17日,結束民營企業座談會後,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雷軍接受了總台央視記者的專訪。
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雷軍:深切地感受到了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我們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關心、支持和愛護。讓我們民營企業家還是信心倍增。總書記也給我們很多的建議,希望我們民營企業家能夠立足實業,聚焦主業,做大做強,我覺得這一點,對我們也有很大的啟發,包括怎麼參與國際競爭,包括誠實守信。甚至領導也很關心民營企業,還要引入現代化管理,做好接班人培養。
雷軍表示,小米創業的15年來,一直聚焦在手機、汽車、智能家居、智能製造這些領域。要下決心把最新的,像ai技術怎麼能夠落地到我們各個終端產品上,能夠讓消費者體驗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怎麼在拓展國內市場的同時能夠放眼全球,提高中國產品在全球的影響力。
據上海證券報,在2月14日舉行的北京市2025海淀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透露了小米集團今年的發展目標:預計將繼續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
今年是小米成立15周年。雷軍表示,過去15年,小米抓住了時代的機遇,保持了高速增長,但也曾遭遇發展瓶頸。「在2022年和2023年連續兩年負增長,內外壓力巨大。小米在去年重新恢復了高速增長,增速超過30%,並預計今年將繼續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
2月12日元宵節,小米創始人雷軍按照原定計劃於當晚7點準時開啟直播。
直播中,雷軍回應了眾多備受外界關注的話題,包括小米手機和汽車的表現、公司市值破萬億、抖音直播被封,以及對時下大熱的deepseek的看法等。
面對市值破萬億的問題,他感謝股東支持,稱股價波動可控。談及ai熱潮,他對deepseek的表現表示欽佩,認為ai將極大影響生活,建議大家學會利用ai工具提高效率。
2月6日,詞條#雷軍曾勸年輕人要儘快學會ai#登上微博熱搜。
據了解,小米ceo雷軍在去年兩會接受採訪時表示,人工智慧是如今最熱門的科技創新的話題,要儘快適應這個新的時代,現在ai在各行各業都開始應用了,要把ai工具用好,在剛開始大部分都不會用的時候,你會用對你來說就是機會,而且用ai的工具解決問題的速度會比別人快很多。
王傳福 :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先大概3~5年
在結束了17日上午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後,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接受了總台央視記者的專訪。
總台央視記者:聽完總書記的講話之後,感受是什麼?
王傳福:堅定信心。民營經濟,我相信現在信心是最大的,如果堅定信心,發展會更快。總書記在2014年講了一句話: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10年後的今天,新能源車翻天覆地的變化。比亞迪能夠切實體會到,在這個十年裡面,黨中央的高瞻遠矚。這次民營企業座談會,總書記提出了很多要求,各種政策怎麼去落地,一定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和指示去學習,當我們有信心的話,就能把企業越辦越好。
總台央視記者:如何看待當前新能源汽車出海遇到的困難?
王傳福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無論從產品、技術還是產業鏈,應該說領先大概3~5年,只有開放創新,才能讓世界感受到這種好的產品,才能共同發展。我們沒什麼別的本事,我們就是靠技術創新,如果說我們的資產是什麼,我認為比亞迪最大的資產就是工程師團隊,我們有11萬名工程師,這是比亞迪最大的資產。我們每項技術背後都是創新,每項技術背後都是綠色發展,每一項技術的背後都有11萬名工程師的辛勤汗水。
王興興:2025年人形機器人會達到「新量級」
人形機器人產品在蛇年春晚火爆出圈,作為研發機器人的企業負責人,王興興17日參加了民營企業座談會。
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王興興:現在ai驅動機器人每天進化非常快,基本上速度是超過我預期的,每天給我的驚喜也非常大。要把機器人的ai模型做好,做好了以後用更好的ai算力去把它訓練出來就好了,所以大大加速了技術進步。
王興興:我個人感覺在今年年底之前,整個ai的人形機器人會達到一個新的量級。如果順利的話,到明年或者後年一些基礎的,比如說服務業或者一些工業其實基本可以推起來了,但家用可能會稍微慢一點,因為家用可能對安全性的要求更高,還是會需要技術相對更成熟一點點。
劉永好:不畏難、更不躺平,繼續努力拚搏
參加完座談會後,劉永好發表了他的感想。劉永好表示:「參加這次座談會,我很激動,很興奮,很高興。」
劉永好表示,民營企業從無到有,發展到今天「56789」的局面十分不易。4年多過去,民營企業進步了,科技企業成長了,不僅在高端製造、人工智慧等方面取得成績,不少在傳統行業的民企也找到新的發展道路。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錯綜複雜的國內外格局下,民營企業依舊面臨一定挑戰。
劉永好表示,這讓民營企業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企業要珍惜國家的好政策,在複雜局面下不畏難、更不躺平,繼續努力拚搏,推動企業更好地轉型發展。
「這些年,我們一直用新質生產力武裝傳統農牧業,投入了400多億(元)進行轉型發展。我們融入國家大戰略,積極在育種上投入,在『豬晶元』『鴨晶元』上進行『卡脖子』工程突破。」劉永好說,目前新希望集團在豬的育種方面,不僅局部實現和國際水準對標,還在發展和培育更高品質的川香豬、藏香豬等本土豬種上布局,以滿足老百姓對更好口味和更高品質的要求。
此外,劉永好還提及新希望集團的食品板塊等業務。他表示,新希望集團做農牧食品,持續滿足老百姓對「新鮮」的消費升級需求。集團打造「24小時鮮奶」,產品從源頭到超市不超過24小時,成為銷售新星。集團用新鮮肉和新科技生產的小酥肉單品,一年銷售約15億元。用新鮮辣椒和新的保鮮工藝推出的「川娃子」燒椒醬調味品,銷量超億瓶,成為年輕人的首選和行業的黑馬。為了「鮮到底」,我們還組建了專業的冷鏈物流企業。通過數據積累和人工智慧模型,打造新型平台,為108萬個單位和門店年配送食材超2000萬噸,較好推動了新鮮行業的發展,並降低了物流成本。
劉永好透露,座談會結束後,全國工商聯第一時間組織了學習落實會,他作為老工商業者在會上分享發言。緊接著,劉永好帶領川商總會一百多名企業家在線學習了總書記的講話,大家紛紛表示要發揚川商拼搏精神,繼續為四川和國家發展貢獻力量。新希望集團黨委和全集團中高層也第一時間組織學習會議,把總書記的指示和精神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
多位民營企業家代表:備受鼓舞
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稱:「這次民營企業座談會是在關鍵時期召開的關鍵會議,具有特別的歷史意義,我們民營經濟迎來又一個『春天』。」 讓徐冠巨感受深刻的是:「總書記與我們民營企業家心與心交流。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叮囑我們,干一番事業要有情懷,勉勵我們心無旁騖幹事情,帶著家國情懷把事業干好。」
徐冠巨表示:「要以本次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鼓舞,沿著總書記指引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牢牢錨定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不放鬆,堅定迎接挑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變革創新,積極擁抱ai時代,勇攀科技高峰。我們將在過去的基礎上繼續發展,為國家發展貢獻新智慧與新力量,和廣大民營企業一起創造民營經濟新的輝煌。」
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在給記者的回復中表示:習總書記在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民營經濟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強調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將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新時代新征程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讓人倍感振奮,深受鼓舞。特別是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作出的全面部署,為我們堅定信心應對內外部挑戰,決勝「十四五」規劃勝利成果指出了明確方向,注入了強勁動力。
「下一步,正泰也將以更大的力度打造新質生產力,加強與人工智慧、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新興產業和前沿科技融合,不斷培育具備綠色低碳與可持續屬性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同時深入推進全球區域化、本土化戰略,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找準定位、持續突破,為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奔涌提供有力支撐。」 南存輝稱。
備受鼓舞是與會企業家代表的普遍感想,藍曉科技董事長高月靜對記者表示: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充分認可民企經濟的重要性,極大地鼓舞了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士氣。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民營企業不僅是見證者,更是積极參与者和變革推動者,大有作為。民企企業家應聚焦核心主業,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以長期主義走專業、健康、良性發展之路,藍曉科技將「胸懷報國志」,以高質量發展書寫吸附分離千億市場。
另一位出席座談會的科技行業企業家代表表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背景下,面對國際科技領域日趨激烈的競爭和部分國家的科技打壓,我們民營科技企業更要保持"愛拼會贏"的精神,堅守主業、做強實業,「我們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科研範式變革,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重磅發聲
2月18日,國家發改委表示,我國將進一步破除市場准入的障礙,對民營企業反映的困難問題精準施策助企紓困,加力推動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加快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民營企業中90%以上是中小企業。工信部18日表示,將從生態賦能、創新賦能、數字賦能、人才賦能和服務賦能五個方面,引導中小企業堅定信心、堅守主業、做強實業、誠信經營,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據央視新聞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鄭備表示,儘快修訂出台新版市場准入負面清單,落實好「非禁即入」要求。細化舉措,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等向民營企業公平開放,支持民營企業積极參与「兩重」建設和「兩新」工作。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民營企業數量占企業總量提升至92%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佔比擴大至92%以上,民營經濟的規模實力、創新水平、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接下來,國家發改委將繼續堅決破除市場准入、要素獲取的障礙,打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在助企紓困方面,鄭備表示,對民營企業反映的困難問題,精準施策、真幫實幫,把各項政策舉措落到實處。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進一步細化實化舉措,解決企業急難愁盼、重大共性問題。
去年10月印發的《關於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的意見》明確,要健全拖欠企業賬款清償的法律法規體系和司法機制。要健全防範化解大型企業拖欠中小企業賬款的制度機制,並加強執法監督。要優化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投訴管理運行機制,建立全國統一的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登記(投訴)平台。
鄭備強調,推動地方政府、國有企業落實責任,用好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等政策,切實加快清欠進度。
工信部副部長單忠德18日表示,將推動出台更多普惠性針對性政策舉措,健全清理拖欠企業賬款長效機制,依法保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支持中小企業參與國家人才專項、引進高層次人才,開展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培訓,協同培育優秀企業家隊伍。
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題,2024年,工信部聯合多部門推出《關於加強中小企業融資服務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通知》,提出強化融資擔保支持、拓寬直接融資渠道等多項舉措。通過完善融資配套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確保企業在生產經營和創新發展中有充足的資金支持。
今年,工信部將開展為期一年的「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幫助企業打通政策落實「最後一公里」,降本增效。
截至2024年底,我國中小企業總數超過6000萬戶,其中科技和創新型中小企業超60萬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14萬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1.46萬家,已培育形成300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工信部明確,未來將健全完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承擔國家級科研任務,提升產業鏈配套能力,激發湧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到2026年重點累計支持5000家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工信部還將繼續完善國家、省、市、縣四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好用好全國中小企業服務一張網,建設更多的中試驗證服務平台,以高質量服務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這場座談會有何深意?專家這樣解讀
參加此次座談會的民營企業家很多都來自代表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性產業,包括人工智慧、網路安全、新能源等領域,以及機器人、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半導體晶元等先進位造業。湖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葉學平認為,選擇任正非、王傳福、劉永好、虞仁榮、王興興、雷軍等6位企業家發言,是非常富有深意的,6位企業家來自不同的行業,這體現了國家對這6個行業的高度重視,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國家重點支持的行業。譬如,華為是全球通信行業的領軍者,在5g、晶元設計等核心技術領域擁有強大的實力和深厚的技術積累,任正非發言體現了對通信及高端科技領域的重視。又譬如,新希望集團是農牧食品行業的巨頭,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現代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體現了對農業及民生領域民營企業的重視和關注。宇樹科技在四足機器人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是人工智慧和智能製造等新興產業的代表,反映了對新興科技領域民營企業的支持。小米在智能手機、智能家居等消費科技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且在智能汽車領域也有新突破,代表了智能科技和消費電子行業。選擇這6位企業家發言,是對他們在科技自立自強方面所做貢獻的高度認可,也是對他們堅韌不拔、勇於開拓、善於創新、敢於擔當、具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精神的肯定、鼓勵和支持。
湖北省統計局原副局長葉青表示,任正非、王興興、雷軍等6位民營企業負責人作為代表發言,至少傳達了三層意思。其一,我們重視新質生產力。無論是比亞迪還是新希望等,都是用新的生產力去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其二,這6家民營企業的區域分布來看,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科技創新能力最強的幾個城市,這說明了我們對於科技創新的重視。其三,6位民營企業負責人身後的企業與人們未來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說明我們重視用新質生產力改善大家的生活質量。
新京報報道稱,這場民營企業座談會釋放重要信號,其中一個信號就是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這個春天,新征程上的中國民營企業迎難而上,向「新」而行,向「高」攀登,彰顯了韌性與生機。與此同時,毋庸諱言,近年來,一些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感受到了壓力。對此,總書記在座談會上表示,「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一些困難和挑戰,總體上是在改革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體的,是暫時的而不是長期的,是能夠克服的而不是無解的」,鼓勵大家「在困難和挑戰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來,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保持愛拼會贏的精氣神」。
半島新聞客戶端綜合整理,素材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上海證券報、界面新聞、新京報、財聯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