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西撫州有市民反映,手機鈴聲被中國移動擅自開通電話彩鈴,內容為某車企的招聘廣告。圖/ic photo
據九派新聞報道,近日,在江西撫州有市民反映,手機鈴聲被中國移動擅自開通電話彩鈴,內容為某車企的招聘廣告。2月11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江西有限公司撫州分公司介紹,受市政府要求,僅針對已開通彩鈴業務的客戶更改彩鈴內容為招工信息,並非強制開通。工作人員還表示,「這也幫助撫州地方經濟發展」。
手機彩鈴成了招聘廣告,相信擱誰都不會樂意。而運營商的回復無非想說明兩點:一是沒有強制開通彩鈴,只是針對已開通彩鈴業務的客戶更改了彩鈴內容;二是此舉助力地方經濟發展。而這兩點,顯然都是站不住腳的,也掩蓋不了運營商對契約精神的違背。
需明確的是,彩鈴業務,其內容無論是音樂歌曲、故事情節還是人物對話,都是讓主叫客戶在撥打該用戶手機等待接通時,感受到一段不一樣的聽覺體驗。相對於以往「嘟……嘟……」的回鈴音,不同的彩鈴內容可以展現用戶的個性與品位,也為通訊過程增添了樂趣。
也就是說,用戶開通彩鈴業務,本身就包含著對內容的某種要求——這既是一個包含著娛樂元素的業務項目,或許也是一些用戶打造自身形象的「小助手」。
儘管,現在一些手機運營商會提供免費的基礎彩鈴庫供用戶選擇,但無論收費還是免費,彩鈴都是用戶開通的業務,都是與用戶手機號綁定,以用戶名義傳達給每一位來電者某種信息的通話設置。如此,其內容就不能任由運營商更改。
彩鈴變招聘廣告,明顯與彩鈴的功能定位不符,中國移動撫州分公司的做法,等於在全市範圍內無視消費者的選擇和意願,擅自更改了彩鈴的功用。這不是當初用戶開通彩鈴的初衷,也有違公眾對彩鈴業務的常識認知,這種做法置基本的契約精神於不顧,更涉嫌侵犯消費者的選擇權和知情權。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移動撫州分公司這種於法無據、於理不通的做法,還打上了「幫助撫州地方經濟發展」的旗號。
據悉,此次涉事車企招聘,計劃招收3萬名員工,規模較大。利用手機彩鈴業務打招聘廣告,覆蓋面較廣,能儘快把招工信息擴散出去,這無論對招工企業,還是對應聘者,算是好事。而且,也確實能助力企業早日開工生產。
但是,無論初衷如何善意,運營商作為企業,都得守好行為邊界,尤其不能利用自身技術優勢,以侵犯消費者權益為代價,幫助所謂地方經濟發展。
值得警惕的是,這背後暴露出的,一家企業為了所謂更崇高目標,可以不顧及消費者利益,逾越基本的行為邊界,這種企業文化和行為取向,有違市場精神,更是對消費者信任的消耗。
此事中,運營商稱此舉是「受市政府要求」,且不論市政府是否有這個權力,運營商自身則應擺正作為市場主體的位置。企業若想助力地方經濟,可以有更多辦法。
無論如何,除非取得用戶允許,否則就無權對用戶開通的彩鈴業務動手腳。這種奇葩顢頇的做法,透露著對消費者權益的不尊重乃至忽視,站在了市場的反面,不是一家企業的明智做法。
撰稿 / 流水(媒體人)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