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30個億進賬,全年1.08萬億營收,京東成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首!你沒看錯,不是小目標的「一個億」,而是一天30億,比不少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潤都多!如果按秒算,京東每秒大約收入3.5萬元,甚至比某些中產階級一年的工資還高!
更誇張的是,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當年不過是個靠賣光碟起家的櫃檯小老闆,如今卻坐擁千億帝國!這跨度,比從自行車跨到航母還離譜!從22歲開餐廳虧幾十萬,到25歲租櫃檯賣碟,再到39歲成為電商巨頭,他的傳奇經歷,比小說還精彩,比雞湯更勵志!
網友調侃:「東哥這是把『打工人』變成了『打工皇帝』,自己當上了千億級老闆!」專家分析:「京東能拿下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一,不僅是因為劉強東的商業頭腦,更是他敢想、敢幹、敢賭的精神!」
那麼,京東是如何一步步逆襲的?劉強東到底做對了什麼?他能成功,我們普通人能從中學到啥?別急,咱們慢慢抽絲剝繭,扒一扒這個電商神話背後的秘密!
窮小子的創業夢,22歲開餐廳賠得底朝天!
90年代初,中國經濟剛起飛,很多人都想著創業發家。22歲的劉強東,懷揣夢想,在中關村開了一家餐廳,幻想著「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沒想到,自己根本不懂餐飲管理,員工偷懶,食材浪費,賬目混亂。不到一年時間,幾十萬積蓄賠得褲衩都不剩!
網友調侃:「東哥當年太年輕,不知道餐飲行業『三年倒閉率80%』的鐵律!」
但失敗不是終點,而是下一次成功的起點!
25歲靠租櫃檯賣光碟東山再起!
賠光積蓄的劉強東,痛定思痛,決定重新出發。這次,他不再一頭扎進自己不熟悉的行業,而是選擇了更穩妥的電子產品零售。他在中關村租了個櫃檯,賣多媒體光碟,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創業。
靠著敏銳的市場嗅覺和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甚至還成立了「京東多媒體」。但天有不測風雲,非典疫情突襲,線下生意幾乎全軍覆沒!
東哥的選擇是——死扛,還是轉型?
39歲電商革命,京東打破淘寶一家獨大!
疫情讓劉強東意識到:線下零售的未來不確定性太大,電商才是新機會!2004年,他毅然決然砍掉所有線下店鋪,全面轉向線上零售!
這個決定,在當時被很多人嘲笑。有人說:「京東能打過淘寶?笑話!」但劉強東偏偏就是「不服就干」的主!
他靠著「正品行貨、物流自建」兩大殺手鐧,硬生生從淘寶的陰影里殺出一條血路!當年淘寶是「低價為王」,京東卻選擇走「品質+服務」的路子,結果反而贏得了一大批忠實用戶!
到了2014年,京東在納斯達克上市,融資17.8億美元,成為中國最大的自營式電商平台。從此,京東和阿里巴巴正式形成「雙寡頭」格局!
京東登頂背後的啟示,我們普通人能學到啥?
1. 敢想、敢幹、敢賭——機會永遠屬於有準備的人!
劉強東當年如果死守線下,不去做電商,可能早就倒閉了。這告訴我們:環境變了,思維也要變,誰能最先適應,誰就能贏!時代拋棄你時,連招呼都不會打!
2. 誠信是最好的商業策略!
京東早年能脫穎而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正品行貨」。當年市場上假貨橫行,京東堅持賣正品,這才打下了用戶基礎。做人做事,都要講誠信,才可能走得更遠。真誠才是必殺技,假貨終究會被揭穿!
3. 找準定位,不和別人硬碰硬!
京東沒有和淘寶拼價格,而是拼「物流」和「正品」,找到了自己的核心優勢。這說明:創業不是要「比別人更強」,而是要「比別人更特別」!獅子永遠不會去和狼比耐力,它只會用自己的方式獵殺!
京東如今年入1.08萬億,已經是中國電商界的頂級巨頭。但未來呢?有人說京東的模式已經見頂,拼多多正在崛起,阿里也在瘋狂反攻。劉強東的「千億帝國」,還能繼續笑傲江湖嗎?
網友熱議:
「京東自建物流雖然快,但成本太高了,以後能否壓住拼多多的低價策略?」
「劉強東雖然退居幕後,但他的影響力依然巨大,京東會不會迎來第二個『馬雲式』的接班危機?」
「京東已經成功了,但普通人還能學到啥?現在的年輕人,還有機會逆襲嗎?」
各位讀者,你們怎麼看?劉強東的成功,給你帶來了什麼啟發?你認為京東未來還能繼續穩坐電商霸主嗎?歡迎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