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暴漲,中國「機器人密度」全球第三,超過德國和日本了!後續美國特朗普當局什麼科技戰、貿易戰我們都可笑對!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近日發布《2024年世界機器人報告》顯示,中國機器人密度達到每萬名員工配有470台機器人,比上一年增加了78台;中國機器人新增使用量超過全球一半,員均是世界平均水平162台的近3倍。到明年,大概率中國員均機器人會是全世界三倍以上。
IFR表示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市場。2023年全球共安裝276288台工業機器人,中國佔全球安裝總量的51%。
在機器人密度方面,韓國居世界之首,每萬名員工配有1012個機器人,不過韓國數量和去年持平,估計已經接近到頂。排名第二的是新加坡770個、比去年的730增長40個;隨後是中國470,比去年報告增加78個,是各國增加數量最大的。
第四名的德國每萬名僱員配有429個機器人。自2018年以來,該國機器人密度的年增長率是5%。日本以419個位居第五,4年來機器人密度平均每年增長7%。美國的機器人密度達到295,在世界上排名第11。這樣中國今年連跳兩級,超越了日本和德國了。IRF稱,中國在2019年才進入前十名,4年內,已成功將機器人密度翻了一番。
更令人驚訝的是,中國國產機器人佔比突飛猛進,2022年以來,中國製造商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大幅增長,2023年達到47%。在過去十年中,這一比例一直在28%左右波動。
這個就是中國當前在科技戰和貿易戰的底氣,因為製造業主線依然在中國,而且優勢還在增加。工業機器人年安裝量連續第三年超過50萬台,在2023年新部署的工業機器人中,有70%在亞洲,17%在歐洲,10%在美洲。其中主要是在中國。
美國是美洲最大的市場,佔2023年美洲安裝量的68%。美國工業機器人安裝量減少了5%,為37587台實際上。科技戰背後是工業,中國去年增加276288台,是美國新增機器人的7倍多,歐美日韓加起來都趕不上中國新增量。這必然讓中國的產業鏈成為全球主幹產業鏈,而美國科技戰搞脫鉤斷鏈,和我們這個主幹斷開,屬於自尋死路而已。
至於歐美日韓寄予厚望的印度,雖然2023年印度的工業機器人安裝量增長了59%,達到8510台,創下新高。但是,和中國的276288台比,只有3%的水平,連5%都沒有,差距非常大。
而且,印度增加主要是汽車行業的需求猛增至3551台,增幅達139%。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都為印度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做出了貢獻。總體上印度的機器人使用還不夠普遍,離世界平均水平差距遙遠。
機器人使用,特別製造業機器人使用,有利於解決中國生產線勞動力短缺問題,和年輕人不願意干生產線的問題。而且機器人製造產品在均一性和質量管理方面比人工更有優勢,除了初次成本高,整體生命周期使用成本已經遠低於生產線工人。而做機器人維護、操作等工作,則是年輕人願意乾的有技術含量的活。
所以,看到中國機器人員均數量不斷前進,這是最大好事,是製造業向中國匯聚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按聯合國工業組織預測的到2035中國佔有全球製造業45%份額的話,中國機器人安裝量還會突飛猛進。當我們製造產業鏈佔全球產業鏈比重很高時候,什麼科技戰貿易戰都是螳臂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