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文 | 影子紅了
編輯 | 影子紅了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太空這一曾經引得無數人為之嚮往的地方,也早已變成了各國之間熱門的「旅遊景點」。
圖片來源於網路
尤其是彼此之間所使用的飛行器也是各有千秋。
但讓人感到詫異的是,我國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時只打開了一個主傘進行降落。
而美國飛船在進行降落時,往往需要4個傘全部打開。
那麼,為何飛船降落時還要打開「降落傘」進行降落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中國和美國之間傘數量的差距,又是孰優孰劣呢?
神州十八與十九號的交替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如同生命對光的追尋,是本能的渴望,也是文明進步的動力。
宇宙里藏著無數的秘密,等著我們去發現。
而神舟十八號的成功發射,也意味著中國空間站建設邁入了新階段。
圖片來源於網路
2024年4月25日,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搭乘神舟十八號飛船,開啟了為期約6個月的太空之旅。
在他們升空之前,無數航天人早已開始了緊張而有序的準備工作。
飛船的所有系統和設備都經過了嚴格的測試,確保一切正常,不會有問題。
從火箭的燃料加註到飛船的軌道計算,每一個環節都精益求精,不容絲毫差錯。
圖片來源於網路
航天員們也接受了長時間的訓練,為應對太空環境中各種挑戰做好準備。
為了確保任務的圓滿成功,五院的各支技術隊伍都以「首飛」的標準。
進行了多輪全流程桌面推演和全系統綜合演練。
這些演練涵蓋了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包括正常流程和故障處置,力求做到有備無患。
圖片來源於網路
每一次演練都一絲不苟,如同實戰,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動作都反覆練習,直到達到完美。
這種不斷追求卓越的精神,是中國航天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特別是考慮到神舟十八號將在凌晨返回,試驗隊還專門針對夜間返回的情況進行了專項培訓和演練。
並制定了相應的預案,確保回收任務萬無一失,體現了高度的專業素養和責任擔當。
圖片來源於網路
神舟十八號飛船進入預定軌道後,航天員們開始了緊張而有序的在軌工作。
他們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科學實驗,包括空間生命科學、微重力物理等領域的研究。
為人類探索太空積累寶貴的經驗。
同時還得確保空間站一切正常,讓各種設備都能順利工作。
圖片來源於網路
到了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順利升空,中國空間站迎來了新一批宇航員。
兩個乘組在空間站完成了工作交接,順利進行了在軌輪換。
神舟十八號也用了「快速返回」模式,這已經是自神舟十三號以來的第二次使用了。
「快速返回」方案把返回時間縮短到了5圈,比起傳統方法,效率提升了不少。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不同類型的飛船在返回時用的技術也不一樣。
比如俄羅斯的聯盟號載人飛船也採用快速返回技術。
而美國的載人龍飛船和星際客機則根據任務需求選擇不同的返回策略,各有千秋。
正是這種不斷的探索和創新,讓中國航天一直在進步。
圖片來源於網路
神舟十八號和十九號載人飛船的成功交接。
是中國航天走向星辰大海的又一里程碑,也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做出了重要貢獻。
開傘數量的差距
神舟十八號飛船返回時,整個過程分為五個步驟:
分離、制動、再入大氣層、減速和著陸緩衝。每個步驟都經過精心計算和設計,確保航天員的安全。
圖片來源於網路
飛船先和空間站分開,然後返回艙再和軌道艙分開,最後只有返回艙帶著航天員返回地球。
接著,返回艙調整軌道,進入回家的路徑。
然後返回艙準確地調整角度,順利進入地球大氣層。
在再入大氣層階段,返回艙與大氣層劇烈摩擦,產生高溫,形成「黑障區」。
圖片來源於網路
與地面失去聯繫,此時飛船需要全自主再入。
此時就要由GNC系統發揮關鍵作用,讓它來控制飛船姿態,確保飛船在正確航向上飛行。
在經歷高溫考驗後,飛船進入減速階段。
當飛船飛到距離地面大約10公里的高度時,會依次打開引導傘、減速傘和主傘。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逐步減慢速度,確保安全著陸。
快到地面,大概還有1米高的時候,反推發動機啟動,幫助減速,確保平穩著陸。
我國的神舟飛船用的是單個降落傘,而美國的載人龍飛船則用四個降落傘,各有各的優缺點。
單傘降落結構簡單,可靠性高,但抗側風能力較弱,在降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搖擺幅度較大的狀況。
圖片來源於網路
而諸如美國載人龍飛船等多傘降落方式來說。
多傘的架構雖然有著較為強悍的抗側風能力,但開傘過程中存在傘繩纏繞的風險。
如果多傘中有一個傘出現了破損或者什麼意外情況,將會連帶著其他的幾個傘體一起受損。
從而出現互相干擾互相影響的情況。
圖片來源於網路
因此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不管是單個傘還是多個傘的降落方式都有其優劣之處。
而我國之所以會採用單個傘降落的方式進行返航。
主要是因為神舟載人飛船的重量較輕,一個傘的降落一來可以節省成本。
二來可以降低降落時的意外情況,避免出現多傘纏繞等危險情景。
圖片來源於網路
同時飛行器中還藏有第二個降落傘,可以在第一個主傘出問題時進行補救和更換措施。
而美國的飛船採用四個傘的方式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飛船重量較大,單個傘無法承載飛船的重量。
針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他們肯定也準備有相應的防護措施。
總的來說還是各有優劣。
圖片來源於網路
從落後美蘇幾十年的航天困境,到如今世界矚目的航天強國。
中國的航天發展之所以有如此輝煌的成就,也都離不開一種科學家們嘔心瀝血的苦心鑽研。
相信在不遠後的將來,中國絕對能成為地球上第一個探索到宇宙奧秘的國家。
參考資料
2024-11-04 極目新聞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主傘打開
2024-11-04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精準著陸!五院抓總研製的神舟十八號平安回家!
2024-11-04 金台資訊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2023-06-16 環球網 強觀察|這些返回艙里的「神器」為航天員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