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整個國產科技圈最熱鬧的是——小米15系列手機和小米SU7 Ultra正式發布;不出意外一如既往的「銷量飆升」。但昨晚對於科技圈有「一隻靴子」落地,這個的重要性和影響程度將遠遠超過小米這場熱鬧的新品發布會。
那就是美國正式宣布:將限制美國企業和美國人投資中國的半導體、人工智慧和量子技術行業,相關規定將於2025年1月起生效。其具體內容是什麼,又將產生哪些影響呢?
一、從技術到貿易投資的限制
根據10月29日《參考消息》的報道,美國最終正式確定:美國個人和公司在中國先進技術領域投資的限制,包括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
毫無疑問,美國打擊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投資正在升級,其重點是限制中國在人工智慧、半導體、量子計算和其它先進或關鍵技術領域的發展。
具體來說,此次發布的最終規則是今年6月21日公布一份165頁的草案的最終落地,內容基本一致,只是進一步明確了規則的技術參數和美國政府對合規性的期望。
而2024年6月提案以及10月28日頒布的最終規則都源自於2023年8月的一項行政令——要求限制美國在上述領域(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的對華投資,並命令相關部門制定可實施的政策措施。也就是說,經過一年多的醞釀和準備在這個「最為關鍵」的時間節點終於露出了獠牙。
我們知道,美國自2019年開始,在高科技領域對中國實施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包括技術出口管制、技術合作限制、實體清單和制裁措施等等。比如限制向中國出口高端光刻機及其相關技術,導致中國在自主生產光刻機方面面臨困難;在晶元製造和設計工程軟體方面對中國實施限制,影響了中國在高端晶元領域的自主生產能力;還限制了中國在AI技術、機器人、量子計算、腦機介面、先進材料等新興和基礎技術領域的出口和技術合作等等。
我們可以看出,此前的各種限制措施主要為「技術管制和限制」;但此次與往常完全不同,其是限制投資基礎之上的貿易限制。也就是說,其在限制中國高科技發展已經形成了技術管制、投資限制以及貿易限制全方位措施核政策。那此次具體實施內容有哪些?
二、具體投資限制措施
參考業內人士以及專家的解讀,此次最終規則確定的具體規則和內容主要如下:
1、半導體和微電子領域
禁止交易:涉及與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有關的交易;某些製造或先進封裝工具;某些先進集成電路的設計、製造;集成電路的先進封裝技術;超級計算機被禁止。
須通報交易:與設計、製造或封裝集成電路有關的交易,如不在禁止交易定義範圍內,則須進行通報。
2、量子信息技術
- 禁止交易:涉及開發或生產量子計算機所需的任何關鍵部件的交易;某些量子感測平台的開發或生產;量子網路和量子通信系統的開發或生產被禁止。
3、人工智慧系統
- 禁止交易:任何專門用於或打算用於某些最終用途的人工智慧系統的開發的相關交易被禁止。如果訓練算力超過10^25次計算操作,或主要使用生物序列數據進行訓練且算力超過10^24次計算操作,相應人工智慧系統開發的相關交易被禁止。
- 須通報交易:如果人工智慧系統是:設計或打算用於某些最終用途或應用;或者訓練使用的算力超過10^23的計算量,相應人工智慧系統開發的相關交易則須進行通報。按照最終規則,如果出現違規行為,美國有權處以民事處罰,也可以將刑事違規行為提交給司法部門。自最終規則發布之日起,對違規行為的最高民事罰款為368,136美元(每年根據通貨膨脹調整)或違規交易價值的兩倍,取兩者中較高者。
從以上細則,我們也可以清晰看出此次重大限制「投資和貿易」,而投資和貿易主要是個人和公司的行為,這意味著中美兩國的諸多民間互動和個人行為將受到諸多干擾。具體影響有哪些?
三、全球科技合作的大倒退
我們知道目前全球高科技領域,無論是人工智慧、半導體或是量子計算等領域主要的研發、應用都集中於中美兩國;其中美國在理論創新和基礎研究佔據主導,而中國在技術轉化和技術應用上具有規模化優勢。
因此,此次強行限制雙方之間的投資與貿易,無異於全球科技產業鏈被強行割裂了。
以人工智慧為例,這一輪人工智慧緣起於OpenAI推出AI大模型ChatGPT,之後中國興起了一股「大模型熱」。根據相關研究數據,2015年至2021年間,美國人參與了全球對中國人工智慧公司的投資交易的17%。在這些交易中,大約有十分之九處於風險投資階段。
這使得原有投資項目處於高度的不確定風險之中;同時新的投資項目要或是禁止,或是要進行申請審核;這意味著雙方人工智慧的投資合作近乎中止。另外,中美兩國在諸多高科技領域許多的聯合研究項目、數據共享協議和人工智慧創新等將會被切斷。
這些的技術交流和互動,不僅僅是科技領域的交流,實際也是兩國民間互動的重要方式;現在大部分被迫中斷,或將導致全球科技合作的大倒退。
還有一個更惡劣的影響;那就是其他國家是否會跟進相關限制的政策和措施呢?如果歐盟、日韓等國迫於壓力,也跟進實施同樣的限制措施,那不僅對中國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將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對於全球科技合作和發展的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
當然,對於中國而言,外部的限制會是「絆腳石」,但基於中國龐大的產業基礎和科技實力,依然無法阻止中國的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