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2024年09月05日15:53:08 科技 1737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文|娛梔

編輯|娛梔

前言

中國高鐵一張閃亮的國際名片,卻曾遭受質疑,沒有進口車輪,中國高鐵根本跑不起來——這樣的聲音曾在國際上流傳。

從依賴進口到自主創新,中國高鐵的發展歷程中,車輪螺母這個看似微小的零件,竟然成為了關鍵。

它如何成為中國高鐵技術突破的縮影?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高鐵車輪的緊要關頭

在高速鐵路的世界裡,車輪是列車的腳,而螺母則是固定這雙腳的關鍵,然而這個不起眼的零件,卻曾是中國高鐵發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礙。

想像一下一列高鐵以350公里的時速飛馳,每小時要經歷2100萬次的震動。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在這種極端條件下,普通的螺母很快就會鬆動甚至斷裂,這不僅會導致列車故障,更可能引發災難性事故。

因此高鐵車輪螺母的技術要求極其苛刻,它必須具備超高的強度、耐疲勞性和抗震性。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同時還要能在極端溫度下保持性能穩定,這樣的技術,曾經只掌握在少數發達國家手中。

在國際高鐵車輪螺母市場上,德國、日本等國家長期佔據主導地位,他們憑藉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壟斷了全球高端市場。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中國高鐵在起步階段,不得不依賴進口,這種依賴帶來的不僅是高昂的成本,更是潛在的技術風險。

一旦供應鏈出現問題,整個高鐵系統都可能陷入困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開始了自主研發的艱難征程。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技術創新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國的工程師們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和挫折,他們日以繼夜地工作,反覆試驗終於在螺紋結構、材料配方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從卡脖子到領跑者

2003年中國高鐵事業剛剛起步,彼時國內工程師們面對的是一片技術荒漠,高鐵車輪螺母這個看似簡單的零件,卻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國外技術壟斷如同一把懸在頭頂的利劍,德國、日本等國家對核心技術嚴防死守,實行三不政策:不申請專利、不發表論文、不接受參觀,這種技術封鎖,讓中國高鐵發展舉步維艱。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每一對進口高鐵車輪的價格高達60萬元,而一列高鐵需要數十對車輪,僅此一項每年就要耗費20多億元外匯。

更令人憂心的是,這種依賴可能成為他國制衡中國的籌碼,然而困難與壓力恰恰成了創新的催化劑。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2008年中國高鐵工程師們開始了自主研發的艱難征程,他們深知這不僅僅是一場技術較量,更是國家發展的戰略需求。

研發過程中,失敗是家常便飯,有時一個微小的參數調整就需要幾個月的反覆試驗。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工程師們常常通宵達旦,只為攻克一個技術難關,這種執著讓人想起愛迪生的名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近十年的努力,中國終於在2017年研製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鐵車輪螺母。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這種螺母不僅性能卓越,而且成本僅為進口產品的三分之一,這一突破猶如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徹底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

中國高鐵從此擺脫了卡脖子的困境,開始了向領跑者的華麗轉身,2020年中國已經掌握了包括車輪螺母在內的全套高鐵核心技術。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國產高鐵車輪不僅滿足了國內95%的需求,還開始走向世界市場,當年那句沒有進口車輪,中國高鐵根本跑不起來的嘲諷,如今已成為中國科技進步的最好註腳。

這段歷程不僅是一個技術突破的故事,更是中國堅持自主創新的生動寫照,它告訴我們,面對困難永不言棄才是制勝之道。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如今的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了一張閃亮的國際名片,它不僅是中國製造的驕傲,更是中國創新的象徵。

從曾經的跟隨者到如今的引領者,中國高鐵的發展歷程,無疑是中國崛起的縮影。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自主創新的螺旋上升

突破高鐵車輪螺母技術,僅僅是中國高鐵自主創新的開端,工程師們並未滿足於簡單的模仿和追趕,而是開啟了一場持續的技術革新。

中國的創新之路,猶如一個不斷上升的螺旋,每一次突破,都為下一次飛躍奠定基礎,在車輪螺母領域,中國工程師們提出了一體化設計的創新理念。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這種方法將螺母與車輪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大大提高了整體性能和安全性。

材料科學的進步為螺母技術帶來了質的飛躍,中國研發出的新型納米複合材料,在保持高強度的同時,還具備了優異的韌性和耐疲勞性。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這種材料使得螺母能夠在極端溫度和高速運轉下保持穩定性能,大大提升了高鐵的安全係數。

他們開發出了智能監測系統,可以實時監控螺母的受力狀況和鬆動程度,為及時維護提供了可能。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這些創新不僅提高了高鐵的安全性,還極大地延長了螺母的使用壽命,過去需要每行駛50萬公里就更換一次的螺母,如今可以運行超過100萬公里。

這不僅降低了維護成本,還提高了高鐵的運營效率,高鐵車輪螺母的創新,如同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帶動了整個高鐵產業鏈的升級。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更高效的螺母意味著更快的行車速度、更長的運營里程,這促使車體設計、軌道鋪設等相關技術也不斷革新,形成了良性循環。

中國的創新不僅局限於技術層面,還延伸到了生產製造環節,智能化生產線的應用,使得螺母的生產效率提高了近50%,同時產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這種全方位的創新,讓中國高鐵的性價比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一位國際鐵路專家評價的那樣:中國不僅趕上了世界高鐵的發展步伐,更是在某些方面引領了行業發展方向。

然而創新之路永無止境,中國工程師們深知,今天的領先並不意味著永遠的領先。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他們正在探索新的材料、新的設計理念,力求在高鐵技術的軍備競賽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這種持續創新的精神,正是中國高鐵能夠在短短十幾年間從追隨者變成領跑者的關鍵所在。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走向世界的中國螺母

當中國高鐵車輪螺母技術突破重圍,一個新的篇章隨之展開,這個曾經被質疑的領域,如今正成為中國高鐵走向世界的重要名片。

2018年一個令人矚目的消息傳來:德國向中國訂購了60件時速320公里的高速車輪。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緊隨其後印度、泰國等國家也紛紛向中國伸出橄欖枝,希望引進中國的高鐵技術,其中車輪螺母作為核心零部件備受關注。

中國的高鐵螺母,就像是給列車裝上了一雙可靠的翅膀,然而國際市場從來不是一片坦途。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面對競爭中國企業選擇以更高的性價比,更優質的服務來贏得客戶,他們不僅提供產品,還輸出整套技術解決方案,這種產品+服務的模式贏得了廣泛好評。

中國高鐵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在車輪螺母等關鍵零部件上的創新,正在重塑全球高鐵市場格局。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未來他們將致力於開發更輕、更強、壽命更長的新一代螺母,以適應未來更快速度的高鐵需求。

同時高鐵螺母技術的應用正在向其他領域擴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高端製造業都對這項技術表現出濃厚興趣。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這預示著,中國的創新成果正在為更廣闊的工業領域帶來變革,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並未將技術作為壟斷的工具。

相反他們積极參与國際合作,推動高鐵技術的全球共享,在最近的一次國際鐵路大會上,中國代表團提出了共建高鐵命運共同體的倡議,獲得了廣泛支持。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深知,只有通過開放合作,才能實現共同發展,推動全球高鐵技術的進步。

從曾經的跟隨者到如今的引領者,中國高鐵的發展歷程堪稱傳奇,而這個看似普通的螺母,則成為了這段傳奇的最好註腳。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結語:

中國高鐵車輪螺母技術的突破,不僅是一個零部件的創新,更是中國科技實力的縮影。

從最初的質疑到如今的領先,這段歷程詮釋了自主創新的重要性,它告訴我們,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中新網於2022年4月28日所發布《安徽馬鋼高鐵車輪國產化取得關鍵性進展》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觀察者網於2017年7月10日所發布《中國鋼研集團研發時速300公里級高鐵車輪鋼 填補國內產品空白》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一汽奔騰悅意雙子星探秘長白山 - 天天要聞

一汽奔騰悅意雙子星探秘長白山

長白疊翠,天池澄碧!7月7日,一汽奔騰悅意雙子星開展長白山深度試駕,實測夏季續航與蜿蜒山路的駕駛體驗。「大大大雙子星」奔騰悅意03和奔騰悅意07馳騁高速、穿越叢林,穩穩「拿捏」林海與峽谷。從針闊混交林到高山苔原,從盤山公路到非鋪裝越野路段,於盛夏彰顯「大廠電車
大廠電車夏季續航大挑戰 - 天天要聞

大廠電車夏季續航大挑戰

長白疊翠,天池澄碧!7月7日,一汽奔騰悅意雙子星開展長白山深度試駕,實測夏季續航與蜿蜒山路的駕駛體驗。「大大大雙子星」奔騰悅意03和奔騰悅意07馳騁高速、穿越叢林,穩穩「拿捏」林海與峽谷。從針闊混交林到高山苔原,從盤山公路到非鋪裝越野路段,於盛夏彰顯「大廠電車
於盛夏彰顯「大廠電車」實力 - 天天要聞

於盛夏彰顯「大廠電車」實力

長白疊翠,天池澄碧!7月7日,一汽奔騰悅意雙子星開展長白山深度試駕,實測夏季續航與蜿蜒山路的駕駛體驗。「大大大雙子星」奔騰悅意03和奔騰悅意07馳騁高速、穿越叢林,穩穩「拿捏」林海與峽谷。從針闊混交林到高山苔原,從盤山公路到非鋪裝越野路段,於盛夏彰顯「大廠電車
被車企拖賬期可投訴!工信部開通問題反映窗口 - 天天要聞

被車企拖賬期可投訴!工信部開通問題反映窗口

7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全國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投訴平台」開通「重點車企踐行賬期承諾線上問題(建議)反映窗口」(https://sme-dj.miit.gov.cn/car),受理中小企業關於重點車企踐行貨款支付周期承諾和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不力等問題(建議)的反映,協調相關方面推動解決。據介紹,該窗口主要受理4類...
百萬獎金 + 頂配資源!AI 創業者徵集令 - 天天要聞

百萬獎金 + 頂配資源!AI 創業者徵集令

「AI賦能未來:創新與應用的無限可能」 復曜青溪 智鏈長三角 ——上海銀行杯AI創新創業大賽正式啟動! 這裡不僅是技術的競技場更是夢想的孵化器 聚焦AI技術在技術創新、產業應用中的跨界融合 推動AI模型從實驗室走向真實場景,構建AI生態 文末掃碼報名,期待您的參與和關注!...
X30WCrCoV9-3是一種高端熱作合金模具鋼 - 天天要聞

X30WCrCoV9-3是一種高端熱作合金模具鋼

X30WCrCoV9-3工具鋼:高性能熱作模具鋼的綜合解析X30WCrCoV9-3是一種高端熱作合金模具鋼,專為極端高溫、高壓工況設計。其核心優勢在於優異的高溫強度、耐熱疲勞性和韌性,尤其適用於大型複雜模具製造(如航空航天、汽車工業的熱鍛模
從音頻到健康:AirPods營收有望於2026年突破千億美元 - 天天要聞

從音頻到健康:AirPods營收有望於2026年突破千億美元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7月9日消息,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報告,蘋果AirPods系列年營收預計將在2026年實現2.4%同比增長,累計總營收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這一增長不僅源於產品矩陣的多元化布局,更得益於健康科技與AI技術的深度融合,標誌著TWS(真無線立體聲)耳機從消費電子向醫療健康領域的戰略躍遷。2024年,蘋...
茶顏悅色以線上電商形式布局海外市場 - 天天要聞

茶顏悅色以線上電商形式布局海外市場

北京商報訊(記者 張天元)7月9日,茶飲品牌茶顏悅色宣布將以線上電商的形式進入北美市場,包括Shopify獨立站店鋪,亞馬遜、TikTok、沃爾瑪、weee、亞米上的品牌自營店鋪,共6家店,在華盛頓時間7月9日0點之後陸續上線。據介紹,第一批上線包括將近40多個產品,涵蓋零食、茶具和周邊文創,例如乾脆麵包丁、魔芋爽、陶瓷杯等...
全球媒體聚焦丨《商業內幕》網站:有個詞叫「雙贏」——一個美國人的深圳創業日記 - 天天要聞

全球媒體聚焦丨《商業內幕》網站:有個詞叫「雙贏」——一個美國人的深圳創業日記

「我是一個美國人,搬來中國生活七年了。目前經營著一家盈利的初創公司,還通過打羽毛球結交了不少朋友。」 這段自述,是美國《商業內幕》網站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的標題。文章講述了這位名叫喬舒亞·查爾斯·伍德沃德的美國人移居中國,並在中國創業的故事。美國《商業內幕》網站截圖 喬舒亞14歲時,得知一家香港公司收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