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去年12月等問界M9一樣,身處25萬元以上的車企們,現在在等華為鴻蒙智行8月的新一輪出牌。
這份謀劃和鴻蒙智行競爭的名單中,包括賓士、寶馬、蔚來、理想、阿維塔等,總數不超過10家。值得一提的是,這之中並不包含正在進行內部人員結構調整的一汽奧迪,也不包括凱迪拉克、雷克薩斯等二線豪華車品牌。簡言之,在兜里沒有牌時,如今的市場環境確實如比亞迪李雲飛在重慶車展說的那樣,「不上桌,可以先選擇不跟」。
自7月初,寶馬在經銷商體系內部放出「回收降價幅度,不盲目追求銷量」的風聲後,如今成交價上漲已成事實,17萬元的寶馬i3不再,價格上升3萬元甚至更多,裸車價回到20萬元以上。
賓士尚未有官方行為,但4S店渠道鏈條已經開始思考,理想在搶華為沒有出牌前的時間差,蔚來則是建立護城河,思考8月之後,在快速拉升樂道品牌銷量的同時,穩住蔚來2萬台以上的月銷量。
而華為在鴻蒙智行上,則是準備一下放出3張牌,全部關於更高端,而「更」字之後的落點則是價格上揚。
8月,避不開的豪華車漲價潮?
移動互聯網時代,華為是半明牌狀態,3張牌分別是智界R7、享界S9、問界M9的5座版。
「鴻蒙智行內部覺得智界的第一款車競爭力並不差,智界S7沒能延續問界M7的紅利,很大原因是產能和交付上的問題。」余承東曾很多次在公開場合里說,智界S7產品很好,只是沒有賣好。
就在今年北京車展前的鴻蒙生態春季溝通會上,余承東給出的官方答案是,上市7個月,產生的累計大定超過17.4萬台。所以,儘管純電動轎車並不是新能源市場里當下的寵兒,這種數據量級帶來的啟示不言而喻。
第一張牌沒有打好,第二張牌選擇繼續加碼,這是智界汽車當下的邏輯。智界S7可以理解為從價格和產品特性等方面多維度對標Model 3的一款產品,而新車智界R7儘管和S7來自相同的奇瑞E0X平台,但智界R7的產品邏輯和特斯拉並不相同,不是Model 3和Model Y的關係,而是智界R7想做Model X的定位。
預計售價30-40萬元,2萬元以上的差價,智界R7避開了對剛剛上市問界M7 Ultra的內耗。參考到第一款車智界S7的24.98萬-34.98萬元指導價區間,智界R7上浮了5萬元左右,放棄入門豪華市場的纏鬥。至於產品力上,82度和100度的電池預計能提供CLTC工況下600-800公里的續航,而和問界M7拉開差距的還包括升級後的AR-HUD、ADS3.0以及像素大燈等。而更關鍵的則是,考慮到智界R7的母體星紀元ET配有增程版本,它也就可以避開,純電動市場整體萎縮的尷尬。
第二張牌是享界S9,相關價格數字已經公布,預計售價45-55萬元。價格上的關鍵信息包括,考慮到終端促銷等政策,當前享界S9相比燃油版賓士E級的裸車價格,要高出10萬元;相比寶馬5系,要高出8萬元。奧迪A6L的價格線已經紊亂,不列入討論,相比賓士E級、寶馬5系,價格會整體下探超4萬元。
其它關鍵信息則包括,純電動最高續航預計超過800公里,同樣會應用華為最新的ADS3.0乾崑智駕,另外之前還因為「轎車裡最牛後排」的宣傳話術,得到流量和關注。另外,隨著距離8月上市的時間越來越近,很多對56E的潛客開始等享界S9的正式價格,如果能比45-55萬元進一步下探,就可以更果斷放棄燃油轎車。
第三張牌,則是問界M9的5座版本。關鍵信息包括,大概率將移植享界S9上的後排座椅,同時帶有拖車鉤資質後,相比6座版的問界M9重了80公斤,可預見的是車內增加配置、調整動力輸出邏輯、為了拖拽房車強化後車體材料等。
最終,申報信息變化為,WLTC燃油消耗量從老款的0.88L/100公里上升至0.96L/100公里。簡言之,並非是傳統的減掉一個座椅換取大後備箱並下調價格的邏輯,而是進一步增配,保持高價的邏輯。參考到現款問界M9的指導價區間46.98-56.98萬元,鴻蒙智行的終端銷售顧問猜測,很可能是5/6座保持同價。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問界M9的終端訂單量還在增長,庫存訂單超過1.5個月(以6座為基數)的交付量。
8月的可預期結果是,智界R7把原主流價格體系拉升5萬元左右,享界S9拉升10萬元左右,問界M9則是大概率改變5座比6座平均便宜2-3萬元以上的原有市場規律。而基於問界M9已經把40萬元以上的豪華SUV銷量排名進行了重寫,這3張牌,帶來車市洗牌也是大概率事件。
很多經典車,會不再被算是豪華車
於是,新的場景會是,原本賓士GLC、寶馬X3、奧迪Q5所在的30-40萬元市場里,會突然出現一個華為血統的增程+純電SUV智界R7,有最新智駕系統和大燈系統。而2023年的案例還歷歷在目,隨著理想L7的發力,奧迪Q5L在北京一度被衝到了30萬元以內,28萬元左右即可成交。
原本奧迪A6L、寶馬5系、賓士E級的市場份額,可以肯定會被享界S9分走一部分,鑒於目前享界S9隻有純電版本,沒有可以加油的增程版本,所有尚有一定緩衝期。
而問界M9的5座版本,殺傷力會更大。現有的6座版已經搶走了華晨寶馬X5L、奧迪Q7、賓士GLE的一定銷量,繼續增配且調整出大後備箱的5座後,對銷量的瓜分會加速。
頭部企業擁有市場話語權,2023特斯拉官降後帶出降價潮如此,2023比亞迪冠軍版加速降價潮如此,如今的華為在豪華車市場其實同樣如此。
增加配置,實質性的讓成交價上浮,將不僅僅是寶馬已經做的,華為將要做的,更會變成很多頭部車企的共識,比如很典型的會有,賓士和阿維塔。賓士今年在北京車展上投放了2024款EQE SUV,但卻一反常態的把年度改款做成了接近中期改款的幅度,已經基本跟上了國產車1年1次大改款的幅度。
改款邏輯是,高配增加E-Matic空氣懸掛,動力全系提升到300kW,以及升級5G網路等。而指導價上,和老款相比不變,繼續為48.6萬元-63.06萬元。而隨著相應的配置升級,終端的成交價也有上漲,老款的優惠幅度近20萬元,如今並不存在。
使用純血華為技術、長安技術和寧德時代的阿維塔,目前也已經把新一輪產品投放周期放在了今年9月。朱華榮在直播中透露了相關信息,阿維塔11和阿維塔12的增程版本預計在今年9月上市,同時按照此前所掌握的消息,阿維塔07的純電和增程版也會在同一時期投向市場。
其身上的典型趨勢也同樣是,成交價格會實質性的進行拉高。2022年8月,阿維塔11剛剛上市時,指導價為34.99-40.99萬元,在實際的市場銷售中,成交價一度進入30萬元內。同時,為了刺激更多的消費情緒,也專門推出了單電機的後驅版本,把入門價格拉低到了30.08萬元,終端價格一度在27萬元內。阿維塔12的發展軌跡也基本相同。換言之,在朱華榮親自掌管阿維塔之後,它將通過新一輪的技術進步,完成銷量和成交價的同時上漲,且機會不小。
在最新的技術應用上,華為ADS SE系統也會出現在阿維塔的新車上,沒有激光雷達,但並不止是兼容高速NCA,而是能夠在城區中通過LCC完成一定領航功能,甚至是支持通勤模式,也就是類似小鵬不久前發布的代駕功能,能從固定行駛已經記錄的,A點到B點路程,完成主動領航。
不過,在華為快速拓展市場佔有率的同時,豪華車市場也在出現更多的分層,以蔚來和理想為例,其今年的新車和重磅技術牌已經基本打完,李斌在2023年年底接受我們採訪時就已經表示,2024年沒什麼新車,就是專註賣好車。能夠看到的是,因為消費力、市場原因,蔚來的第二品牌、第三品牌都在加速入市,樂道L60會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真正上市,且上市後就抓緊交付。而原本要等一段時間的第三品牌,螢火蟲,如今諜照也加速曝光,2025上半年就會開始交付。
這意味著,李斌的選擇是,更多的向下探,用多品牌保持整個企業的健康、生存和發展。而理想其實也是同理,2023年時,李想在接受採訪時曾說,不造20萬元以內的車。彼時的理想新車,均價還處於30萬元以上。不過,鑒於市場競爭過於激烈,隨著理想L6的入市,疊加上終端優惠和官方政策,其入門版成交價一度逼近20萬元。
而另外,有能力漲價的車企畢竟是少數,需要有新技術、成本控制能力、新功能應用以及品牌的強勢口碑等。所以,大多數豪華車的價格還是在繼續下探,但價格體系出現裂縫、越降價越難賣的局面出現後,很多車身上的豪華味越來越淡。
比如,隨著奧迪A4L在進入2024年之後,已經被擠出中型車TOP10,2024年1-6月,累計銷量54914輛,月均不破萬,且同比下滑59.25%。最終,整個奧迪的入門系列車型,在當前的市場里,已經難稱豪華。同病相憐的,自然還包括整個品牌都在下滑的凱迪拉克。
寫在最後:
客觀來看,在持續了18個月的價格戰後,在消費者已經習慣之後,車企明確的表示成交價會上漲,並不好輕鬆被大眾所接受。但考慮到,汽車行業的規律從來都是漲跌自由,根據市場供需關係來走。好賣的,漲價也擋不住,不好賣的,降價也難以解決庫存。所以,只能等待時間震蕩之後,重新回到平衡。
而眼看著,隨著華為的鴻蒙智行陸續發力,以及有著華為技術的一系列合作車型陸續入市,以及賓士寶馬等頭部車企也重新思考了價格戰。眼前的新局面就變成了,用技術突圍,完成對價格的進一步拉升。
那麼,基於事實來看,從今年8月開始,豪華車發生漲價潮,只是時間問題。寶馬已經最早最好了相關調整,接下來則是市場的洗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