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體驗上海無人駕駛網約車:價格優勢明顯、等待時間較長

2024年07月12日21:50:37 科技 6316

記者體驗上海無人駕駛網約車:價格優勢明顯、等待時間較長 - 天天要聞

蘿蔔快跑無人網約車。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俞金旻攝

「(上海)嘉定一直都有,有一年多了,但不溫不火的,今年5月感覺突然多了起來,路上一直可以看到。」談到無人駕駛網約車,滴滴平台的秦師傅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他最近已經關注到武漢投放無人駕駛網約車的新聞了。

從武漢到上海……伴隨蘿蔔快跑等無人駕駛網約車跑馬圈地,圍繞無人駕駛的爭議也引發關注。

無人駕駛技術是否成熟可靠?是否存在「低價搶單」,其安全性又如何?7月11日,貝殼財經記者在上海進行了評測,發現蘿蔔快跑里程單價僅為普通網約車平台的四分之三,包含暫時優惠後甚至能達到網約車的一半,而小馬智行的價格基本與普通網約車相當。駕駛途中,總體較為平穩,不過,無人駕駛網約車車速相對要慢一些,單次叫車等待時間較普通網約車時間略長。

此外記者發現,系統所設定的上下車點多為公交車站等,與實際目的地有一定距離,如遇到惡劣天氣,無法便利出行。

價格為普通網約車的3/4等待時間較長

記者體驗上海無人駕駛網約車:價格優勢明顯、等待時間較長 - 天天要聞

同一線路同一時段不同平台價格截圖。app截圖

7月11日傍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來到蘿蔔快跑和小馬智行app上顯示的上海市嘉定區服務區域,體驗乘坐無人駕駛的網約車。記者發現,在兩款app上均只能在標出的站點叫車,並在app上標出的站點下車,不可以在任意地點下車。記者觀察發現,系統所設定的上下車點多為公交車站等,與實際目的地有一定距離,如遇到惡劣天氣,無法便利出行。記者設定起點為「寶安公路墨玉北路公交車站」站點、終點為「安亭汽車站」站點。在小馬智行叫車頁面,用戶還可選擇三座suv和五座suv,還可選擇安排無人駕駛車輛或有安全員的車輛。

18時30分,貝殼財經記者同時在滴滴、高德、小馬智行和蘿蔔快跑預約自上海嘉定寶安公路墨玉北路公交車站至安亭汽車站的訂單,其中蘿蔔快跑為「已優惠4.63元,預估10.79元」,小馬智行預計為18.8元,而高德快車、滴滴快車均為預估17至19元不等,普通計程車則預估達到30元以上。

貝殼財經記者發現,蘿蔔快跑里程單價僅為普通網約車平台的四分之三,包含暫時優惠後甚至能達到網約車的一半,而小馬智行的價格基本與普通網約車相當,但還是明顯比計程車便宜。

18時45分,貝殼財經記者分別從兩個平台同時下單,均顯示需排隊。其中蘿蔔快跑顯示等待約10分鐘,小馬智行顯示排隊10位,沒有給出明確時間。18時56分,貝殼財經記者打到蘿蔔快跑,距離2.8km,預計8分鐘後到達。與叫普通的網約車相比,10分鐘左右的等待時間較長。

19時5分,車輛抵達。記者通過車輛編號及車牌號確認車輛,在車門後側觸摸屏上輸入手機尾號即可開門上車。車內僅後排三個座位可以乘坐,安全員坐在主駕駛位,主駕駛位和副駕駛位後方均有供后座乘客使用的顯示屏,記者根據車內語音提示系好安全帶後,車輛起步。

行駛過程中,乘客可以通過顯示屏觀看路況及行程情況。記者注意到,顯示屏可實時顯示周圍的車輛及行人,並及時調整行車路線。

車內安全員王先生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他已經從事安全員工作2年多了,每天工作時長為8小時,其中1小時充電,1小時休息,實際在路上「跑車」6小時左右,約150公里。「我主要是監管無人駕駛車輛的安全性,如果遇到突發情況我只要動一動方向盤或者是輕踩剎車油門,車輛的控制權就直接交給我了。」

行駛總體平穩,小馬智行有急加速和急剎車

乘車過程中,貝殼財經記者感到車輛整體行駛較為平穩,未出現猛加油門、急剎等情況,但車速較路面行駛的其他車輛來說要慢一些。行車過程中,安全員雙手始終手心向上,放在方向盤下方。「車速是按照道路限制開的,道路的限速不一樣,車速也會有調整,乘客不能要求車速,所以比較適合不趕時間的人坐。」安全員王先生說,他曾是一名網約車駕駛員,2年前改行做了安全員,感覺安全員比較輕鬆但也很枯燥。據王先生透露,據他所知,目前蘿蔔快跑在上海嘉定地區運行的無人駕駛網約車均配備有安全員,工資由底薪+時長組成,基本上和網約車司機收入相當。

王先生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其實無人駕駛網約車還是相對比較安全的。「我做安全員的這兩年時間裡大概遇到過3次事故,都是別人追尾我們,都是對方的責任。」王先生表示,無人駕駛網約車都是按照道路規定限速行駛,不會超速,有的時候其他車輛比較著急,在超車時容易發生事故。「我們對新事物要有包容度,其他車路上天天出事故的多了,不能要求無人車一點都不出事故。」

記者注意到,車輛在一個路口需要掉頭的時候,由於路口比較狹窄,晚高峰車輛密集,蘿蔔快跑車輛嘗試多次前進倒車均無法正常拐彎,這時安全員王先生就手動接管車輛幫助其掉頭。

記者體驗上海無人駕駛網約車:價格優勢明顯、等待時間較長 - 天天要聞

蘿蔔快跑無人網約車安全員正在監控車輛安全。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俞金旻攝

安全員王先生還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在上班期間絕不可能出現網上所說安全員打瞌睡的情況。「我們頭頂有好幾個攝像頭監督著,如果閉眼三秒,系統就會報警,超過一定時間車輛就會減速靠邊停車,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們是要被扣錢的。」

19時25分,車輛準時抵達目的地。記者下車後,車輛在原地停留了約2分鐘後駛離。蘿蔔快跑app顯示,本次行程共計11.66元,優惠後實際支付8.16元。

返程時,貝殼財經記者選擇了小馬智行app,由於站點限制,只能選擇有安全員的三座suv。19時12分,記者點擊叫車按鈕,頁面顯示有6人正在排隊;19時46分,記者叫車成功,頁面顯示呼叫的車輛主駕位有安全員,車型為雷克薩斯rx450h,預計21分鐘內到達。記者注意到,這輛車在8公里以外。

20時02分,記者上車,在行駛過程中明顯感到了有急加速和急剎車,以及車輛在判斷時激光雷達所發出的噪音。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在一個左轉路口,由於一輛直行大巴車車體較大,記者所乘車輛判斷佔據了它的左轉車道,它並未強行通過,而是一直在車後等待大巴車先行。顯示屏上的車輛行駛方向顯示,車輛正根據前車位置不斷變化拐彎程度,當前車拐彎至後車可以完全通過時,記者所乘車輛向左打方向繞過了它,繼續向前行駛。

20時25分,車輛準時抵達目的地。小馬智行app顯示,平台計價規則為首3公里14元,超過3公里部分每公里2.7元,記者本次行程5.6公里,共計價21元,由於使用了首單優惠券,本次行程無需支付費用。與此同時,系統還記錄下了本次行程中共完成無保護左轉3次,變道4次,通過紅綠燈11次等數據。

傳統計程車和網約車會被取代嗎?司機看法不一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國內首個「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範區」封閉測試區在上海國際汽車城正式運營;2020年,嘉定區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的全域開放,隨後,滴滴、小馬智行、百度智行、autox等企業相繼拿下自動駕駛路測牌照並在嘉定開展測試及示範應用。

7月12日,記者在上海嘉定區安亭鎮採訪多位網約車司機。

「主要還是一些平台抽成太多了,你看你這單14塊錢的訂單,我只能拿到10.7元,如果哪裡招聘安全員我也願意去。」網約車司機李師傅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他每天平均出車14小時左右,刨除成本月收入在1萬2千元左右。「沒什麼天大的事情,我一天都不敢休息,休息一天就是損失。現在無人車越來越成熟了,我們究竟還能開幾年,我也不知道。」

而來自大眾計程車公司的王師傅卻表示,他一點都不擔心,「我是崇明人,開「差頭」(上海話,計程車意思)已經25年了,我們做的一直是服務,我還是相信人的服務一定比機器好,比如我們在機場可以幫乘客開車門搬行李,它無人車能做得到嗎?」王師傅堅信兩者會共存,只要做好本職工作,不用過度去擔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俞金旻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柳寶慶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清華專家破百年陳規!滬上論壇曝電力革新,陳磊構想太敢了 - 天天要聞

清華專家破百年陳規!滬上論壇曝電力革新,陳磊構想太敢了

聽說了嗎?清華大學的專家居然說要徹底打破電力系統運行了上百年的規矩!就在上海那場新能源論壇上,陳磊研究員拋出個重磅觀點 —— 以後用電不用再看頻率臉色,有功功率想咋調就咋調!這事兒要是真能成,咱們家裡的空調、電動車充電可就再也不會因為電網不
消費活力釋放,上海零售商業形態向「文商旅體展」融合演進 - 天天要聞

消費活力釋放,上海零售商業形態向「文商旅體展」融合演進

2025年二季度,在上海市政府經濟刺激方案推動下,上海商業市場消費活力逐步釋放,但零售物業租賃指標的復甦態勢仍顯平緩。核心商圈平均租金為1877元/平方米/月,平均出租率為94.71%,整體表現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徐家匯、陸家嘴等商圈憑藉成熟商業生態,表現相對突出。但與非核心商圈相比,從存量、新增供應、凈吸納量等指...
OPPO K13 Turbo 系列真機曝光,7 月 21 日發布 - 天天要聞

OPPO K13 Turbo 系列真機曝光,7 月 21 日發布

IT之家 7 月 11 日消息,博主 @i冰宇宙 今日分享了一款帶保密殼的新機真機圖,配備 RGB 燈效以及主動散熱風扇,預計為剛剛官宣的 OPPO K13 Turbo 系列。IT之家注意到,OPPO K13 Turbo 系列將於 7 月 21 日發布,在 GeekBench 6.3.0 中單核成績為 2156 分,多核成績為 6652 分,預計搭載高通驍龍
醒醒吧!CEO猛吹AI寫95%代碼,績效考核卻還在拼程序員手速? - 天天要聞

醒醒吧!CEO猛吹AI寫95%代碼,績效考核卻還在拼程序員手速?

編譯 | Tina在 AI 工具席捲開發圈之後,一批技術老兵的工作方式悄然發生變化。Superhuman (原生 AI 郵件應用)工程負責人 Loic Houssier 正是這場轉型的親歷者之一。這位出身數學背景、擁有密碼學工程經驗的 VP,曾帶領團隊經歷了從大型 B2C 到核心底層架構的複雜挑戰。而當 ChatGPT、Claude Code 等工具走進日常
從領先到落後:英特爾正經歷「寒冬」 - 天天要聞

從領先到落後:英特爾正經歷「寒冬」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7月11日,據外媒報道,英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近日在發表內部講話時直言英特爾已不再是領先晶元製造商,甚至不在前十。其市值如今僅約1000億美元,與18個月前相比大幅縮水,而英偉達市值卻一度突破4萬億美元,形成鮮明對比。「二三十年前,我們確實是行業領導者。可如今的世界已經變了,我們已不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