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浦東發布」微信公號消息,老舊小區難以安裝充電樁,導致充電補能不方便,是困擾許多電動汽車車主的問題。近日,周家渡街道引入移動充電機器人,探索充電設施與車位解綁的電動汽車用車模式,進一步方便居民生活。
雪野二村是一個老舊小區,建成於上世紀80年代初。小區總戶數1302戶,因為停車位資源緊張、無固定產權車位、規劃電容有限,整個小區未能部署專用充電設施。隨著居民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持續上升,「充電難」成為不少居民心中的難題。
人大代表了解到這一問題後,多次來到小區實地調研,結合實際情況尋找解決方案。新區人大代表、上海市實驗學校常務副校長瞿祖芳從小區現有電動汽車數量、小區停車位實際車位劃線情況、車位距離居民樓安全距離等多方面分析,提出引進移動充電設施黑馬原力移動超充站,探索將充電設施與停車位解綁。居民「掃一掃」就能喚來移動充電機器人,實現「樁找車」的充電模式,讓小區每一個車位都能變成充電車位。
小區內建設一座小巧的移動超充站,站內配備2台移動充電機器人與一座補能樁,無需佔用小區停車位,也不用佔用超高電容,極大降低基礎設施建設難度。需要充電時,居民只需掃描二維碼,輸入車牌信息及車輛停靠位置即可下單,還能使用排隊功能預約充電。
值得注意的是,移動充電機器人自帶電池包,還能提供應急保電、峰谷模式等功能,為居民帶來更加綠色、柔性、安全的智能充電服務。
黑馬原力創始人鄧曉光表示:「此次移動充電機器人在老舊小區成功落地,將為更多城市社區帶去便捷、高效的充電解決方案,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移動充電機器人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完善,讓更多居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