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上汽硬剛小米

2024年04月08日23:25:17 科技 1398

今夜,上汽硬剛小米 - 天天要聞

01、杠上小米SU7

「到底什麼是真智能?」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在4月8日智己L6超級智能轎車發布會上,提出了這樣一句疑問。作為上汽集團自主高端品牌,智己是上汽在新能源賽道一次重要的戰略布局。

「手電筒、手機支架、外接音箱座、外接的氛圍燈,真的可以用琳琅滿目來形容,我和團隊都非常佩服友商的想像力。」劉濤沒有明說,但是大家都聽得出來,這位友商指的是小米。

也許因為與小米SU7是直接競品,智己L6的整場發布會,數次提到了「雷總」,暗裡沒少「陰陽」小米SU7,明裡也直接把其作為對標產品,從三電到零百加速時間、底盤比了個遍。有網友總結稱,智己L6這是全程對標小米SU7。

算上這次發布的新車,智己品牌成立三年多來,共推出了四款車(L7、LS7、LS6、L6),L系列是轎車,LS系列是SUV。智己已經在去年的廣州車展上展示了部分智己L6的亮點,如零百加速躋身2秒俱樂部、最高CLTC續航突破1000km等都得以實現。

而前一陣子讓騰勢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趙長江和劉濤隔空互懟起來的超快充固態電池,也在這次發布會正式亮相。

據劉濤介紹,這是行業首個准900V超快充固態電池,充電12分鐘續航可增加400km。搭載該電池系統的智己L6被稱為Max 光年版,屬於全系頂配。

鑒於智己L6已經在今年2月的第100屆日內瓦車展上首發亮相,外觀已經不再神秘,依舊是家族化的設計,內飾也與智己LS6高度相似。

在智能配置上,全系標配英偉達Orin X晶元和激光雷達,也意味著該車全系都能使用智己的無圖城市NOA功能。按照官方說法,智己本季度開啟無圖城市NOA公測,年內就可實現開全國。

拋開智能配置,智己L6最核心的黑科技是在駕控上,對新手友好。智己行業首創的靈蜥數字地盤,囊括了車輛所有維度動態性能的聯調聯控,也是全系標配。而其配備的智慧四輪轉向系統,可以實現「蟹行模式」,簡單說就是對角線方向的一種前行模式,有點類似仰望,但是還沒達到原地掉頭能力。車輛更多配置也不一一贅述,用劉濤的話總結,開智己L6直接增加10年駕齡。

作為上汽集團、張江高科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打造的汽車品牌,智己汽車一出生,便被巨頭的光環籠罩。

天眼查App顯示,2020年,智己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上汽集團、張江高科等合夥成立的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公司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66.3481%,淘寶(中國)軟體有限公司控股的杭州灝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智己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6.587%。

今夜,上汽硬剛小米 - 天天要聞

▲(圖源/智己汽車官方微信)

早在發布會前幾天,智己L6開啟了靜態體驗,就有不少汽車自媒體將其和小米SU7對比。

「流量不一定代表真理,真理常常不掌握在流量手中。」劉濤此前發微博感慨。雖然沒有直指小米,但部分網友認為有「陰陽」小米之嫌。畢竟前幾日小米SU7成了各大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碼,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因為知道智己背後有阿里巴巴集團的助力,也有人開玩笑說,讓馬雲助陣智己L6的發布會,流量自然就上來了。

不可否認,起售價21.59萬、頂配29.99萬元的小米SU7強勢而來,4分鐘大定破萬,7分鐘大定破2萬,27分鐘大定破5萬……讓不少友商都為之一顫。

而這次發布會結束後,智己L6便開啟預定,Max標準版,不超過23萬元;智己L6 Max超強性能版,不超過29.99萬元;智己L6 Max光年版,不超過33萬元。同時開啟「限時預訂權益」——2000元意向金即可抵5000元購車尾款,以及1萬元豪華配置升級基金

無論智己是否有意和小米一爭高下,此次智己L6上市,背後承載的是上汽集團對搶佔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期望。

02、20萬為界,避免內耗

實際上,這場發布會是上汽集團調整了新能源汽車的戰略重心後,智己舉行的首場發布會。

目前,上汽集團旗下的整車企業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板塊:一是上汽輕卡、申沃客車、上汽紅岩和南京依維柯組成的商用車板塊;二是上汽通用上汽大眾這兩個合資公司,分別擁有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和大眾、奧迪斯柯達幾個合資品牌;剩下的就是大通榮威名爵五菱寶駿以及智己、飛凡構成的自主品牌了。

2023年,上汽集團共賣出502萬輛整車,其中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達到了112.3萬輛,創下歷史新高,但對上汽來說這遠遠不夠。

去年,在自主品牌中,上汽大通年銷量為20.4萬輛,產品以偏商用的輕客系列和皮卡為主;走低端路線的寶駿,去年賣了51641輛車。而上汽通用五菱賣出的50萬輛乘用車中,宏光MINIEV和五菱賓果合計佔了47萬輛左右,但這兩者都是微型車,只能成就銷量,對於品牌和利潤作用不大。

而榮威和名爵,都是上汽集團收購而來的英國品牌。名爵屬於「牆內開花牆外香」,在海外市場賣得更好,而榮威在中國市場的盤子沒有大幅增長之勢。

因此,對於上汽集團而言,名爵和榮威守好海外市場和燃油車市場,據勢向新能源轉型即可。在高端新能源市場,還是得靠智己和飛凡。

早在2018年,上汽就曾試圖讓榮威轉型向新能源,推出了純電豪華SUV榮威MARVEL X,可惜榮威MARVEL X市場表現並不理想。2020年5月,上汽成立了「R品牌」,屬於榮威旗下。一年後,「R品牌」權重再次上升,正式成為獨立品牌,改名為飛凡汽車

就在「R品牌」成立的同一年,智己也誕生了,作為上汽集團的「一號工程」,志在打造「中國的特斯拉」。

按照最初的規劃,智己和飛凡打的是中高端市場的組合拳,智己主攻30萬元以上市場,飛凡主打20萬~30萬元市場。

一開始,兄弟倆配合得很好,「二者車型都是岔開的,智己發SUV時,飛凡就發轎車,智己發轎車,飛凡就發SUV。」一位接近智己的行業人士告訴「市界」。

今夜,上汽硬剛小米 - 天天要聞

在2023年下半年以前,智己和飛凡按照上汽集團規劃的路線各自發展。比如,2022年,智己品牌首款車型L7,價格在36.88萬~40.88萬元,彼時飛凡R7的價格是30.25萬~36.95萬元;2023年上半年,智己LS7價格是30.98萬~45.98萬元,飛凡F7的價格在20.99萬~30.19萬元之間(以上價格均為首次正式發布官方指導價)。

但規劃趕不上變化,去年車市價格戰愈演愈烈,智己也調整定價策略。2023年10月,智己推出新車,LS6以遠超消費者預期的權益價格21.49萬~27.69萬元上市。消息一出,外界開始擔憂兄弟倆是否會出現內耗。

里斯品類創新戰略諮詢汽車行業負責人、高級顧問趙春璋告訴「市界」,智己前兩款車L7、LS7原有定價偏高,脫離大眾主流市場,市場空間有限,尤其隨著「油電同價」時代到來,原有定價存在巨大戰略風險。

而在LS6上,智己學乖了。但定價不免和飛凡的目標市場出現重疊,「產品差異化不足,未能形成明顯區隔。」趙春璋說。

既然大環境決定了價格戰無法避免,上汽集團索性給這兩個品牌重新劃分陣地。據億歐汽車報道,上汽集團已經決定以20萬元產品定價為分界線,飛凡未來主攻10~20萬元價格帶,作為銷量擔當;智己定位20萬元以上市場,繼續承擔集團品牌向上的重任。

03、上汽集團的關鍵一戰

智己和飛凡雖被視為上汽集團高端電動「雙子星」,但不同的出身或許早就註定了二者不同的命運。

相比於智己,飛凡的股權結構更簡單,上汽集團持有95%的股份,擁有絕對的自主權。但智己背後,有十數家投資機構,是股東們托舉出來的品牌,同時也是上海高端電動車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

智己成立至今,已經完成了三輪融資,合計融資規模高達480億元左右,最近一輪發生在今年3月。如果一定要比較智己和飛凡在上汽集團的分量,答案很明顯。

二者銷量表現差距也明顯,飛凡從獨立運營以來,銷量一直沒起色,2022年,飛凡銷量為1.45萬輛。整個2023年,飛凡銷量只有2.1萬輛。作為對比,去年表現不佳的小鵬G6,2023全年的銷量也超過了4萬輛。

相比之下,雖說智己去年的銷量也不過3.83萬輛,但是因為出現了LS6這麼一款爆款,12月份銷量也算衝上萬輛新台階。

伴隨著定位的調整,飛凡和智己的權重也出現了分化。

3月15日,據國內媒體RoboX報道,飛凡已開始實施裁員,裁員比例70%以上。

兩天後,飛凡官方闢謠稱,飛凡汽車仍會保持獨立運營,並進一步深化「輕資產」戰略,通過加強與上汽集團相關優勢資源的協同,優化業務職能,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今夜,上汽硬剛小米 - 天天要聞

「市界」了解到,去年飛凡品牌便已被整合到上汽乘用車體系,與榮威、名爵平級。上汽很看重智己,硬是讓飛凡在產品規划上讓路。有消息人士透露:「本來4月飛凡是要上一個改款車型的,結果因為智己L6要在4月上市,就被取消了。」

而飛凡官方所說的「輕資產」戰略,其中一部分指向的也是人力成本。「職能部門可以用乘用車公司的人,原先飛凡在上汽研發總院和零束科技的兩個智駕團隊也進行了合併。」一位上汽集團員工對「市界」說道。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浪潮中,傳統車企想要完成轉型並不容易,不僅要主動調整工作節奏,以防被內部機制掣肘,還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與造車新勢力、其他傳統車企這些或新手、或老對頭明爭暗奪。幾乎所有車企都希望在自己的品牌上釋放最核心、最先進的技術,在中國汽車工業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極氪之於吉利阿維塔之於長安嵐圖之於東風、埃安之於廣汽,智己之於上汽……都是如此。

從2023年的市場表現看,極氪賣出新車超11.8萬輛,截至2024年3月30日,全新極氪001大定訂單已突破3萬台。去年阿維塔銷量不及智己,但目前2024款阿維塔12大定已經突破了4萬。

「對比其他車企,尤其是長安,吉利等,上汽需要多品類品牌布局策略。」趙春璋認為,準確識別最大市場機會並布局相應品牌,才能讓上汽握住新能源汽車競賽的主動權。

很顯然,上汽也清楚這點。在2023年9~12月的投資者關係會上,面對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進入汽車行業智能電動新賽道的問題,上汽集團表示,要發揮自身在用戶基盤、服務網路、產業布局以及穩定的現金流、成熟的造車體系等方面的傳統優勢。

另外,把握「場景創造價值、數據決定體驗、軟體定義汽車」的行業變革趨勢,打造新一代智能電動車的整車架構,並以此拉動多個整車技術攻關項目,加快關鍵技術研發和落地,並瞄準用戶痛點,研發推出更符合用戶出行場景、更能提升用戶體驗的智能電動車新產品,實現同等車型「價格最優」、同等價格「配置最優」,儘快實現新賽道上的銷量突破。

這次,具體到智己身上,不能只有LS6這一個爆款成了管理層的共識。智己L6新車發布會過後,上汽集團的關鍵一戰也已經來了。

作者 | 劉冬雪

編輯 | 田晏林
運營 | 劉 珊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雷軍:小米造芯至少做十年、至少投500億,YU7不可能賣19.9萬元 - 天天要聞

雷軍:小米造芯至少做十年、至少投500億,YU7不可能賣19.9萬元

2010年,小米成立之際,外界應該無法想到,這家公司將來有一天會在手機之外展現出更多的可能性。「回望過去的15年,不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高峰還是低谷,小米始終堅持技術為本,不斷向前,這就是我們的成長之路。」在小米成立15周年之際,雷軍表示,過去5年小米在核心技術研發上大約投入了1020億元。未來5年,小米將在核...
踐行囑託一年間|威海:培育新質生產力 推進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踐行囑託一年間|威海:培育新質生產力 推進高質量發展

升級傳統產業 壯大新興產業 布局未來產業威海:培育新質生產力 推進高質量發展海工裝備、輪胎、紡織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紮實推進,核風光儲新能源、碳纖維新材料、現代海洋等領域新興產業快速壯大,水下機器人、無人機、手術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加快布局……威
今日數據精選:比亞迪歐洲電車銷量擊敗特斯拉;80%真人主播帶貨不如數字人 - 天天要聞

今日數據精選:比亞迪歐洲電車銷量擊敗特斯拉;80%真人主播帶貨不如數字人

【宏觀經濟及政策】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衛最大出資國,向WHO認捐5億美元日內瓦時間5月20日,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WHA)上,成員國一致通過了世衛組織2026—2027年總額為42億美元的預算,批准將各國分攤的強制性會費提高20%,並通過了討論三年之久的《大流行協定》。據路透社報道,中國宣布將在五年內向WHO捐款5億美元。(財...
特朗普政府下令!禁止哈佛招收國際生;官方通報「天價耳環」進展;小米YU7發布!雷軍:19.9萬元不可能;比亞迪在歐擊敗特斯拉丨每經早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政府下令!禁止哈佛招收國際生;官方通報「天價耳環」進展;小米YU7發布!雷軍:19.9萬元不可能;比亞迪在歐擊敗特斯拉丨每經早參

每經編輯:陳鵬程,王曉波1 何立峰:中國歡迎美資企業深化對華互利合作 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持續發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22日晚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美國摩根大通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 何立峰表示,近日中美經貿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為兩國繼續開展經貿合作創造了條件。中國正在著力構...
黃子韜下場,能「整頓」衛生巾行業嗎? - 天天要聞

黃子韜下場,能「整頓」衛生巾行業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一財商學,作者:劉嘉玲,頭圖來自:AI生成在黃子韜宣布要做衛生巾兩個月後,其主理的品牌朵薇正式上市了。疊加明星效應後,朵薇在當晚正式上線發售中取得不錯成績,開售15分鐘賣出19.5萬件,當晚銷售額突破4000萬元,全天銷
小米YU7系列全系搭載800V碳化硅高壓平台 - 天天要聞

小米YU7系列全系搭載800V碳化硅高壓平台

【ZOL中關村在線原創新聞】小米YU7系列全系搭載800V碳化硅高壓平台,這一先進技術為車輛的長續航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中,小米YU7續航能力表現尤為突出,最高續航里程可達835km,在中大型純電SUV續航排名中一舉奪魁,展現出卓越的續航實力。而小米YU7 Pro同樣表現不俗,其CLTC續航里程達到770km,在四驅純電SUV續航榜單中位列...
小米自研晶元亮相! - 天天要聞

小米自研晶元亮相!

投身「造車」後的小米,又一次上路了。5月22日,在小米創業15周年之際,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發布了兩款小米自主研發設計的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