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提「質」 芒果打造「文化+科技」雙引擎

2024年03月30日17:45:40 科技 1759

 3月28日,第十一屆中國網路視聽大會在成都開幕。近年來,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在內容行業的應用日益深廣,尤其是文生視頻等技術的突破,網路視聽行業正處於自主擁抱技術、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窗口期,AI相關議題也因此成為全行業謀求轉型跨越發展的焦點。

  28日下午,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廣播電視台)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副台長蔡懷軍出席大會主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以「智」提「質」,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芒果思考》。

以「智」提「質」 芒果打造「文化+科技」雙引擎 - 天天要聞

  蔡懷軍強調,文化+科技不僅是舞台上一個高難度的鏡頭,不僅是一個環節上的小小創新,應該貫穿於創意策劃、落地執行、數據分析、商業化等全鏈路,才能影響整個產業結構,才能帶來巨大的產業價值和想像空間。湖南廣電在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自信、自主,用好科技這一利器,創造更多價值,化危機為勃勃生機。

  以下是蔡懷軍發言全文:

  大家剛剛看到的這個AI導演「愛芒」,TA是我們打造的國內首個綜藝導演,TA背後有一群非常強大的老師,是湖南廣電所有的內容製作超級團隊,正在以幾何倍速訓練成長。

  「愛芒」的誕生是湖南廣電內容和技術雙劍合璧,也是我們轉型跨越的新質生產力。就在這個月,******再次來到湖南,提出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形成更多新的文化產業增長點」,為我們如何更好地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方向。

  一、找尋一個需求:文化和科技融合,要為人民服務

  黨媒國企是湖南廣電的根本屬性,在主力軍搶佔主陣地的進程中,用戶在哪裡,文化科技融合的觸點就應該在哪裡。

以「智」提「質」 芒果打造「文化+科技」雙引擎 - 天天要聞

  近年來,我們更加註重「以科技驅動創新、以創新放大傳播」,打造更受年輕用戶喜愛的主流精品。無論是綜藝節目《聲生不息·寶島季》的多地跨屏,還是紀錄片《中國》第三季的「繪畫+CG」,《超時空尋找》的歷史還原,都讓「科技之美」凸顯了「中華文化之風」,這份美也充分共振到了用戶的心裡,去年底,芒果TV有效會員數超6600萬,近三年平台核心用戶一直保持著20%以上的增速。

  2024年,湖南廣電將以「中國式現代化光明行」為主題創作呼號,推出15個重點項目。新一季《歌手》將打造12場大小屏互動超級直播,紀錄片《馬王堆·歲月不朽》讓文物活起來,還將推出《乘風2024》《中國村花》《另一種藍》《群星閃耀時》《日光之城》等,呈現極致的文化和科技融合探索,讓主流成為頂流,讓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二、錨定一個戰略:建設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主流新媒體集團

  近年來,湖南廣電致力於打造主流新媒體集團,建設國有數智超級平台,就是要做「最懂科技的文化公司、最懂文化的科技公司」,打造內容和技術「雙引擎」。

以「智」提「質」 芒果打造「文化+科技」雙引擎 - 天天要聞

  我們高度重視大模型、AIGC等新技術的探索,很早就搭建了「芒果大模型」,這個大模型是行業垂類的,聚焦應用、專業性強,可管、可控。目前,數千種新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湖南廣電的綜藝節目、紀錄片、電視劇、晚會等,新技術使用佔比超過90%;

以「智」提「質」 芒果打造「文化+科技」雙引擎 - 天天要聞

  我們舉辦了四屆「國際音視頻演算法大賽」,吸引了全球3萬支戰隊參與,招攬了100多名演算法人才。在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過程中,湖南廣電始終保持自信、自主,用好科技這一利器,創造更多價值,化危機為勃勃生機。

  三、打通一個路徑:融合不是點狀的,而是全鏈路的

  在節目創作時,文化+科技不僅是舞台上一個高難度的鏡頭,不僅是一個環節上的小小創新,它應該貫穿於創意、策劃、落地執行、數據分析、商業化等全鏈路,才能影響整個產業結構,才能帶來巨大的產業價值和想像空間。

以「智」提「質」 芒果打造「文化+科技」雙引擎 - 天天要聞

  三年前,我們察覺到長視頻的廣告變現到頂,商業模式急需轉型。以新技術為基座,我們孵化了內容電商平台小芒APP,打造了沉浸式購物、超級直播間、數字導購等融合創新產品,小芒電商GMV實現三連跳,去年突破100億元。

  兩年前,我們捕捉到用戶需求和消費情緒的變化,發現微短劇的風口。結合新技術,我們自主研發「AI智選劇本」等,大芒微短劇實現起量提質,劇本評估量翻番,創作效能提升40%。

  一年前,我們著手打造「數字文博大平台」,靈感來源於我們在研究目標對象時,發現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熱衷於國風國潮,文化自信日益強烈。我們自研了3D建模技術,解決了文物數字化效率卡點問題;同時開發了「智能工具箱」,鼓勵全球用戶共創,助推文物真正活起來、走出去。

  與此同時,我們還運用新技術,推動金鷹卡通與小芒電商的深度互動,打造「線上線下實景娛樂基地」「虛擬現實演唱會」等,升級「馬欄山芒果節」,打造出年輕人最喜愛、更新潮的舞台,加快發展更繁盛的新型文化業態。

  四、營造一個機制;讓融合創新的土壤生生不息

  目前,湖南廣電內容+技術複合型人才佔比達到80%,技術人才90後佔比達到70%。多年來,湖南廣電的技術人才經歷了「運營維護」到「運維與研發並重」,再到「技術主導」的三個成長階段。在芒果的版圖裡,他們不是單純做基座、做運維的技術工種,而是解決內容需求、主導內容走向的「創意工程師」。

以「智」提「質」 芒果打造「文化+科技」雙引擎 - 天天要聞

  他們在芒果的成長是一個完整的生態,這片土壤有陽光、有雨露、有雷電、有成果。

  有陽光,我們建立了「聯席機制、動態虛擬小組、超級工作室」等一系列創新機制,提供給人才更廣闊的創新環境;

  有雨露,我們創新設立了「文化科技融合特別激勵、技術重大創新突破獎」等,進一步完善複合型人才貢獻評估體系,讓內容技術團隊心智打通、聯合共創,共享創新成果;

  有雷電,我們建立起了獨具特色的市場化考核機制,全員能上能下;

  有成果,注重結果導向,培養更具實踐性、應用型的創新人才,讓他們在芒果繁榮的產業生態上,產出更大的價值。

以「智」提「質」 芒果打造「文化+科技」雙引擎 - 天天要聞

  正是在這片土壤上,我們打造了熱衷創新、熱愛學習、擁護改革、愛惜人才的「芒果新文化」,才讓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創新,在芒果生生不息。

  「今天,當我們握起科技這桿筆,如何讓所寫的文章,沒有因為技術的加入而炫技空洞,真正做到離讀者更近?讓傳播更遠?我們認為,要讓樸素的故事歸於人民,讓真摯的情緒感染人民,讓文化更容易觸達到觀眾的內心深處、讓中華文化傳遞到更廣闊的世界遠方。」

  剛剛這段結尾,是我讓我們的愛芒寫的,在這裡送給大家。這是芒果的聲音,也是我們未來文化科技融合創新的呼喊。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雷軍:小米造芯至少做十年、至少投500億,YU7不可能賣19.9萬元 - 天天要聞

雷軍:小米造芯至少做十年、至少投500億,YU7不可能賣19.9萬元

2010年,小米成立之際,外界應該無法想到,這家公司將來有一天會在手機之外展現出更多的可能性。「回望過去的15年,不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高峰還是低谷,小米始終堅持技術為本,不斷向前,這就是我們的成長之路。」在小米成立15周年之際,雷軍表示,過去5年小米在核心技術研發上大約投入了1020億元。未來5年,小米將在核...
踐行囑託一年間|威海:培育新質生產力 推進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踐行囑託一年間|威海:培育新質生產力 推進高質量發展

升級傳統產業 壯大新興產業 布局未來產業威海:培育新質生產力 推進高質量發展海工裝備、輪胎、紡織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紮實推進,核風光儲新能源、碳纖維新材料、現代海洋等領域新興產業快速壯大,水下機器人、無人機、手術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加快布局……威
今日數據精選:比亞迪歐洲電車銷量擊敗特斯拉;80%真人主播帶貨不如數字人 - 天天要聞

今日數據精選:比亞迪歐洲電車銷量擊敗特斯拉;80%真人主播帶貨不如數字人

【宏觀經濟及政策】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衛最大出資國,向WHO認捐5億美元日內瓦時間5月20日,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WHA)上,成員國一致通過了世衛組織2026—2027年總額為42億美元的預算,批准將各國分攤的強制性會費提高20%,並通過了討論三年之久的《大流行協定》。據路透社報道,中國宣布將在五年內向WHO捐款5億美元。(財...
特朗普政府下令!禁止哈佛招收國際生;官方通報「天價耳環」進展;小米YU7發布!雷軍:19.9萬元不可能;比亞迪在歐擊敗特斯拉丨每經早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政府下令!禁止哈佛招收國際生;官方通報「天價耳環」進展;小米YU7發布!雷軍:19.9萬元不可能;比亞迪在歐擊敗特斯拉丨每經早參

每經編輯:陳鵬程,王曉波1 何立峰:中國歡迎美資企業深化對華互利合作 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持續發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22日晚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美國摩根大通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 何立峰表示,近日中美經貿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為兩國繼續開展經貿合作創造了條件。中國正在著力構...
黃子韜下場,能「整頓」衛生巾行業嗎? - 天天要聞

黃子韜下場,能「整頓」衛生巾行業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一財商學,作者:劉嘉玲,頭圖來自:AI生成在黃子韜宣布要做衛生巾兩個月後,其主理的品牌朵薇正式上市了。疊加明星效應後,朵薇在當晚正式上線發售中取得不錯成績,開售15分鐘賣出19.5萬件,當晚銷售額突破4000萬元,全天銷
小米YU7系列全系搭載800V碳化硅高壓平台 - 天天要聞

小米YU7系列全系搭載800V碳化硅高壓平台

【ZOL中關村在線原創新聞】小米YU7系列全系搭載800V碳化硅高壓平台,這一先進技術為車輛的長續航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中,小米YU7續航能力表現尤為突出,最高續航里程可達835km,在中大型純電SUV續航排名中一舉奪魁,展現出卓越的續航實力。而小米YU7 Pro同樣表現不俗,其CLTC續航里程達到770km,在四驅純電SUV續航榜單中位列...
小米自研晶元亮相! - 天天要聞

小米自研晶元亮相!

投身「造車」後的小米,又一次上路了。5月22日,在小米創業15周年之際,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發布了兩款小米自主研發設計的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