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皮狗談科技
在現階段,拜登一直都想要美國晶元製造能快速的發展起來,重回「美國晶元製造」稱霸的時代。在這個背景下,多家美國企業也積極的響應,希望他們的晶元來自於美國本土供應。不過,大多數的企業還是沒有英偉達來得實際。
在主要供應商來自台積電的時候,英偉達大方的給予了美國本土晶元製造廠商英特爾大批訂單,整整高達30萬顆晶元的供貨都交給英特爾來製造。
這樣一來,英偉達就無形的提高了英特爾晶元製造的實力,也相當於為美國晶元製造立下了功。畢竟,真正的美國晶元製造應該出自於美國企業自己的手中。然而,就在英偉達的官宣之後,英特爾緊隨其後來了一個讓人有些意外的消息。
此前,英特爾就說過他們在美建立的工廠將按照市場需求來做規劃。按照英偉達下達訂單來看,英特爾更應該加快對美國晶元工廠的進程才是。但是英特爾卻表示他們最初計劃在明年啟動晶元製造,然而現在面臨著自資金髮放的挑戰,所以他們準備延後晶元工廠的運營。說白了就是,拜登團隊對於這些晶元工廠修建的企業,什麼時候會發放補貼,他們才會什麼時候開始晶元製造。
就筆者看來,這兩方似乎都在逼拜登儘快的做一個選擇。
首先,英偉達給英特爾下達了那麼多的訂單,將部分的供應都押寶在了英特爾身上。而英特爾的目的也很清晰,那就是趕緊發補貼,不發補貼就不想動工。可英偉達未必等得起英特爾的這種操作,一旦英特爾的工廠不可快速的投入到運營當中,英偉達或許會想辦法將供應鏈轉移給其他的廠商,如三星等。
而這並不是拜登願意看到的局面,畢竟提升美芯製造實力的機會近在眼前,白白就錯過又將阻礙美半導體的發展。而且,還可能順勢抬舉其他的晶元製造商,到時候他們要降低的可能就不只是對台積電供應的依賴,而是會擴大這個範圍。
其次,英偉達不斷提高市場影響力的背景下,也有韓企表態將要在美國設立工廠。其中就有SK海力士,或許會在美國設立一個150億美元的晶元工廠。但是這個前提是在英偉達有足夠的需求情況下,SK海力士才會認真的去評估。也就是說,英偉達的市場地位提升,又將影響到美國半導體拉攏外企投資的局面。
如果英偉達在晶元上難產,無法將英特爾作為備選方案,那麼美國半導體在晶元製造上的競爭實力或將遭遇到進一步的削弱。而這歸根究底,都出現在了美國的晶元補貼到底什麼時候發出來。
如今,雖說他們已經幾次三番的說未來幾周內,會確定對英特爾等晶元製造商的補貼,可話是這樣說,實際的行動並沒有前進多少,不然的話英特爾也不會再次強調他們的晶元補貼面臨著挑戰。現在英偉達又開始下訂單,如果再不落實晶元補貼,估計拜登團隊在之後怕很難抓住這個機遇了。
對此,你們是怎麼看待這個事情的呢?歡迎對此進行留言評論、點贊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