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遞網 樂天 12月6日
蔚來集團(紐交所:NIO;港交所:9866;新交所:NIO)昨日發布財報。財報顯示,蔚來2023年第三季度營收為190.666億元(26.133億美元)。
蔚來2023年第三季度經營虧損為48.439億元(6.639億美元),凈虧損為45.567億元。蔚來同時宣布,斥資32億買下江淮資產。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在電話會議上透露,受益於高售價車型佔比提升、零部件成本下降、交付量增長帶來的規模效應,結合銷售政策的精細化管理,整車毛利率提升至兩位數。「如果由蔚來完全自己製造的話,製造成本可以下降10%。」
換電模式可以持續,而且可以盈利
當前,蔚來內部動作頻頻,11月21日,蔚來宣布與長安汽車簽署換電業務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推動換電電池標準建立、換電網路建設與共享、換電車型研發、建立高效的電池資產管理機制等方面展開合作。
根據協議,雙方將聯合推動建立換電電池標準,在統一的電池包標準基礎上,聯合研發可換電車型。
2023年11月29日,蔚來與吉利控股在杭州簽署換電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換電電池標準、換電技術、換電服務網路建設及運營、換電車型研發及定製、電池資產管理及運營等多個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不過,很多人不看好換電業務,認為快充的出現,會使得換電業務失去價值。
對此,李斌認為,換電業務有很多優勢,包括用戶體驗和社會效益。原因是,中國絕大部分城市用戶都是居住在公寓里,很多用戶沒有辦法安裝充電樁,所以換電是非常必要的。我們才把面向大眾群體的第二品牌的換電體系開放了。
「從蔚來的角度,換電業務與雲服務非常像,網路效應非常強,需要長期投入建設,需要先自己充分驗證和充分證明,然後才能對外開放。經過五年多的運營,我們認為是時候開放了。」
李斌還表示,換電模式可以持續,而且是一個可以盈利的。NIO Power在投資方面還繼續。蔚來也在通過各種方式對外進行合作。
「目前還有幾家車企正在洽談換電合作業務,也有第三方合作夥伴購買蔚來的換電站硬體,再交由蔚來負責運營,已經有幾十個換電站採用這種新合作模式。」
李斌指出,長期來看,換電模式是能夠盈利的。已經在某些區域看到了盈利的機會。NIO Power 也在資本層面尋求開放。「目前充電樁業務基本已經盈虧平衡,也有投資者對 NIO Power 獨立融資感興趣,未來不排除 NIO Power 獨立融資的可能。」
明確組織優化、降本增效
2023年11月初,蔚來宣布公司將減少10%左右崗位,具體調整11月完成。這意味著,蔚來可能有2000到3000人離職。
李斌稱,公司根據以下原則確定了業務的優先順序,並制定了組織與業務優化的具體計劃,具體為3個確保,2個提效。
3個確保分別為:1,確保核心關鍵技術的長期投入,保持技術與產品的領先優勢;2,確保銷售與服務能力能夠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3,確保3個品牌9款核心產品的如期上市。
2個提效分別為:1,組織提效,合併重複建設的部門與崗位,變革低效的內部工作流程與分工,取消低效崗位;2,資源提效,推遲和削減3年內不能提升公司財務表現的項目投入。
李斌在財報中表示,「我們近期完成了對公司兩年運營計劃的全面規劃,以確定關鍵目標、優先事項和行動計劃。同時,我們明確了組織優化、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機會。我們將繼續專註於推進核心技術,開發關鍵產品,以及增強銷售和服務能力。」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我們發現組織內部有一些低效的情況,所以我們必須進行組織優化並提高執行效率,將合併重複建設的部門與崗位,變革低效的內部工作流程與分工,取消低效崗位。」
李斌說,具體到項目上,蔚來有一個比較基礎的原則——對於三年內不提升財務表現的項目,將被推遲和削減,以確保公司的長期競爭力。比如,蔚來在電池的自製方面看不到三年內改善財務的能力,蔚來會繼續自研電芯和Pack,但是會交給別人來生產。
雷遞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