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前言
文丨煜捷史館
編輯丨煜捷史館
隨著電商的興起,快遞已然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的快遞什麼時候能送到?」「它現在在哪裡?」,這類問題,也成了我們與商家、快遞公司經常交流的內容。
在這個看似飽和的快遞市場里,一家外來的新勢力悄然崛起,它來自遙遠的印尼,名字叫「極兔快遞」。
面對著中通、順豐等老牌強敵,這家公司是怎麼從縫隙中求生的呢?
在印尼的發家史
提到極兔,那麼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人物——李傑,他從基層做起,憑藉過硬的業務能力在OPPO公司快速晉陞,最後成為區域總經理。
在他的帶領下,所在團隊多次蟬聯公司內部評比第一名,這充分展現了李傑強大的領導力和組織管理能力。
2013年,李傑接受了OPPO派往印尼開拓市場的重任,但當時他對印尼的語言和文化完全不熟悉。
但李傑沒有被這些外在環境所難到,依然保持開拓進取的精神,通過不懈努力,僅僅3年時間內幫助OPPO在印尼站穩腳跟,OPPO手機市場佔有率達到20%。
這對一個外來品牌來說,無疑是一個壯舉,但李傑並不滿足於此。
有了在印尼的成功經驗,李傑看到了這個新興市場的巨大潛力,當時印尼擁有2.5億人口,智能手機滲透率不足50%,存在大量增長空間。
但正是在OPPO銷量上升的同時,物流體系的薄弱開始成為其增長的瓶頸,於是,李傑毅然決定自立門戶,創立極兔快遞來解決這一難題。
2015年,極兔快遞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誕生,創始人李傑原本在OPPO任職,後來看準印尼快遞行業的發展潛力,決定自立門戶。
最初極兔專註為OPPO提供快遞服務,隨著業務不斷擴張,已躋身東南亞頭部快遞企業行列。
李傑引入了自動化分揀中心、電動三輪車進行最後一公里配送等頗具創新精神的舉措,大大提升了作業效率。
儘管印尼對外來企業並不友好,但憑藉精益求精的服務態度,極兔還是在短短几年內成為印尼快遞市場的龍頭老大。
極兔在東南亞多個國家站穩腳跟後,極兔就將戰略重心轉移回中國市場。
那麼,在國內幾大快遞巨頭競爭下,極兔會有出頭之日嗎?
極兔快遞的中國進軍之路
2019年,極兔宣布進軍中國市場,收購上海龍邦快遞,正式獲得在中國經營快遞業務的牌照。
面對龐大的中國快遞市場,極兔採取了靈活機動的市場策略,為快速打開知名度,極兔在定價上採取低價戰略,價格遠低於國內快遞巨頭,吸引大量下沉用戶。
在低價的同時,極兔也注重服務質量,大力招聘並培訓快遞員,確保配送的準時率和用戶滿意度。
極兔最大的助力來自與電商平台的合作,與當時正迅速崛起的拼多多達成合作,在拼多多平台的支撐下,極兔的業務量獲得了爆髮式增長。
那時,拼多多平台的訂單中,有三分之一選擇使用極兔快遞。
在業務擴張的同時,極兔面臨著另一個挑戰,那就是快遞網路的建設,起初,極兔通過「借點為王」的模式,使用國內快遞巨頭的網點進行轉運配送。
但隨著實力增強,這些快遞企業開始對極兔採取限制措施,2020年,多家快遞公司相繼宣布禁止網點為極兔提供服務。
面臨服務網路斷裂的困境,極兔果斷選擇與百世快遞達成收購協議,直接獲取其龐大的網路資源,重建自身的服務體系,這次收購非常成功,使極兔重新獲得了在中國市場立足的空間。
經歷了這些起起伏伏,極兔已在中國快遞市場站穩腳跟,它與國內快遞巨頭形成了正面競爭,用戶也逐漸熟悉並接受了這個新的品牌。
極兔快遞在中國市場的布局策略,主要是它融合了低價優勢與高質量服務的珍貴經驗。
比如它在湖北省這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區域,極兔選擇在武漢建立區域總部,並在武漢、黃石、襄陽等城市建立營業網點,覆蓋了中部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
在發達城市站穩跟腳後,極兔還著眼於第三、四線城市的發展,比如在河南省,極兔選擇了鄭州、新鄉、安陽等城市進行布局,這些城市正處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擁有巨大的消費潛力。
對比不同的城市,極兔也可以根據其消費能力採取差異化定價策略。
並且極兔堅守服務質量,堅持「快」的承諾,為此,極兔構建了自動化的快件分揀系統,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作業效率。
在這些的基礎上,極兔還建立了嚴格的快遞員考核機制,開展服務技能培訓,確保快遞員的專業服務態度。這些舉措贏得了廣大用戶的認可。
憑藉著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與執行力,極兔快遞在中國市場逐步打開局面,實現了規模化發展。
那麼,為什麼說圓通差點被極兔「偷家」呢?
極兔與圓通的矛盾
極兔進入中國市場後,採取低價策略獲得用戶,但也因此與本地快遞產生矛盾,快速發展的極兔受到了圓通的警戒,這個之前靠自己才發展起來的小公司突然開始蠶食自己的地盤。
極兔通過與圓通等快遞公司的網點合作,快速布局全國網路,但隨著業務量增長,圓通禁止網點為極兔提供服務,雙方矛盾加劇。
極兔68億收購百世填補網點空缺後,立即展開價格戰,導致圓通等也被迫降價,利潤下滑。
儘管監管部門干預,但極兔已獲得一定的中國市場份額,其後又斥資收購豐網信息,希望通過技術提升服務,但用戶反映延遲送達和丟件問題嚴重,網路建設與服務水平間存在差距。
與巨額投入形成反差的是,極兔在中國的口碑和盈利並不理想,相比之下,圓通作為本地企業,更了解中國市場與用戶需求,近年通過數字化建設,圓通試圖通過技術提升核心競爭力。
而現在,極兔與圓通之間的競爭將繼續白熱化,雙方都在努力提升自身實力,爭取用戶,服從於用戶,提升服務是企業立足之本。
市場接納與口碑才是企業生存之道,盲目投入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有回歸服務本源,才能贏得用戶認可,面對激烈競爭,雙方都需反思如何在差異化中脫穎而出。
圓通立足於中國本地市場,經過多年積累,已經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網路體系,它更注重以技術創新來提升客戶體驗和運營效率。
近年來,圓通推出多項數字化舉措,如實現倉配一體化,使用自動抓取抓件機器人提高效率,還應用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來進行路徑優化和異常包裹監測。
相較於盲目擴張,這種精耕細作的策略顯然更可持續,技術驅動的提質增效,也更符合當前中國快遞行業的發展階段。
畢竟在用戶數量基本飽和的情況下,服務質量和客戶體驗成為決勝的關鍵。
那麼,在極兔這個攪屎棍進入中國快遞行業後,如今的快遞業務是怎樣的一個狀況?
低價競爭難解快遞業困局
一直以來我國快遞業發展迅速,業務量持續大幅增長,然而增長後的行業並不僅面臨著「成長煩惱」。
特別是在極兔低價競爭導致快遞企業單票收入持續下滑的困局,已成為困擾行業的重要問題之一。
單看數據,我國快遞業務量增長強勁,2022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到1105.8億件,比2019年增長了74%。
主要快遞企業網路規模也持續擴張,網點數量比2019年增長20-40%不等,但增長後的收入並不理想,反而出現了單票收入持續下滑的局面。
近兩年,申通、圓通、韻達等多家快遞企業的單票收入下降幅度均在5%以上,2021年,申通單票收入更是創下5年來新低,僅1.97元。
快遞企業並非不知價格戰的危害,但競爭太激烈,不敢輕易提價,只能通過壓縮成本來應對收入下滑。
此外,快遞企業與網路末端的關係也日益緊張,部分快遞企業為提升效率,直接調整與網點的結算方式,引髮網點強烈不滿。
網點集體向總部反映訴求的情況時有發生,快遞企業只能選擇重新商議,這可能源自快遞企業的決策不夠科學,應提前與網點充分商議,而不是直接執行。
為了解決低價競爭的問題,監管部門也有相應的措施,如金華市郵政局等九部門聯合發布快遞行業規範性文件,要求企業不能低於成本價格惡性競爭。
下一步監管力度還將持續加大,業內人士認為,改善低價競爭環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快遞企業也要從管理和運營上著手,真正實現由粗放增長向精細化經營的轉變。
針對一些惡性競爭現象,快遞企業聯名呼籲要形成頭部企業主導的定價體系,同時監管部門也應該制定價格監管的紅線,讓企業不能低於成本僵持不下。
甚至對於個別「價格破壞者」,可以考慮實施行政處罰,遏制其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而對提高快遞員的薪資待遇的討論,也一直不斷,數據顯示,快遞員月最低收入約3500元,處於較低水平。
有利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並存,快遞巨頭誰能在市場變化中抓住主動,誰就能成為這場競爭的最後贏家。
但對用戶來說,競爭產生的正面效應最為關鍵,比如促使各方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讓用者受益,這也應是快遞企業努力的方向。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