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財說得明白」原創,各平台同步發布,謝絕轉載。
韓國總統辦公室的一則通告,證實了美國的禁令正在暗地裡放鬆。
其實早幾天美國媒體已經爆出了這一消息,只不過還沒有獲得官方的確認,現在終於得到官方確認:韓國的三星和SK海力士獲准向中國工廠提供晶元設備,即使晶元設備包含美國技術也不再受到限制。
可能誰也想不到,美國這麼快就用行動給自己打臉。

01
目前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依然是全球的前兩大儲存晶元廠家。
對於這兩大知名晶元廠家來說,中國市場非常巨大,不容有失,但是美國的限制令卻導致兩個韓國公司無法將最新的晶元設備出口到中國旗下的工廠,這自然也無法保證在中國製造的晶元可以滿足市場的需要。
由於長江存儲等國內公司在近幾年儲存晶元上的技術獲得突破性的進展,對韓國的廠家構成了越來越大的威脅,所以韓國迫切需要美國解除這一禁令。
在這之前,韓國方面強烈的反對美國的限制令,獲得美國暫時的豁免,直到今年的10月11日,在此之前晶元設備依然可以發往中國的工廠。但是在此之後,晶元設備的供應將被中斷。
眼看到了最後期限,全球晶元製造產業鏈卻風雲突變,隨著華為最新手機搭載了完全國產的晶元出現,美國的態度出現了變化。
而現在美國終於同意無限期豁免對韓國兩大廠商的限制。

02
美國會因為韓國公司的生存競爭壓力而放開限制嗎?
顯然不可能。
很明顯,這一次同意提供設備是一個信號,美國想測試各方面的態度。
因為此前美國一直都以非常強硬的態度進行限制,如果突然間完全反轉,取消限制令,實在根本不可能。
但隨著中國大陸在晶元製造上的明顯突破,限制令的效果已經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疑問。美國最擔心的事情是不但未能限制,反而因此失去了整個市場。
這裡說的整個市場,不僅僅是中國大陸市場,很有可能是整個全球市場。
過去的無數案例都說明,一旦我們掌握了關鍵技術之後,我們就可以迅速大規模生產,並且以合理的價格進行銷售。
美國企業習慣於以高利潤價格銷售,在沒有競爭時沒有問題,一旦遇上競爭很快就失去市場的定價權。

03
上面的預測很有可能即將變成現實。
有外國媒體指出,華為的晶元製成並沒有達到七納米,但問題是,實際功能的各個指標卻達到了七納米的水平。
這才是令人驚訝之處,這說明中國製造的晶元擁有更高的性價比。
我們先來看一看台積電的情況。
雖然台積電號稱已經能夠生產三納米的晶元,但實際上的產量卻遠遠低於預期。
有消息人士指出,很有可能目前台積電,三星等晶元製造工藝依然還沒有解決所有的問題,這導致晶元目前的良品率僅達到50%。
有分析師指出,由於台積電很有可能使用的工藝與上一代的工藝相同,所以還未能解決發熱的問題。
現在蘋果新手機的發熱問題,很有可能也與晶元的製造工藝有關。
台積電雖然具備3納米的製造能力,但卻沒有獲得相應的功能。中國製造的晶元雖然可能還未達到七納米,卻獲得了七納米的相應功能。
誰勝誰負,一目了然。
PS:寫一篇文章需要2-3小時,閱讀只需2-3分鐘。
既然看到了這裡,請您花2-3秒,給本文「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