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內,中國能不能出現超越華為的同領域公司?
有人說肯定能,雖然華為目前處於領先地位,但其他公司也在發展,後來居上也不是不可能。
也有人說幾乎不可能,華為的強大很多人都不知道,就算其他公司往死里發展,也是超越不了華為的。
華為有多強大
眾所皆知,華為作為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業務版圖中涉及眾多領域。
除了熟知的手機業務外,華為在通訊設備領域的地位,可以說是無可替代。
比如通信領域,從基礎的通訊設備到複雜的網路解決方案,華為為全球各地的運營商和企業提供了一系列的創新產品。
還有雲計算領域,華為運用了先進的技術和解決方案,為企業和個人用戶提供了靈活、高效的雲服務,滿足了他們在數據存儲、計算和管理上的多樣化需求。
對了,還有物聯網領域。
華為通過智能感應器、遠程控制技術以及高效的數據傳輸手段,為各種設備提供了互聯互通的能力,從而實現了物品、設備與人之間的智能交互。
這種業務的多元化戰略,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可以給華為提供了一個堅實的風險緩衝機制。
退一萬步說,即使華為在某一特定領域遭遇了挑戰,其他業務領域的成果仍能為公司提供穩定的支撐。
除此之外,華為還是全球最大的專利擁有企業之一,在全球擁有超過12萬項專利。這些專利幾乎涵蓋了通信、5G、AI、雲計算、晶元設計、消費電子等各個領域。
更令人深刻的是,這些專利中有90%以上為發明專利。
也就是說,這些專利都代表著原創的、前沿的技術創新,而不僅僅是一些簡單的改進或者應用。
擁有這麼多的專利數量,對於華為意味著什麼?
一方面,體現了華為在科研和技術創新上的投入是巨大的。
華為財報顯示,2022年研發投入達到1615億元,佔全年收入的25.1%,10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9773億元。
另一方面,華為的研發團隊對於科技創新的追求,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華為從事研究與開發的員工超過11.4萬名,佔總員工數量的55.4%。
此外,擁有這麼多專利,意味著華為在與其他競爭對手進行合作或競爭時,擁有了更大的議價權和影響力。
很多情況下,國外卡脖子我們,卡的最多的就是專利。
華為成功靠的是什麼
然而,對於華為來說,最大的財富並不是那些在財務報表上看到的數字,而是公司背後的人才庫。
問一個問題,大家覺得華為的崛起,靠的都是中國人嗎?
舉一個例子,曾經華為在俄羅斯設立了一個數學研究所,裡面有個哥們,在所里默默無聞地工作了好幾年之後,突然宣布開發出了2G到3G移動網路切換的核心演算法,也就是SingleRAN技術。
這種技術有多牛?
過去,每一代移動通信技術都需要有其專屬的硬體設備。
例如2G的GSM、3G的UMTS、4G的LTE等,都需要獨立的基站。這對運營商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經濟和運營負擔。
現在SingleRAN技術出來了,堪稱是顛覆性的技術創新,一下子解放了運營商們。
以後啊,運營商們只需部署和維護一套基站硬體,就可以支持2G、3G、4G甚至之後的5G等不同的通信標準。
好比是,你家裡有三台電視:一台只能收黑白頻道,一台只能收彩色頻道,另一台是智能電視只能播放網路內容。
每當你想換類型的節目,你就得換電視機。這不僅麻煩,而且家裡放三台電視也佔用很多空間。
現在有一台超級電視出來了,它可以同時播放黑白、彩色和網路內容,而且只需要一個遙控器就可以,不再需要為不同的節目換不同的電視。
想想看,是不是舒服多了?
而且華為的全球化策略,是在有鳳的地方築巢,而不是築巢引鳳。
簡單來說,就是國外的優秀人才,可以呆在國外,不需要來到中國。
據不完全統計,華為已在海外設立數十個研發中心,不同國家的專家,都可以為華為最前沿的技術研發做出巨大貢獻。
比如在寒冷的俄羅斯,數學家們深挖演算法的秘密,為華為的各種技術提供核心演算法支持。
在浪漫的法國,研究者們專註於美學的研究,確保華為的產品在功能強大的同時,也具備觸動人心的設計。
在精密製造業著稱的日本,材料學家們則研究著如何讓華為的設備更加堅固、長久。
在德國和英國,這兩個在人工智慧領域有深厚研究的國家,為華為的AI技術注入了強大的力量。
在義大利,微波專家們探索無線技術的新邊界,確保華為的通信設備始終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而在愛爾蘭,商業架構專家們則深入研究如何為華為在全球的運營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樣的布局,有助於華為近水樓台先得月,吸納全球各領域頂尖科研人才為我所用,助力華為成為一家偉大的全球化企業。
並且,為了吸引和培養全球頂尖的科技人才,華為還推出了「天才少年團」計劃。
簡單來說,只要你是真正的頂尖人才,那麼薪資方面根本不用愁,可以輕鬆達到上百萬。
截止2022年4月底,華為「天才少年團」有22名成員,主要集中在人工智慧和演算法領域,來自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大、清華、武漢大學等學校。
結尾
回到開始的問題:20年內,中國能不能出現超越華為的同領域公司?
從現有的情況看,華為已經在全球科技領域建立了深厚的基礎。
華為在多個領域的技術優勢、強大的專利庫、全球研發網路以及優秀的人才儲備,使其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具有極大的競爭力。
所以答案也是顯然易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