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2023年07月17日20:23:04 科技 1072

歡迎大家收看最近有啥事兒,這期我們一起來看看華為最近有啥值得關注的事兒。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7月5日,國際學術期刊 Nature 發表華為雲田奇團隊的論文。這是近年來中國科技公司首篇作為唯一署名單位發表的《自然》正刊論文。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華為作為全球少有的從底層硬體到落地應用全鏈條都打通了的公司,有著非常深厚的積累,華為雲發布的盤古大模型已經深入金融、製造、政務、電力、煤礦、醫療、鐵路等10多個行業,支撐400多個業務場景的AI應用落地。同時在科研領域,華為盤古科學計算大模型,包括藥物分子大模型、盤古氣象大模型和海浪大模型。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底層硬體方面,華為有昇騰和鯤鵬晶元來打造算力生態,被制裁前已經做到了一線水準。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同時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華為雲盤古大模型全棧技術均由華為自主創新的,沒有採用任何開源技術,另外,由於華為雲盤古大模型定位是服務B端,這裡面肯定會有大量行業數據,涉及行業機密,為啥什麼東西看都不看就嚷嚷著開源呢。

其實這個也代表了華為做大模型的思路,把注意力放在應用場景清晰,價值明確的B端,確定能給用戶產生價值,而不是只是讓AI給你寫寫情書之類的C端應用。

第二條值得關注的新聞是,7月13日華為召開了知識產權與創新發布會,正式推出了專利許可的專屬界面。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目前看有手機,WiFi,蜂窩物聯網三類,未來可能還有華為專利積累深厚的計算,儲存等許可項目。

從官網的定價來看,華為的封頂費率基本和國際水平一致,沒有上來就砸價錢。

當然,我們回顧華為運營商業務的發展歷程,華為基本都是靠極致的性價比和服務來打開市場的,有一些市場是默默無聞奉獻了好幾年才打開一個缺口的。

所以說是封頂費率嘛。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在公示中華為還展示了自己過往的研發投入與實力。

近十年累計研發投入9,973億元人民幣,截至2022年底,全球持有有效授權專利超12萬件,其中中國44,478件,美國22,840件,歐洲中東非洲43,088件,亞太11,606件。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2022年專利許可收入5.6億美元,已經簽署的雙邊許可協議180多份,通過專利池接受許可的公司超過350家。

去年這場發布會的時候,華為還沒有公布這些信息,其實華為一直以來就不希望大家太過於專註它收取專利費的事情,因為華為並不希望把這做成自己收入的大頭,專利在國際市場上更多是保護自己。

但是隨著事態的推進,華為失去了太多市場,現在把多年的知識產權積累進行適度的變現,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在一個月前日媒就在報道,華為正在向日本30家中小企業收取專利授權費,同時在東南亞也收取類似的專利費。

這些日本公司主要涉及無線通信模塊相關的通信領域,從小到幾名員工的公司到100多人的創業公司都有囊括,都收到了華為專利付費的要求。

也是時候讓世界感受華為研發的壓迫感了。

沒道理說歐美企業研發強勢的時候,我們交專利費就叫「世界規則」,華為研發強勢了,收專利費就叫「迫害小企業」吧?

我覺得一直以來中國企業都以配合,文明,妥協,尊重的羊群形象出現在國際視野,大家偶爾看到一家跟歐美企業一樣兇猛的中國企業就覺得不適應了。

但實際上這個世界一直都是蠻荒狀態,華為這樣幹才是常態,是正常的,反而先前短暫的十來年的時間是極少數出現的溫和期。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既然你都斷我路了,我為啥不放開手腳大幹一場呢?

這幾年的制裁對華為的影響真的很大,在7月3日谷歌發布的2023中國全球化品牌五十強裡面,華為都已經掉到了第六,前三是位元組跳動,小米,聯想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另外從Brand的出海品牌社媒影響力榜單也能看到華為終端第四十五,下降8名。

這些數據其實都顯示了,過去幾年華為被迫減少全球化投入後,品牌已經進入了一個衰落期。

但在2022年的時候,華為其實已經開始回歸一些國際市場,包括華為的手錶,耳機在很多市場都賣得不錯。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這次P60系列先後在慕尼黑迪拜吉隆坡墨西哥舉行發布會,也意味著華為手機的出海要再次回歸了。

接下來是兩條跟車相關的新聞。

第一個是華為將為問界品牌建設專門的銷售渠道。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其實很好理解,問界是華為車BU一個生態品牌,跟賽力斯,江淮北汽奇瑞一起規劃車型,由華為主導設計,共同開發,使用華為的智能化技術,以及車廠的整車能力,聯合塑造這個品牌。

這麼多整車廠跟華為合作,原本的門店裡擺不下這麼多車,華為肯定要重新找一個更大的地方,把問界車型都放進去,讓消費者自由選購。

不然每個門店就放那麼兩三台車的,顯得華為有偏心的嫌疑,我現在造一個大舞台了,你們百花齊放去吧。

另外華為和賽力斯成立AITO問界銷服聯合工作組,也是為了更好地管理整個服務體系。

就我作為一個問界車主來說,我的服務群裡面的人一個月換一茬,雖然首次保養的時候過去,服務是挺好的,但人員流動性這麼大,確實給我的感覺不是很好。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第二個就是在問界M5 2023更新之後,問界M7 2023和智駕版也來了。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整體外觀變化不大,新增了5座車型。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作為對之前問界M7A柱安全性上的回應,華為稱這次在車輛整體提升上增加了五個億的投入,對車身結構,底盤用料,懸掛結構等進行了全面的升級。車身結構也進行了重新開模,為此重新改造了焊裝產線,車身部分結構用了潛水艇級高強度鋼。

不知道具體效果怎麼樣,但這個堆料的功夫是很有誠意了。

而關於智駕版,最需要關注的是華為ADS 2.0高階智駕包的限時五折1.8萬了,在 7 月進行 OTA 升級後,AITO 城區 NCA 智駕功能將在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杭州 5 城開放,今年三季度不依賴於高清地圖的城區 NCA 將在 15 城落地,四季度將增至 45 個城市。

加上之前華為說要讓大模型賦能智能駕駛的事情,我認為華為是想快速讓更多的智駕車型上路,把數據給跑起來。

本身我們通過最近智駕版以及阿維塔車主的試駕視頻可以看到,華為ADS2.0的威力確實不一般,要是再有足量的數據去優化,那可真是遙遙領先。

最後是一些最近與華為相關的數據。

2023年618期間華為的銷量同比上升52%,從6.5%的份額增加到了10.8%。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5月Questmobile數據顯示,華為運動健康月活4890萬,是小米運動健康的四倍。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華為錢包的月活11437萬人,當然這個數字不是最驚人的,驚人的是使用華為錢包APP的人裡面有14.1%不是用的華為手機,可能是榮耀老用戶?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來老榮耀在華為體系裡面的留存。

華為的用戶真的很忠誠,我們看艾瑞的換機報告里,華為用戶的平均換機周期是442天,是所有品牌裡面最長的。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還有一個神奇的數據是,華為在中國兒童手錶裡面做到了15%的份額,距離第一名小天才還是差了很多,但是差距大大縮小了。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在一個有社交級護城河優勢的巨頭面前,能打到這個份額,屬實是逆天。

另一點就是,華為摺疊屏手機也不只是在中國區賣了。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可以看到華為在中東歐,亞太,都做到了第二,在中東,非洲,中拉美,也做到了第三。

國內市場因為摺疊屏整體的量大了,華為出貨量又穩定,份額出現了下降,但是看全球份額,華為摺疊屏還是在上升的。

所以這一點也佐證了,華為手機的國際化業務正在快速回歸。

我們從DSCC的研究也能看到。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華為Pocket S全球市場佔比15%,Mate X3佔比6%,合計已經21%了。

所以華為整個量還是在起來的,只是一些貨分到海外去了。

我靠,誰不知道賣華為摺疊屏能賺打錢啊。

但比較遺憾的是,華為平板還是面臨一些供應連續性的問題,在一季度同比是出現了出貨量的下滑的。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但是全球銷量來說是止跌的,而且是在全球下跌的情況下,所以可能平板也有一些貨是在傾向海外市場的。

華為最近有啥事兒?上nature,收專利費,造新車 - 天天要聞

總的來說華為最近值得關注的新聞就是這些,感謝大家收看第一期最近有啥事兒。

往後其他品牌的也會跟著更新,總之就是新聞差不多湊夠一期的量就更新一期。

大家要是對手機行業的深度新聞感興趣,歡迎關注我的賬號,我們下期再見。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科技以民為本,上汽通用五菱發布四大板塊多項技術成果 - 天天要聞

科技以民為本,上汽通用五菱發布四大板塊多項技術成果

4月7日,「向上·超越」上汽通用五菱2025技術進化日活動在中國杭州電競中心成功舉行。立足電智化新時代,堅持以民為本,上汽通用五菱不斷向上超越,在神煉電池、靈眸智駕、靈語座艙和靈犀動力四大板塊發布多項技術成果,全面進化人民的電智神車。同時,寶駿品牌旗下首款「智
小米SU7讓「智駕平權」徹底泡湯 - 天天要聞

小米SU7讓「智駕平權」徹底泡湯

上一周車圈最熱門的事件就是小米SU7的事故,身邊人藉此次事故問我小米汽車如何,我說非常好,至少在所有新能源車之中是最靠譜最安全的。因為這個事故不賴小米,或者說這次事故源於對智駕「無腦依賴」的人群。
25款賓士S級發布,能比蔚來ET9強? - 天天要聞

25款賓士S級發布,能比蔚來ET9強?

賓士日前於官方網站上正式公布了 2025 年款 S-Class 車系的車型更新,內容包含了 Drive Pilot 主動輔助駕駛機能的強化、Manufaktur 特別訂製增加了新車色及內飾訂製選項,同時亦強化了信息娛樂系統的科技智能表現,藉此持續提升 S-Cl
2代氫燃料電池新車發布,現代放棄電動車了? - 天天要聞

2代氫燃料電池新車發布,現代放棄電動車了?

現代於 2024 年 10 月舉辦的於韓國首爾 Clearly Committed 活動上,曾首度發表了 Initium 氫燃料電池(FCEV)概念車,不僅揭露品牌全新設計語言,亦預告 2025 年上半年將推出的新一代 FCEV 量產車。UCAR 採訪團隊亦前
大改款森林人發布,還是熟悉的味道 - 天天要聞

大改款森林人發布,還是熟悉的味道

第 6 代大改款斯巴魯森林人最早於 2023 年洛杉磯車展首演,美規車型先後透過自然吸氣、Hybrid 動力與市場進行溝通。近日斯巴魯原廠透過日本官網揭露全新日規森林人的上市信息,預告將推出 2 種動力、6 種車型,以及 STI Sport 等豐富套件。
4月新車扎堆,有快有大又有便宜實惠的! - 天天要聞

4月新車扎堆,有快有大又有便宜實惠的!

2025年第一季度已經過去了,馬上又迎來了新一季度,從各大車企公布的信息來看,多款新車會來,適逢兩年一度的上海車展將開幕,相信各大車企都會把自家今年的重磅新車放在這個時候。那事不宜遲,馬上跟老司機來看看4月有哪些重磅新車。
樂道 L90 官方諜照發布!計劃 2025 上海車展亮相 - 天天要聞

樂道 L90 官方諜照發布!計劃 2025 上海車展亮相

4 月 3 日,樂道品牌官方發布了旗下 L90 車型的諜照,新車計劃於 2025 年 4 月上海車展正式亮相,這一消息在車迷圈引發了熱烈討論。作為樂道品牌第二款重磅車型,L90 承載了消費者對高品質出行的期待。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