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張鴻傑 楊昌鼎)「各行各業不斷在創新高效便捷的智慧場景和服務時,老年人卻不能很好地融入,造成生活不適應、不便利。」1月12日,省政協委員、貴州中創聯律師事務所主任邱剛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難題日益凸顯,甚至有被邊緣化的現象。
邱剛接受記者採訪
對此,今年的貴州省兩會上,邱剛遞交了一份關於《堅持傳統服務方式和創新服務方式有機統一,有效化解我省老年人面臨「數字鴻溝」困境》的提案。
邱剛認為,造成老年人遭遇數字化難題的原因是相關行業對差別化應用對象考慮不足,解決老年人在用智能技術時存在困難。結合我省實際,他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幫助老年人跨越各種「數字鴻溝」難題。
在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方面,不斷完善貴州政務服務網數據資源服務平台中面向老年人辦事事項的板塊,老年人可以線上隨時查詢、了解和掌握相關資訊,並通過該平台辦結各項民生事項;打通數據聯動「最後一米」和不同部門間的數據壁壘,將縣、地級市和省三級的政務服務網數據資源互聯互通,讓省內各地老年人通過政務服務網後真正實現民生事項的「一網通辦」「異地通辦」;在今後1至2年內完成面向老年人的數字化公共服務體系的適應性改造,做到各類辦事事項「數字無障礙」。
在適老化政策設計方面,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省發改委、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等相關部門共同制定出台有關的《指導意見》,引導金融行業開展相應的技術研發和應用,解決老年人在金融服務中面臨的「數字」難題;省衛健委制定出台相關《指導意見》,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就醫時遭遇的困難。
在金融服務方面,著力化解老年人不掌握、不熟悉智能技術的各種問題。逐步採用免觸摸、免輸入的語音智能化系統,以語音智能方式獲得有關金融服務;為確實不能或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保留必要傳統渠道;做好金融行業互聯網智能設施適老化改造,儘快提升金融機構適老智能化水平。
在就醫診療方面,重點解決智能技術預約挂號、移動支付等方面不便的情況;提供語音諮詢引導服務;暢通家人親友為老年患者代辦挂號的信息化服務渠道,進一步完善電話、網路、現場等多種預約挂號方式;增加志願者、導醫人員或社工數量,協助老年患者使用自助機挂號和列印電子發票。
在綜合為老服務方面,借鑒省外模式,省民政局在全省分階段設立面向老年人的「一鍵通」綜合服務熱線,民政部門接受轄區老年人或家屬的申請後綁定手機,向登記備案的老年人每月提供一定金額的基礎服務套餐。該手機撥打服務熱線,專業人員上門提供緊急呼叫、主動關懷、特殊助急、助餐、助浴、助潔等服務。
在普及宣傳數字生活知識和提升老年人數字化智能水平方面,依託街道辦事處、居委會、社區服務中心、老年培訓機構等,通過「幸福數字生活水平提升計劃」,定期向老年人培訓智能手機方面的知識和常用功能。
一審:羅亞楠
二審:李柏杉
三審:彭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