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這幾年的日子可以說不好過了,首先就是5G網路的建設被老美毫無緣由地制裁了,試圖拉攏所謂的盟友,終止與華為5G的合作,也是讓華為在訂單上受損,其次就是華為的3C產品線日子也不好過,雖然桌面電腦、平板電腦這些產品在銷量上沒有什麼太大的跌落,但這些產品畢竟不是華為的「主心骨」,而真正的則是人們手中拿著的華為手機。
華為的手機業務雖然還不及它的通信業務,但其增長速度也是以肉眼可見的速率增加,並且還一躍成為了全球手機出貨量第一名的位置,這讓國人驕傲,但也讓國外企業和政客所膽戰心驚。有人說過「做手機不賺錢,在於交個朋友」,雖然有一些主觀,但也不無道理,手機這種產品還是一次性買賣,如果想繼續盈利 就必須在系統、信息流等方面和多方企業展開合作,手機只是一個載體罷了。
而老美為了限制華為手機的出貨量,更是變本加厲的讓台積電代工廠,對華為進行制裁,通俗地來講,就是台積電無法向華為提供麒麟晶元的代工,走造成的影響就是直到目前華為手機和其他設備中也依然無法使用麒麟晶元,這直接影響到了華為後續產品的發布和計劃。這還不算完,老美又通過谷歌公司對華為進行了進一步的系統方面制裁,讓華為手機上的安卓系統停止更新和谷歌服務,導致華為手機失去了海外的市場銷量,可以說,那時的華為是真得很慘了。
來自華為的反擊
被逼上絕路的華為也不是軟柿子,不是老美想捏就能捏,可能連老美自己都沒有想到,華為居然可以撐到現在,而且還繼續地推出了華為的後續產品,雖然時間上慢,且產品的競爭力也不算特彆強,但華為向我們證明了,依然沒有被打倒。
而華為後續的反擊也正式來臨。首先就是華為經過了多年的5G網路研究,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專利,而正所謂專利,就是其他公司所不能使用的,如果真的要在產品中使用5G網路的專利,就必須向華為繳納專利費用。
華為在前段時間也對蘋果公司進行了起訴,並且獲得了高昂的專利賠償,目前華為還在對其他國外的企業進行專利方面的索賠,我們也是希望華為早點能夠重新回歸到以前的模樣。
華為起訴小米
如果說華為起訴國外公司不稀奇,但是華為這次連本土的小米都告上了法庭,要求小米賠償其專利費用。很多人都對此不理解,認為本身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華為這波操作不夠大氣,但如果這樣想就完全錯誤了。
首先來說,華為擁有的專利也是通過大量的資金投入研發和收購來做到的,如果專利被其他公司隨意使用,並且將其專利據為己有,對華為來說肯定就是莫大的損失,消費者也不能認清專利的所有者是誰。其次就是華為確實在資金鏈上也面臨著問題,還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研發,所以此時的華為真的很需要錢。
總結一下
我自己認為華為沒有做錯任何,就好像我們辛苦做出來的東西,被別人拿來抄襲,甚至是邀功,我們肯定不願意也不高興,華為恰恰如此。各家企業也是應該保持相互的合作,但合作歸合作,該支付的專利費還是得支付的,畢竟只有這樣,大家才會積極地在自研道路上發展,做好產品,才是重要的一環。網友說得好:「親兄弟明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