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增強:完善的感知能否帶來健全的人性

2022年10月31日08:22:08 科技 1455

10月21日,「人類增強與人本主義的未來」學術研討會暨新書發布會在上海社會科學院召開。「人類增強」是由一個現代科技改造人類自身而引發的科技倫理和科技哲學問題,它涉及人工智慧腦機介面、神經調控、基因編輯、合成生物等尖端科技對人性基礎的挑戰,是近年來學術關切的熱點。為了釐清科技發展與科技倫理、人性哲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上海社會科學院科技哲學創新團隊出版了《增強、人類與後人類未來——關於人類增強的哲學探索》一書,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凝聚其中,以期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未來之問」提供思考的線索和哲學的回答。

技術不能迴避的人文之問

在新書發布環節中,《增強、人類與後人類未來——關於人類增強的哲學探索》一書的作者計海慶研究員作了題為「人類增強與哲學問題」的主題發言,他指出,「人類增強」現象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哲學關注。在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資助中,就有來自上海和湖南的兩個學術團隊分別獲得了「人類增強」哲學的重大項目立項,這是該問題具有重要哲學意義的一個證明。他認為,人類增強的哲學意義集中體現在科技發展與人本主義之間的關係上,並且在科技倫理、哲學本體論、生物學哲學和歷史唯物論四個方面提出了重要的哲學問題。在科技倫理中,人類增強提出的問題是:前沿科技的發展如何挑戰了人本主義的基本價值觀,例如腦機介面技術是否侵害了個人自主,基因編輯是否破壞了人與人與生俱來的平等地位等棘手的應用倫理問題。在哲學本體論中,人類增強提出的問題是:如何認識自然主義的和人本主義的人類觀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其中關鍵是如何繼承人本主義中的人類中心論遺產。在生物學哲學上,人類增強提出的問題是:現代生物科技對人身體的改造乃至設計和重塑,是否可以具有物種進化層面的意義,技術的力量是否足以作為獲得性遺傳的影響因子而被承認。在歷史唯物論上,人類增強提出的問題是:人類增強對人類身體的改變,是否會影響我們重新理解歷史唯物論中的生產力、生產關係等關鍵概念,對此的回答應結合現代技術哲學思想來重新思考人與技術全新的結合可能和模式。

在與談環節中,復旦大學生命醫學倫理中心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當代新興增強技術前沿的人文主義哲學研究」 課題組首席專家楊慶峰認為,從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對人類增強進行解讀,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理論新視角;此外,對人類增強的考察也不應忽略不同的文化背景對增強概念的界定是有差異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醫療實踐和醫學倫理中對身體干預手段性質的不同理解。湖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當代新興增強技術前沿的人文主義哲學研究」 課題組首席專家易顯飛提出,探討人類增強應區分傳統的增強和基於現代科技的增強,前者是間接的、漸進的,並大多是精神性的方式,而後者則是直接的、速成的和改造人類身體的。通過對比這些干預手段在性質和程度上的差別,將引出許多值得探討的理論問題。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閆宏秀教授提出,在人類增強倫理研究中,傳統的人本主義立場往往從批判的視角進行單方面的駁斥和否定,但越來越多的人類史研究成果顯示,人類一直以來的生存都是和各種技術共同「進化」的,這一點對合理評估人類增強技術將是一個重要的啟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徐志宏副教授提出,人本主義思想對人的存在有一個基本假設,即人是有限性的存在,但某些激進的人類增強技術卻希望改變這一點,例如心靈上傳的方案,這其中就有了理論上的錯位和逆反。如果人的年齡對人的存在並不構成實質上的約束,那麼未來的人本主義將把自己轉變為後人類主義嗎?這其中會有極大的觀念轉型。

人類增強:智慧與人性的位置

人類增強問題的哲學意義,也在各類前沿技術應用的哲學反思中顯露端倪。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閆坤如教授做了題為「可解釋人工智慧的哲學反思」 的報告。她提出:闡釋人工智慧技術、揭示人工智慧的運行邏輯至關重要。人工智慧技術的風險性、不透明性是人工智慧系統的內在屬性。但是通過立足於內在主義與外在主義相結合的技術倫理方法,以及規範性和描述性相結合的應用倫理學手段,可以塑造出人工智慧的因果關係,以此來構建可解釋的人工智慧模型。這是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慧的有益路徑,也是避免由於人工智慧誤用而導致人類增強技術偏離人本主義的有效保障。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潘霽教授做了題為「融通共生:從媒介運作出發反思演算法倫理」的報告。他提出,人工智慧演算法的設計需要超越傳統人本主義的理論框架。在人的尺度外,將媒介系統的運行引入演算法倫理的考量。這將為演算法倫理問題提供媒介學的洞見。「融通共生」原則的提出,充分考慮了作為人類溝通系統而存在的媒介,並以調和人與技術關係作為倫理秩序的基礎。「融通共生」原則要求超越人本主義的迷思,在智能算力資源的分配中,在虛擬身份的互構中,在元宇宙空間的多層次規劃中,將人與媒介的融通發展作為價值目標來實現。

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助理研究員阮凱做了題為「情緒識別技術的問題、風險和規治」的報告。他認為,情緒識別技術是人工智慧領域的一項新技術,通過提升機器對人類情緒識別能力來增強機器的智能水平,進而可能帶來人機交互關係的革命。但是,AI情緒識別技術也存在倫理風險。低效易錯的情緒識別將給人帶來心理上的傷害,惡化人機關係;高效準確的情緒識別,則可能會侵犯個人隱私;而不加約束的越界使用情緒識別,更會導致行為操縱等不可控風險。因此需要在合理規劃技術適用範圍的前提下,審慎發展AI情緒識別。

增強與服務:感知的拓寬與認知的完善

除了人工智慧技術外,人類增強的實現也依賴其他前沿技術的應用,相應的哲學考察也不可或缺。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賴長生做了題為「認知延展技術的三重困境」的報告。他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人類的記憶真的可以通過認知延展技術得到增強嗎?我們使用搜索引擎、學習軟體、感知相機等外部技術手段達成的記憶,究竟是在回憶往事,還是在重新學習往事?他認為,記憶本身並不像傳統人本主義認為的那樣是一個純粹的心理活動,而更是一個通過技術實踐不斷重新學習的過程。

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博士後索引的報告題目是「身體現象學視域下虛擬現實體驗的生成及增強效應」。他認為,虛擬現實體驗不僅能在行為層面增強人的認知能力、交互能力,以及構建生活世界的實踐能力,還能在知覺層面擴展人對自身存在的知覺維度,加強人與他人的共情連接,豐富對象世界的呈現方式。這些身體體驗的增強,使人的存在方式發生了信息化的轉變,象徵了技術塑造下人類生存方式的未來轉型。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張青老師的報告題目是「基於腦機介面的精神疾病干預治療及倫理共識」。他認為,作為增強人類認知的腦機介面技術,在精神疾病治療方面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其作用方式是通過對大腦實施無創的磁刺激、光刺激或是有創的電極植入,來抑制和消除精神疾病的病灶。雖然在可行性上已有了初步的證明,但是相應的技術進步還需要輔之以倫理方面的共識。一方面,倫理共識可以提升公眾對這一療法的認同程度,另一方面,它也會切實保護患者的基本權利,更重要的是倫理共識也將為科技進步提供人本主義的理論框架,讓科技更好服務人類。

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成素梅副所長為本次新書發布會做了總結。她指出,當哲學研究涉及現代科技時,應避免缺少客觀依據的臆測,人文學者要對科技前沿做準確和細緻的把握,這樣才能客觀地評價科技發展及其意義。人類增強技術提出的是人的精神是否可以被技術化的問題,這其中蘊含了許多悖論,因為人類增強技術的根本特徵就是自反性,即指向人類自身。智能文明時代是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更是一個需要反思人性的時代。怎麼理解人性,怎麼理解人本身,這是從人類增強這個話題引出的重要哲學問題,是一個技術時代必須回答的大問題和難問題,值得進一步探索。本次會議也是上海社會科學院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重大科研成果系列發布活動之一。

人類增強:完善的感知能否帶來健全的人性 - 天天要聞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王多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映眾RTX 5050 X2 8G 曜夜顯卡國行上架,2099元 - 天天要聞

映眾RTX 5050 X2 8G 曜夜顯卡國行上架,2099元

IT之家 7 月 2 日消息,英偉達 AIC 合作夥伴映眾旗下 RTX5050 X2 8G 曜夜顯卡國行現已上架並開啟預約,7 月 4 日開售,定價為 2099 元。IT之家注意到,昨日映眾已分享了這款顯卡的官方測試信息,該卡基於 3+2 相供電的 NVIDIA 公版 PCB(IT之家註:即 Reference Edition、參考設計),在搭配 AMD 銳
機器人大軍逼近,很快,亞馬遜的倉庫就不需要工人了 - 天天要聞

機器人大軍逼近,很快,亞馬遜的倉庫就不需要工人了

亞馬遜正迅速接近倉庫自動化的重要里程碑——機器人數量即將與人類員工持平。7月2日據媒體報道,作為美國第二大私營僱主,亞馬遜正迅速接近一個自動化新階段,即「機器人數量將很快與人類員工一樣多」。到2030年代,亞馬遜可能會出現大幅裁員,同時自動化和人工智慧將推動生產力提高。目前,亞馬遜約75%的包裹在處理過程中...
這三類充電寶禁上飛機!如何使用,不讓充電寶變充電「爆」? - 天天要聞

這三類充電寶禁上飛機!如何使用,不讓充電寶變充電「爆」?

今年旅客攜帶的充電寶等鋰電池產品機上起火冒煙事件多發近期多品牌充電寶廠家因電芯存在安全風險對多批次產品實施召回充電寶安全引發廣泛關注爆炸的充電寶 圖源:網路26日,民航局發布通知稱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被召回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什麼是3C標識?如何安全使用充電寶?一文了解...
壹點漫評|政務服務平台「禁差評」?聽民意才能「聚民心」 - 天天要聞

壹點漫評|政務服務平台「禁差評」?聽民意才能「聚民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員 孔雨童 繪畫 徐進近日,不斷有網友反映,作為河北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的「冀時辦」不知何故無法提交「差評」——小程序上只有評價三星及以上「滿意」才能提交,打一星和二星「不滿意」時無法提交。近年來,各地不斷推進「互聯網+
2025年人形機器人量產有望迎來突破,機器人ETF嘉實(159526)近2周規模增長顯著 - 天天要聞

2025年人形機器人量產有望迎來突破,機器人ETF嘉實(159526)近2周規模增長顯著

截至2025年7月2日 11:01,中證機器人指數下跌1.00%。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中信重工領漲6.62%,天智航上漲5.29%,晶品特裝上漲4.55%;快克智能領跌,江蘇雷利、雷賽智能跟跌。機器人ETF嘉實(159526)下修調整。流動性方面,機器人ETF嘉實盤中換手1.04%,成交589.56萬元。拉長時間看,截至7月1日,機器人ETF嘉實近1年日均成
麥琳承認「短視頻抄襲」質疑,發文道歉並承諾補償:確實涉及借鑒和模仿 - 天天要聞

麥琳承認「短視頻抄襲」質疑,發文道歉並承諾補償:確實涉及借鑒和模仿

近日,麥琳在社媒上更新廚房日記系列,她分享如何製作冰漿,聲稱是「怕胖星人」的夏天解暑神器,幫助網友實現冰激凌自由。在評論區,有網友質疑其洗稿抄襲博主「阿白的金手指廚房」。7月1日深夜,麥琳就短視頻爭議發文道歉:今天注意到有很多朋友在關注這條視頻,關於大家提出的質疑,在向負責腳本細節的小夥伴核實狀況後,...
奇瑞集團上半年銷售汽車126萬輛,創歷史同期新高 - 天天要聞

奇瑞集團上半年銷售汽車126萬輛,創歷史同期新高

奇瑞集團發布銷量快報:6月份,集團銷售汽車233,607輛,同比增長16.6%。其中,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奇瑞汽車)銷售汽車219,044輛,同比增長15.9%。集團銷售新能源汽車71,582輛,同比增長59.6%;出口汽車106,330輛,同比增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