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數學與人工智慧」名家講堂。
紅網時刻長沙9月17日訊(通訊員 王成奇劉勝 記者 賀衛玲)9月17日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主辦的「2021世界計算大會」在湖南長沙國際會議中心開幕。當天下午,作為2021世界計算大會特色活動之一的「應用數學與人工智慧」名家講堂舉行。該講堂由湘潭大學、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舉辦。
數學是人工智慧創新發展的基礎,能夠為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所面臨的關鍵核心問題的解決提供原創性的思想和基礎理論。講堂聚焦應用數學與人工智慧融合創新發展趨勢,邀請國內外院士等知名專家,共同探討數學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應用實踐,促進數學與人工智慧的融合創新,推進計算領域的應用推廣和生態建設。
中國工程院院士、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王耀南,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羅智泉,國防科技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學術帶頭人、湖南省高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胡德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呂金虎,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語音語義首席科學家劉群等5位特邀主講嘉賓,分別從機器視覺技術、通信網路技術、腦科學技術、智能協調感知與控制技術、預訓練語言模型等方面,聚焦應用數學與人工智慧的融合創新,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頂級學術盛宴。
湘潭大學黨委書記、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主任黃雲清主持大會。湖南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魯先華致辭。湘潭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喻祖國,以及湘潭大學、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湖南農業大學等高校師生代表,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長株潭地區高新區、經開區和省內外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代表參會。
未來,人工智慧機器視覺技術將在智慧工廠、智慧城市、智能製造中發揮更加關鍵的作用。王耀南在「人工智慧與機器視覺技術應用及發展趨勢」的報告中指出,從機械化到智能化,最顯著的標識是機器代替人類認知、分析、識別以及決策成為了發展趨勢,其中人工智慧機器視覺技術的創新發展和工業應用,成為推動傳統製造業向智能製造轉型升級的關鍵。
王耀南說,在智能製造行業,人工智慧在深度學習中,採用計算機視覺中的目標檢測和目標跟蹤等技術,小到工業焊接、舊手機零部件回收產品、質量檢測,醫療上進行醫藥高光譜特徵提取以協助醫療快速診斷,大到軍事上進行無人作戰等等,在大大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時,將全面革新製造業生產方式,深刻改變社會面貌。
我國5G基站技術世界領先,但是5G網路性能卻無法領先。原因在哪裡?羅智泉在所作「應用數學與通信網路技術-5G網路性能的模型和優化方法」報告中指出,其原因是網路的性能不只取決於設備性能,更重要的是要為設備配置與通信場景相匹配的參數,否則再先進的設備也無法發揮其效力。
「通信場景一旦變化,網路參數都要重新調試。但是巨大的參數組合數給網路性能優化帶來極大挑戰,僅依靠人工測試、經驗調參的傳統作業模式已難以為繼。」面對這個難題,數學派上了用場。羅智泉提出用數學模型和優化演算法的技術,從網路端對端的角度將網路效能發揮最大。他的團隊利用實測數據驅動的多徑統計信道建模技術、虛實融合的頻譜效率統計建模技術和基於非凸優化的大規模網路參數聯合調優技術進行網路優化,在歐洲某城市進行4/5G網路優化效果實測,驗證邊緣用戶效果提升15%,較好地支撐多個運營商5G網路發展。
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2020年2月由科技部批准組建,是全國首批13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是湖南省第一個數學領域的國家級平台。中心以湘潭大學為依託單位,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為共建單位,聯合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同建設。
該中心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組織高水平應用數學研究和數學應用研究、培養數學人才、開展應用交流的重要基地。目前,中心確定了「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智能導航與遙感中的數學建模與優化」「智能製造中科學工程問題的數值模擬」「大電網新能源系統建模與分析」「高效基礎共性演算法研究」五大重點方向,將著力凝練、提出、研究和解決一批國家重大科技任務、重大工程,湖南特色產業及企業發展重大需求中的數學問題。
2020年以來,該中心承擔了2項國家重點研究計劃項目、1項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等重大項目,搭建了湘潭市京東智能城市與大數據研究院、空間智能計算與數據處理研究中心等多方合作平台,聯合企業在工業應用、勘探產業、醫療衛生、氣候預測、無人駕駛、醫學模擬等領域解決了多項關鍵技術瓶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