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的一句話,我在兒子家住了20天後,放下5000元連夜回了老家!

文/小餅乾

部分作品因字數較多,會分成2-3篇發完,只要發出來的都是已完結的,放心閱讀喲

「爺爺,爸爸媽媽天天吵架,你再不走,他們估計要離婚了!」

聽到孫子的話,我徹底愣住了。

我自認來兒子家養老的這20天已經儘可能小心翼翼了,沒想到還是給他們帶來了影響。

畢竟子女的家不是自己的家,不同的生活習慣還是有很多不便。

最後,我收拾好行李,放下5000元,給兒子發了條信息,連夜回了老家。

1

我叫老鄭,61歲,去年剛退休。

退休前是鎮上一所公家單位的小領導,現在每個月退休金也有5000多元。

我和老伴結婚36年,雖然談不上有什麼大作為,不過這大半輩子也算是挺圓滿的。

對上,我孝順雙方父母。

無論家裡有什麼事,我都第一個出面解決,能出錢的出錢,能出力的出力。

四個老人都算是伺候到壽終正寢,我爸90歲才離世,最年輕的岳母也活到了84歲;

對下,我有一雙兒女。

在那個年代,我不僅沒有重男輕女,還堅持讓他們讀書,兩個孩子都是本科畢業,另外我也不曾缺席他們成長的每一個重要時刻;

對中,我一心一意對待老伴。

從結婚到退休,工資每個月都是上交六成,雖然偶爾有拌嘴,不懂浪漫,但是攜手風雨不曾有過怨言。

可是如今退休,卻因為去兒子家養老,鬧得身心俱疲。

上個月,女兒剛生孩子。

因為女兒也32歲了,算是高齡產婦,老伴覺得只有一個月嫂伺候不放心,所以就決定搬過去幫忙一段時間。

這一去,少則一個月,多則小半年都不止。

老伴擔心我一個人,所以就想讓我去兒子家先住一段時間。

原本我是不打算去的,畢竟住慣了自己蓋的兩層小樓,寬敞舒適,一下子去住城裡三室一廳的鴿子籠,想想就難受。

另外我在鎮子上朋友多,閑來無事找幾個小老頭下棋、釣魚、泡溫泉別提多自在了,城裡人生地不熟的,都不知道能幹嘛。

但是老伴非要說獨居老人有個不小心就麻煩了,她說得很隱晦,我也知道她是為我好。

一年前,我有一次在家裡暈倒,其實沒啥事,體檢後就是高血壓,但是可把老伴嚇得不輕。

所以最後,我也只好按照她的意思讓兒子來接我去他家裡住上一段時間。

2

去之前,老伴還特意交代我:

「到兒子家注意點,畢竟兒媳婦也住一起,不要因為在老家自在慣了,什麼壞習慣都帶過去。」

我嘟囔著:「我能有什麼壞習慣?」

老伴在視頻里白了我一眼,開啟了數落模式:

「回家第一件事洗腳換拖鞋,別搞得和在家裡一樣,臭氣熏天。」

「盡量別抽煙,非要抽去陽台或者下樓,千萬別在房間里。」

「玩手機小點聲,要麼就帶耳機,別吵到別人。」

「最關鍵的是,住過去別白吃白喝,幫著兒子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

我感覺老伴說得就像回到讀小學的時候,老師宣布課堂紀律一樣。

不聽還好,這一聽我都不想去了。

不過忠言逆耳嘛,既然去了,就盡量克服一下,反正最多也就幾個月,所以我也耐著性子都記下來了。

去兒子家的前一天,我按照老伴的要求特地準備了一些禮物,而且都是商場買的,可不是什麼土特產。

給兒媳婦的某品牌口紅,給兒子的某品牌的運動手環,還有給孫子的某品牌電話手錶。

雖然花了一千多元,但是不得不說老伴這招很有用,他們對我態度非常好,特別是兒媳婦,還親自做了一整桌子的菜來款待我。

剛開始吃飯的時候,我還有些拘謹,只是不停地扒飯,菜都是兒子和兒媳婦給我夾的。

或許是他們吃得比較重口味,菜不是辣就是咸,而且很多油炸的食品。

當然小孫子吃得很歡樂,可是我確實有些適應不來。

好在兒子知道我喜歡喝酒,飯過一半,他拿出了珍藏的白酒和我邊喝邊聊,我也漸漸放鬆了下來。

酒一喝多,我的話也就漸漸多了起來,從兒子小時候聊到工作又聊到未來,越聊越晚。

直到兒媳婦和孫子都回房休息了,我還拉著兒子陪我喝酒。

要不是老伴給我打來視頻,催我趕緊去休息別影響兒子,我估計還能再喝個二兩。

3

我習慣了早起,無論多晚睡,基本早晨6點半肯定起床。

所以第二天,看著他們都還沒起來,我就打算給他們煮個白粥

可是忙活了半天,等他們起來的時候,卻都沒吃。

「爸,你自己吃吧,我們都是樓下買份早餐路上吃。」

看著兒子一家急忙地穿鞋出門,我有些失落地問孫子:

「小雨,你也是在樓下吃嗎?」

孫子一邊系著紅領巾一邊朝我點點頭:

「是啊,媽媽給我買三明治和牛奶,我在爸爸車上吃就好了,爺爺你自己吃吧,再見。」

第一天獻殷勤就被無視,我也只能尷尬地朝他們揮揮手。

罷了,以後我也自己下樓吃,還省時省力。

有些忐忑地住了幾天之後,我發現其實也沒有老伴說得那麼突兀,便慢慢懈怠了下來,畢竟總端著生活很不自在。

他們都去上班、上學的時候,我就在客廳里看電視,舒服的把腳翹在茶几上,再點上一根煙,真的是愜意。

當然我也不敢忘記老伴的交代,所以在他們回來前,我都會把煙灰倒掉,並且開窗透氣。

對了,老伴還交代我有空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我也試過,有一次想幫他們掃個地的,不過家裡沒有掃把。

結果因為我不懂操作,不小心把兒媳婦買來的吸塵器給弄壞了。

雖然那天晚上兒子當面和我說沒關係,還讓我不要做家務了,但是我看得齣兒媳婦那心疼和責備的眼神。

從那之後,我想著還是不要瞎搞什麼家務了,免得越幫越忙。

於是我就主動提出幫忙接孫子放學,畢竟孫子也上一年級了,其實問題不大,所以他們也就同意了。

4

按理說接個孩子放學,買點零食也沒什麼問題吧。

可是有一次被兒媳婦看到我和孫子一起吃冰淇淋,她一臉怒容。

雖然表面上她沒和我說一句話,但是回到房間後我就聽到孫子的哭聲,很明顯是被打了。

我站在門外,聽著孩子的哭聲,也是感到一陣心疼。

晚上我趁著兒媳婦不在,偷偷和兒子說了這件事。

兒子顯然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敷衍地說是兒媳婦擔心孫子腸胃不好,不能吃涼的東西。

這才9月份,氣溫還在30度呢,再說了,擔心腸胃不好,為什麼每天煮的菜不是油炸就是辣的呢?

如果不讓吃零食你說一下就好了嘛,有必要這樣嗎?

我和老伴以前教育孩子,只要不是犯嚴重的錯誤,從來不會選擇動手打他們,這很容易留下陰影。

只不過,我當時沒想過這也許只是兒媳婦不願意讓我繼續住在家裡的一個表現而已。

然而接下去的一周,家裡氣氛明顯變得不對。

兒子和兒媳婦經常會為了一些瑣事吵架,就好比浴室地板水漬沒拖乾淨,陽台的衣服沒有及時收回來等等。

而且兒媳婦對我的態度也180度的轉變,不僅看到我都不會叫一聲,更是經常面無表情,當作我不存在一樣。

有一次,兒子和兒媳剛回到家又吵了起來,兒媳更是怒摔了碗筷,巨大的響聲更是嚇的孫子都哭了起來。

我趕緊上前勸架,兒媳婦瞥了一眼兒子就轉身回房,更是把房門摔的震天響,兒子也回到書房忙起了自己的事情。

5

他們兩個人各自離開,把我和孫子晾在那邊。

我愣在原地不知道如何是好,也只能幫忙收拾了一下地上的碎片。

見他們沒有煮飯的意思,我只好和兒子打了聲招呼就帶著孫子下樓去吃飯了。

然而,兒媳婦看到我們打包回來的麥當勞,又是一頓輸出。

原本還一臉開心的孫子也都徹底懵了,我也感到一陣莫名其妙。

今天我特意沒有買冰淇淋,買的可樂也是不加冰的,怎麼又不行了?

兒媳婦一臉不悅沒說話,拉著孫子就回了房間大罵,隱約中我聽到了什麼垃圾食品之類的話。

自己天天做油炸食品給孫子吃,就不是垃圾食品了?

再說明明他們晚上等孫子睡覺之後都會叫外賣,難道那些東西比炸雞健康了?

這不是雙標嗎?

隔天,我就把這件事和老伴視頻的時候提了一下,老伴一臉愁容,她也沒想到兒媳婦會如此。

「要不我回老家吧,我感覺在這裡住的不自在。」

聽著我的話,老伴也沉默了,最後說:

「你再看幾天,如果還是這樣要不就到我這來,我們在女兒的小區租個房子吧。」

我知道老伴擔心我,但是我也不想去老伴那邊麻煩她,所以就加倍小心地在兒子家生活著。

每天接完孫子,我也就立馬跑回自己房間玩手機。

兒媳婦煮完飯,自己夾了一些菜帶著孫子去書房吃,我也不理會,吃完自己的,就下樓去散步。

6

我心想著可能是兒媳婦那幾天心情不好,只要少見面,過些天應該就沒事了。

然而又過了幾天,不僅沒有變化,還越來越嚴重,甚至都聽到他們談論什麼離婚了!

老伴叫我不要摻和他們夫妻的事,所以我也不敢多問。

但是畢竟都提到離婚了,我還是有些擔心,就趁著一次接孫子的時候問他:

「小雨,最近爸爸媽媽怎麼好像一直吵架?」

沒想到孫子小小的臉上透露出一股無奈,眼眶紅紅地說道:

「爸爸媽媽以前都不吵架的,自從爺爺你來了之後,他們才一直吵,你要是再不走,估計他們都要離婚了!」

我大驚失色:「這和爺爺有什麼關係呢?」

孫子撓了撓頭說自己具體也不太懂,只是聽他媽媽說,我沒有每天洗澡,很不衛生。

還有襪子也丟在洗衣機里洗,這也是不講衛生。

最關鍵的一點是孫子說:

「媽媽不讓我和爺爺你靠太近,還不讓我吃你給我夾的菜,說是有細菌,會傳染。」

我這才恍然大悟,第一周明明一家人吃飯沒有用什麼公筷,然而後面開始兒媳婦就在桌子上放上了公筷。

還有兒媳婦和兒子吵架的時候,我也聽到她抱怨兒子,怎麼自己不去接孫子,老是讓我去接孫子。

開始我還以為是兒媳婦不好意思讓我幫忙,現在看來不是,這完全就是在嫌棄我!

那一刻我氣得手都在抖,看來人老被人嫌是對的,你再怎麼小心翼翼也沒用!

不過,這也無可厚非,兒媳婦和我沒有血緣關係,我也沒養過她,別說伺候,讓她將就我都很難。

既然如此,何須在這裡看人臉色呢?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7

所以,那天傍晚送孫子回家之後,我去了一趟銀行,取了5000元現金。

趁著他們還沒回來,我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在桌上放下現金,接著給兒子發了條信息就坐上了回老家的車。

回程的路上,我和老伴打了個電話,說了自己的情況,也讓她不要操心。

我決定回去之後,找幾個朋友一起報一個旅行團出去玩他半個月,放鬆一下被壓抑了20天的情緒。

兒女大了有他們的生活,觀念不一樣,習慣不一樣,真沒必要融入到一起。

我們帶他們來到這個世界,陪伴他們長大,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我們完成了自己作為父母的使命就夠了。

至於孝順的方式方法很多,不一定說非要住在一起,伺候你才算。

老年人也有屬於自己的生活,看看祖國大好山河不好嗎?

培養興趣,陶冶情操不好嗎?

非要去遭人嫌,何必呢?

我和老伴說好了,等到真的老的走不動了,就搬去養老院,兒女們負責贍養費,有空來看望我們就夠了。

如果實在他們不願意出贍養費,我們把老家的房子賣了,反正還有退休金,現在開始多存一點積蓄,這輩子還是夠了。

你們說呢?

我是小餅乾,發布均為原創小說,創作不易,禁止搬運,全網維權,喜歡就點贊關注喲!

#小說#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