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蘭阿姨從外面買菜回來,大門虛掩著,她輕輕進去沒成想卻聽到女婿和親家的對話。原來一直以來是自己自作多情,以為女婿是真的想撮合自己和親家,沒想到他們只是想讓自己當免費的傭人。
玉蘭阿姨,早年間丈夫因為疾病去世了[流淚],她獨自帶著女兒沒有再找。這些年,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女兒的身上,女兒也沒有讓她失望[流淚],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好大學。
女兒大學畢業以後,找了一份專業還算對口的工作。工作期間她談了一個對象,兩個人商量著在讀書的城市安家樂業。
女兒畢業後,玉蘭阿姨的經濟壓力也輕了很多。這些年,她一個人供養著女兒確實也不容易,不到50歲的她,看著卻比同齡人蒼老許多。
女兒談的對象是外地的,男孩的媽媽在他上高中的時候去世了,現在只有他爸爸一個人。玉蘭阿姨本來不贊同女兒和男孩在一起,但耐不住女兒喜歡,她也只能接受了。
女兒和女婿在結婚之前,兩個人一起湊了個首付,買了一個小四房。
此時的玉蘭阿姨也到了退休的年齡,她不是公務員,也沒有正式單位,她只是每年給自己按時交了城鎮的居民養老保險。如今辦理了退休手續以後,她每個月可以領一千零幾十塊錢的工資。
這個養老金對她來說足夠了,她現在還身體還硬朗,她基本不用動這筆錢。
女兒女婿結婚以後,女兒曾經對她說過很多次,讓她去城裡一起生活,但玉蘭阿姨都拒絕了。她覺得現在自己在超市裡面當個理貨員,每個月也有兩千多的收入,日子過得舒坦。
女兒婚後的第三年懷孕了,這時候女兒再次求她:「媽,我現在身子重了,行動有些不太方便,您就過來照顧我吧!再說你一個人在老家我也不放心。」
玉蘭阿姨心疼女兒,即便她再怎麼不想去但為了女兒她還是收拾行李買了車票去了女兒那。
自從玉蘭阿姨去了女兒家以後,她主動的包攬了女兒女婿的家的所有家務:買菜做飯打掃衛生事無巨細做得相當到位。為了女兒的身體著想,玉蘭阿姨每天都會去附近的菜市場里採購最新鮮的食材。
一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倒也其樂融融,沒有任何的矛盾。女婿也對他這個岳母感恩戴德的,女婿總說自從她去了以後讓他有了媽媽的感覺,吃飯也有了媽媽的味道。
女婿的父親比玉蘭阿姨大五歲,自從他妻子去世以後親家公也一直單身到現在,沒有再娶。
玉蘭阿姨和親家公只在女兒婚禮的時候見過幾次面,自那以後,他們再也沒有見過。
那天吃晚飯的時候,女婿突然對女兒說:「老婆,我爸一個人在老家,我不太放心,我想把我爸接過來一起生活。」
玉蘭阿姨的女兒聽了立馬拒絕了,但女婿說:「你不放心你媽,把她接過來。我也不放心我爸,再說我們房間夠,以後你生了多一個人多一個照應沒什麼不好!」
玉蘭阿姨聽了女婿的話後給女兒做了思想工作:「人家父親也是一個人養他養大的,這房子你們都掏錢了。現在我住這裡他沒意見,他爸來你卻有意見了。那不是明擺著讓我難堪?如果那樣我也只能走了,不讓你們為難!」女兒聽了玉蘭阿姨的話後才同意,沒過幾天女婿就把他父親接過來了。
最開始幾天,玉蘭阿姨覺得確實很尷尬,女兒女婿去上班了,就剩下她和親家公在家裡。
玉蘭阿姨每天出去買菜,盡量不待家裡避免尷尬。
幾個月後,玉蘭阿姨發現親家公總是會主動幫她做一些事,也主動找她聊一些家常。
相處的時間長了後,親家公跟她聊了他這些年的不容易,玉蘭阿姨頓時對親家公有了幾分憐憫之心。
自那以後玉蘭阿姨會留意親家公的喜好,買菜的時候也會順帶買點他喜歡的菜,中午只有她和親家公在家的時候,她也會按時把飯菜給做好等著親家公回來一起吃飯。
相處的時間久了,她覺得和親家公之間沒了最初那樣的尷尬了。
那天女婿突然找到她:「媽,我從您身上感受到了母愛,自從您來這裡以後我們家才真的有煙火氣,才真的有個家的樣子。我爸來這幾個月的時間,一起幫著帶孩子,有了您的照顧他臉上的笑容也多了!您要是看得上我爸,介不介意和我爸共度餘生?」
玉蘭阿姨怎麼都沒想過,女婿會來找她聊這個事,她有些不好意思,沒有答應,只說自己不考慮,做親戚也挺好的。
女婿沒跟她提這事的時候,她本來覺得沒那麼尷尬了,如今女婿跟她提了這麼一嘴,讓她反而倍感尷尬,每天抱著小外孫女在家都有些不自在了。
可親家公卻對她格外殷勤起來了。每天總是有意無意找她聊幾句。
那天玉蘭阿姨哄睡了小外孫,出去買菜,讓親家公看一下小外孫。等她買菜回來,發現大門沒有關緊,她以為自己出去走的急忘了關了。心裡還責怪自己年紀大了老忘事。
她輕輕地進來,換鞋的時候她聽到了女婿和親家公的對話:「爸,你對我岳母有意思沒?我跟她提過一嘴,但她只說不考慮,你再加點油,說不定就能成了。如果成了,以後孩子大了,我這邊不需要你們在這了,你回老家去她還能跟著你一起,到時候還有個人給你洗衣做飯,照顧你,我心裡也放心點!」
「這樣對人家不好,我看出來她是個善良的女人,但我不能欺騙自己,我和她之間只是純粹的親戚關係!」
「感情都是處出來的,你年紀越來越大了,我們又經常不在你身邊,有個女人照顧你,我也安心點!我岳母人心軟,你再磨一磨說不定她就答應了。再說她也有退休金,以後你經濟上也不會有太多壓力,她的錢如果要給她女兒,那還不是相當於給我了嗎?」女婿還在使勁勸他爹。
玉蘭阿姨聽了以後,她久久不能平復自己的心情,她故意弄出聲響,像什麼沒發生一樣進去和女婿和親家公打了打招呼。
之後她進了廚房開始忙碌。她一邊擇菜,一邊回想著剛才聽到的話,她此刻才明白原來女婿早早就打上了自己的主意,想讓自己免費給他爹當保姆呢!這一次突然把他爸接過來原來是早有目的的。
玉蘭阿姨決定儘快離開女兒家裡,她不想再引起更深的誤會。
第二天玉蘭阿姨當著大家的面,說了自己想要回老家的想法,女婿第一個挽留她,但玉蘭阿姨怎麼也不肯在這繼續待下去。
寫在最後:現實生活中,岳母和親家公成為一家人的事例並不少,但是不能明面裝好人,背地裡卻算計著人家。
晚輩想讓長輩幸福,想撮合老人在一起並沒錯,但錯在目的不單純。
玉蘭阿姨出於善心,出於家裡團結的用心,順便照顧親家公,讓女婿誤以為她對親家公有意思,因此才有了那樣的心思。玉蘭阿姨只有選擇離開,才能避免尷尬和誤會。
因為未來的事不好說,與其去伺候別人,倒不如自己一個人來得瀟洒。